教学,矛盾与遗憾的艺术
——《狗这一辈子》教学反思
黄艳
教学,是矛盾与遗憾的艺术。矛盾在授课前,遗憾在授课后。
当我一打开电脑,看到《狗这一辈子》,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难道是缘份?我属狗,小时候家里养过一条白色的狗。每天上学,大约有一两里地,它就在我身旁跑前跑后;放学,一出校门,它也一准在不远处等着我,我们形影不离。谁料一次放学路上,一辆小轿车故意撞死了它,我敢断定是故意的,因为车停了下来,一只穿着锃亮的尖头黑皮鞋的脚从车门里放了下来,我赶紧扑在狗身上哭了起来,那只脚就立即缩了回去,关了车门绝尘而去。我等到家人将狗抬了回家,埋在了土里。自此,我家再不养狗。现在,我居然要上这样一篇文章,我的鼻子有点酸:我人生中最初的玩伴与知心朋友便是狗啊!
我要上好它!
我反复地读,拿着笔勾画着最有表现力的、最能打动我的词或句!我读给同事听,她说很凄凉;我读给还在读二年级的女儿听,她说狗好可怜,对人的行为感到很愤怒;我读给年迈的父母听,读给老公听,读给自己听,读着读着,全文的思路自然就跳了出来。这个过程是由混沌到清晰的过程。就好比苏州园林,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花墙和廊子,使景致变得富有层次与变化,人在其中,恍若进了迷宫,其实回头看一下地图,不过就那么点大的地方或就那么几个区域,一目了然。可以说,我花了一天时间在读,在思,最后只花了半个小时完成简案与检测题。
在着手写简案时,出现了理念上的矛盾。正如余老师所说,各种方案在我头脑里闪过:按常规进行作者简介、正音正字、全文感知、重点品读、最后提炼主旨?这比较保险,但似乎太机械而毫无语文味。那就遵循一个人读陌生文本的最基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自由地圈、点、批注有体会的地方,同时勾画不懂的句子,然后拿出来交流探讨,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比较创新,似乎是完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但毫无疑问,想在四十五分钟里用这种方式来学懂一篇有点深度的散文几乎不可能,最后流于零散而没有整体的感受,除非是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地读,反复地品。否则抛开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品读句子,或是传授一种批注阅读的方法,这就好比一群瞎子在争论“象”到底是更像一把扇子或是一根柱子一样可笑,极大地破坏了文本浑然一体的大美。
我否定了以上两种教学方案,回头审视了一下“智慧”与“高效”,又去认真看了看评价表。我个人认为“高效”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学生至少基本读懂文本,悟出主旨;第二个标准就是学生能融会贯通,较好地完成当堂测试。体现在一节课上,就是教学目标明确,授课环节就如一篇文章的结构一样,自然、简洁、严谨、卒章显志,当堂测试灵活。每个环节精心设计主问题,指引学生如庖丁解牛一样,使全文脉胳豁然而解。这样至少在一节课里,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个大体的认识。这似乎有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嫌疑。然而不这样,又如何达到“高效”呢?就好象学生来学校读书一样,系统地学习知识比自己亲自去实践每一个知识来得高效得多。如果说“高效”是“骨架”,是老师的“主导”,“智慧”就是“血肉”,是过程与方法,是情感与价值观,是学生的“主体”,是学生在老师的主问题下的自主探究与思考。文章是浑然一体的,课也应该是浑然一体,尤如美文一样。
基于这一点,我没有设计单独的字词正音环节,也没有开篇介绍作者,而是在最后悟主旨的时候,引进作者,达到知人论文。最后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范读、默看,感知狗命;2、勾画、批注、探讨、交流,品味狗命;3、联想、思考、朗读、抒写,品悟生命哲学。这既是目标,也是三个教学环节,同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体现。 第一个环节的主问题是:1、 狗这一辈子能活到老, 。2、仔细阅读第②—⑦段,说说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突出狗活得“不容易”?重在听范读,说感知。第二个环节的主问题是:1、在第②—⑦段中勾画、批注最能表现狗活得不容易的句子,标注难懂的句子或段落。2、交流、探讨、朗读、分享。重在写批注,说感悟;第三个环节的主问题是:1、作者笔下这只乡村的狗虽然活得卑微,但并不显得低贱,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2、人,作为狗的主人,虽然更高贵,但也并不显得高尚,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重在思,谈启示。
最后一个环节是全文最难的地方,如何搭梯子,便于学生理解很关键,这时适时地引进了“作家作品”简介:刘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这是一个人与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照的世界,在刘亮程笔下,人的沧桑命运与动物的命运被奇妙地叠化在一起,表达对一切生命尊严的维护和精神自由的强烈渴望,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与捍卫。从人的角度来说,“其实这些活物,都是从人的灵魂里跑出来的。它们没有走远,永远和人呆在一起,让人从这些动物身上看清自己。”至此,相信学生基本能理解主旨:万物有灵,万物平等共存世界,要有悲悯之心。
当堂检测出了三道题,也是对应这三个环节,只是问法的角度有改变,目的是考查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1、 内容感知:一条狗最终能变成一条老狗,要具备哪些品质与能力?(3分)2、品味句子:在文中找一句你最有体会的句子品一品。(3分)3、仿照下列句子,写出你学本文后的联想感悟。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善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4分)
以上构思基本确定后,周日下午回来学校说课,周一上午用自己的学生试讲了一下,同组的兄弟姐妹,特别是王满英校长、王松校长和科组长伍淑琴老师,都给出了具体的细节的指导与修改意见,从而使问题更具体更利于引导学生。
然而准备得再充分,真正到了课堂,一上完,遗憾随即就到!
遗憾课堂时间没把握好,前松后紧,在第二个环节品悟狗命时花了太长时间,尤其是学生在品读把门难的段落时,自己的点评语言不精到,又没有及时地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来品出狗的两难境地和终逃不过挨打挨骂的命运。其实完全可以少说多读,自然就能读出狗的难处来。
这也最终导致了第二个遗憾:结尾三段没有读。如果领着学生读一读,感受到夜的宁静,世界万物安然于夜色里,感受狗声、风声、万物声,甚至熟睡的人的呼吸声,感受于万物共存于世上,彼此要相怜相惜的情感,就达到了从情感上真正领悟主旨的目的了。
后来看到学生在做仿写题时,突然又发现了一个遗憾:在上课前几分钟里和学生聊了几句,只问了谁是课代表,谁朗诵最棒。万没有想到其实可表达自己一个参赛老师的心境的:一个老师到外校借班赛课,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紧张了不行,太随意也不行;不讲,讲太多均不行。总之,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相信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共情,另一方面也照应了后面的测试,学生当自然心领神会了。这既贴合情境,又首尾呼应,使设计的课也浑然一体,学生考起来也顺手,该是多么美妙的事!可惜了。
教学因缺憾而美,因缺憾而孜孜以求。
赛课回来,忙着补落下的课,改堆积的本子,开要开的会。又怕时间久了,一切就淡了散了,随手写出最真切的感受,与大家分享,见笑了。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