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草根团队,今日成长摇篮

作者: 郑立平 发布时间: 2019-03-13 阅读:( 6769 )  

昔日草根团队,今日成长摇篮

——基于民间自主化教师成长的行动化研究

(原文刊登于2011年《人民教育》第11期)

生命的自觉,职业的呼唤

“心语,不是网络群组而是心灵对话的家园,不是教师组织而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是民间团队而是教育幸福的信仰。”随着团队活动的精彩丰富,随着媒体网络的宣传推介,我创建的教师民间成长共同体——心语团队(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的简称)越来越引起全国各地众多教育同行的强烈关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志教师积极参与,队伍也不断提升壮大。许多人在疑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它因何而起?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这里举行一些什么样的活动?是什么让这个民间团队有如此的活力、张力、魔力、魅力?

1、出于一个渴望成长的教师的行动自觉。我参加过太多的培训学习,也与很多教师做过沟通交流,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和认识到:一哄而上的教师培训工程的弊端。我经常在想,从十几年前的第八轮课程改革开始,这种一哄而上、轰轰隆隆的高密度的培训就没有停止过,如此巨大的投入,究竟产生了多少实际效益?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审视当下教师的实际状况,似乎并不令人乐观。

这些培训,动辄几百人上千人的大规模培训多,居高临下、宏大空泛的专家讲座多,花样繁多的名师公开课观摩活动多,到名校走马观花看热闹的多,看上去如此闹猛的师训,似乎被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如何激活教师个人自身的成长欲、成长力,让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在自己的课程里、在自己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获得真切的成长。

事实证明:不管多么好的教学方法,对一个老师多么管用,可是换了另一个老师就不一定有效果!因为每个老师的气质、修养、性格、知识背景各有不同,他所面对的孩子也都个性迥异,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把智慧的钥匙能够打开所有的心灵之锁。教师专业的这种个性独特性,决定了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精神生命成长必须是个性化的,必须是基于他自己的需要的,必须是有着强大内驱力的。

长久以来,我们花很大力气,制造巨大的推力推动着老师前行。可是我们发现,当外在的推力撤掉以后,老师总是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听着报告时激情涌动,回到实际工作中很快冷静,在行动往往一动不动。这让人想到了过去的火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是一旦车头没有动力了,钢铁巨龙就成了死龙了。现在的高铁设计理念则完全不同:每一节车厢都自带动力系统,每一节车厢都靠自己的动力前行,整合起来,就产生了几乎难以想象的高速度。

与其凭借外力推动教师前行,或者凭借唯一的火车头带动教师前行,不如为每个教师的生命装上发动机,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前进!但是,这个发动机如何装,却是非常值得费心思琢磨的事。是外力强加呢,还是唤起内在的需要。显然,单纯依靠教育行政力量的强制和约束,一定会受到教师的排斥和抵触。而国内外许多自发性的民间组织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教师专业成长原本就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也是有益于自己的事。所以,走向自发自愿自主的民间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出于一个优秀教师的职业良知。每一个教师刚刚参加工作,心中都充满了豪情与梦想,都想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很多老师开始迷茫,慢慢地,思想变得消极与麻木,行动变得敷衍与迟缓。近几年,面对物欲横流、浮躁骄奢的世俗,教师职业倦怠成持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困扰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

“没有幸福的教师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幸福,要使中国教育更好的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然发展,必须引领广大教师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面对许多青年教师的消极倦怠的工作状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引领并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热爱并享受教育,我以为,就是一个优秀教师的真正价值;用自己手中的火把点亮更多的希望,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快速地实现专业成长,让更多的人来将教育的火炬幸福地传递,我以为,就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首要担当。”  基于这样的认识,2009年10月,一直在为解决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苦心积虑的我毅然决定把自己在学校的封闭型、半行政化的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彻底打破,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放,成立了“心语”教师成长研究团队,利用平日的网络交流、作业推动和双周二晚的集中研讨,开始了我的所谓  “唤醒行动”。从此,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与之紧密连在一起。

四年来,从10多人的草根团队到今天红火的民间团体,从单纯的网络交流到今天综合性立体化的研究活动,“心语”通过推心置腹的平日研讨交流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研究活动,激发了团队每一个班主任的工作激情和主动性,增强了团队每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提高了团队每一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度,不仅使团队中四五百名教师得以快速提升,同时还广泛地影响着全国各地的一大批教师的发展,日益成为当下教育实践中的一道别样亮丽风景。

5c88f09019310.jpg

朴素的实践,贴地的行动

一、摸索前行,遭遇冷嘲热讽;特色活动引燃激情,文化建设愿景推动,共同体在坚持中逐渐成熟。成立之初,仅仅有12个人,成员完全自发、自愿地参与。我们的这一举动引起很多人的怀疑、嘲讽,甚至有人说,这些人是精神病。在摸索和探索中的行走最为艰难,由于还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的经验,活动比较冷清,有的成员意志不够坚决、热情也不能持久,逐渐退出,团队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松散状态。自发式的民间团队能不能生存?教师的自主成长还需要什么来推动?如何才能获得参与者的真正共鸣?……经过认真思考和协商,我决定从建设团队文化入手,以班主任话幸福为基础,以读书汇报为突破口,全面打造温馨、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教师参与。每日教育写作、每周专题研讨、每月读书交流……很快,山东、辽宁、河南、湖北等地的名班主任刘潇、于青、张芳、焦兵书、王晓静等纷纷加入,团队工作明显起色。我们在“教育在线论坛”“K12教育论坛”、“班主任之友论坛”等当前活跃的教育网站上开设转帖,展示成长、记录历程。“心语沙龙”,这个草根团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许多在困惑、迷茫、无助中挣扎的青年教师慕名而至,团队蓬勃发展起来。中国教师研修网关注到我们如火如荼的活动后,专门给我开放了一个视频工作室供团队组织会议活动,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几十名团队成员之间一下子实现了真正的面对面交流。在其协助下,我们以网络媒体为依托,通过专题研讨、专题讲座、团队共读、沙龙对话、视频讲座等多种操作形式,扎实有序地开展起了教师和班主任培训学习活动。

为满足很多青年教师渴望加入的请求,2011年4月团队进一步扩编,更名为“‘心语’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简称“心语”),开始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章程,设计科学的方案和行动,开展系统的管理和引领,团队文化也日益丰实。

团队确立六个核心理念:

信心、合作、服务、行动、读书、超越

团队坚持六条工作原则:

1、龟兔法则——多赢共好原则;2、跳棋法则——相互借助原则;3、海狸法则——自觉协调原则;4、猎豹法则——主动学习原则;5、大雁法则——交替引领原则;6、愚公法则——坚守梦想原则。

团队采取四项具体措施:

1、把工作的话语权还给老师;2、把研究的实践权还给老师;3、把问题的研讨权还给老师;4、把成长的自主权还给老师。

团队建立了10个实施机构:

考核指导组、活动规划组、问题研讨组、视频讲座组、精华整理组、心语月刊组、身心保健组、心语茶馆组、读书写作组和宣传推介组。

团队设计了十大具体活动:

只有改变我们教师的行走方式,才能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

1、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讲给别人听。心语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班主任工作E站),开创了大型民间班主任讲坛——“老班的幸福”专题视频讲座;2、读书是提高教育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征集专家和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团队每年都提前推出必读篇目,组织每月“齐读共谈一本书”活动;3、没有思想的碰撞,就不会有智慧的产生。利用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QQ群和心语沙龙QQ群,我们每周都针对教育热点、焦点问题组织“专题研讨”活动;4、写作是教师成长的最好方式。团队平日大力提倡教师善于积累,积极推动师生共写,骨干成员必须按时上交各种作业;5、成功的教师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积极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进行持久的个人特色打造;6、借助外力推动,体验思考的快乐。团队还积极配合教育媒体,组织有意义的教育话题征文,勇于引领教育思维;7、借助外力推动,体验思考的快乐。为给各位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创办了电子刊物《心语月刊》,还积极配合教育媒体,组织有意义的教育话题征文,勇于引领教育思维;8、眼界决定境界,封闭的环境往往湮灭工作的激情,扼杀创新的思维。团队有计划地组织成员开展“教育行走改变教育人生”活动,特别是优秀教师利用假期开展支教活动。自愿自费到贫困地区,无偿地培训师资、教育交流;9、友谊是情感的桥梁,更是自信成长的力量。团队千方百计借助各种力量,团队每年都组织全国各地的成员在合适地点举行一至二次“面对面对话交流暨年度心语论坛”;10、教育是育心的活动,离开了健康的身心,聪明才智和道德修养都会大打折扣。团队全力推动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书籍,聘请心理专家讲座指导,引领大家自觉调适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全力“打造阳光教师和阳光学生”。

团队有一个终极追求:通过推心置腹的平日交流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发每一个团队教师的工作激情,增强每一个团队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每一个团队教师的教育智慧,打造每一个团队教师的个性品牌,使团队每一个教师都能立足本职工作,永葆理想追求,改变思维模式,改善行为模式,感受相知相伴的温暖,体味追求成长的快乐,陶醉爱心奉献的幸福,活出自己的精彩,实现自己的价值!

……就这样以教师成长团队为基础,我们又细划为班主任工作研究、职业教育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四个分支。把教师、家长、编辑、专家、学生、领导……教育相关各层面的人,组织成了一个和谐而充满激情的教育研究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并逐渐开发出一些有效的教育学习课程资源。心语,也逐渐成为一大批青年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灵家园。

 我不敢说:“心语”的每一个进步都凝结了我的心血,心语的每一次成长饱含了我的汗水,每一次提升都融入了我的智慧……但是,我敢说:这种凝聚,源于我对教育的深切的敬畏与忧虑,源于我对学生、同行真诚的热爱与欣赏。

二、“齐读共谈”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基,在书香中享受成长的幸福。书是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书是思想之船,“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爱读书的人是深刻的,爱读书的教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位不爱读书的教师就不能广泛地借鉴、吸收,不会具备专业成长需要的基本功,不能很好地“身范”学生读书,最终也就不能快速成长为一名很优秀的教师。

为了让“心语人”能够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扎实,走得长远,我带领着团队里的人爱上了书,爱上了读。2010年春节前夕,“心语”就决定在年后开展“心语沙龙大讲堂之假期读书汇报”展示活动,每周二和周四晚7点半到9点半,“心语”团队成员和慕名而来的近百名教师齐聚中国教师研修网专门为郑我开设的视频工作室,听取一个教师的读书汇报,随后进行对话交流。我曾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精读一本教育名家书的过程就是你走近他、聆听他,成长为他的过程。读书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大体的目的都是要从书中汲取最有营养、最有价值的部分;为了要提高读书的质量,我们要用头脑思考着、用心品味着,要从专业的角度读,要从书中读出自己;有时还要从书中‘跳出来’,思考哪些是可以改进的,或者是书中所映射的却又没对它深刻阐述。”2010年此项活动先后进行了15讲,全面展示了“心语”部分优秀成员自选的15部“最影响我教育人生的书”。每一讲都是对一个教育名家智慧的分享,每一讲又都是对参与者成长的一次巨大推动和提升。

为了更好地营造读的氛围,从2010年的5月份开始,“心语”又开始筹划了大型民间读书活动——“每月齐读共读一本书”。读书的“书目”都是在专家推荐后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经过精挑细选的:《把班级还给学生》(郑立平)、《做个专业的教师》(王晓春)、《希望教室》(苏明进)、《没有围墙的学校》(李崇建)、《教育名家论教育》(贾馥茗等)、《种籽学苑教育手记》(李雅卿  )、《好老师在这里》(林文虎)、《学校在窗外》(黄武雄)、《童年与解放》(黄武雄)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台湾教育者写的书。台湾的教育是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又吸纳了西方教育之自由和尊重人性的发展后的融合体,它既有“要好儿女必读书”的根,又重“以人为本”的绿色枝条,是多种教育思想融合后的较为理想的范本。团队“齐读共谈”的第一讲时,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原“心语沙龙”成员,还吸引了很多来自中国教师研修网的许多参训老师,共计180余人。会议共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由来自山东省烟台第二十一中学的赵少芹老师针对自己读《把班级还给学生》的真实感受,作了主题为《追梦人的幸福》的读书交流;第二个阶段是“百鸟争鸣”环节,由来自全国各个地的10多名老师争先恐后地作心得交流;第三个阶段是“专家面对面”,郑老师现场对大家提出的班级管理问题支招解惑,引领大家走出教师成长的瓶颈。开放的形式、精彩的内容、平等的氛围,很容易就能激起大家读书的热情,也有利于大家的交流碰撞。

读书是专业化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一年的时间大家读了这么多,思了这么多,真是“想不进步”都难。这样,准备的过程也是内化、吸收、积淀的过程,交流的时候更是大家共同影响、共同提升的过程。在同读中,大家为了能在交流展示时谈出自己的观点,就读得非常细致非常深刻;在同谈中,大家各抒己见,争辩商榷,各有收获。于是,读书就有了志同道合者谈笑风生的乐趣,读书就有了情投意合者智慧分享的幸福。慢慢地,每一个“心语”人都爱上了读书,读书也成为“心语”的标志。到2013年,“心语”团队的老师们已经共同阅读了30多部经典教育专著。

三、“视频讲座”给教师专业成长助力,现场互动感受相伴成长的魅力。视频讲座,是引领也是展示。四年来,几乎每个周四晚8:00,“心语”人就早早地端坐在电脑旁期待着每周一次的“老班话幸福”视频专题讲座的开始。此项大型系列活动借助“中国教师研修网教师E站”提供的网络平台,由“心语”团队中最为优秀的教师主讲。每个主讲者都会提前精心准备,认真总结,无私地和大家交流自己班级管理或者个人成长的经验,分享他们各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视频讲座,不仅大大促进了主讲教师的成长,而且让团队的所有老师们都有机会与一线优秀教师近距离地接触;特别是活动最后的互动环节,听会的老师可以现场提问,报告人进行现场解惑答疑,经常是高潮迭起,让人不愿离去。

“幸福,是教育的终极价值。作为教育者,特别是作为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我们教师老师,理应是幸福的播种者。换句话说,我们自己的身体必须体验着幸福,我们的眼睛必须欣赏着幸福,我们的语言必须哼唱着幸福,我们的内心必须充溢着幸福……让一线老班倾诉自己的心声,让优秀教师吐露自己的真情,也让大家在品味着他人幸福的同时,弹奏起自己幸福的音符,开出自己幸福的花蕾!  ”我曾这样解释“老班话幸福”的意义。

“5月20日晚上,我们聆听了宁老师给我们做的《为彼岸的幸福架一座桥》。宁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们每个老师以深深的启迪。他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用他的智慧和激情为我们搭建起了一座座幸福桥……”来自贵州的龙福莲老师在总结,这样评价。

高峰老师说:“我们一起唱吧!”吉林舒兰徐淑杰老师说:“一种陶冶,一种熏陶,一种享受!”郑金秋老师说:“ 听的很轻松学的很真实!爱满课堂!”孙江磊老师说:“教师的爱是大爱。这就是幸福!”马春波老师说:“让我们用爱为每个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吧!”高丽丽老师说:  “听今天的讲座就是一种幸福!”……

2011年一年下来,三十多场公益视频讲座就顺利完成。“心语”的老师们交替领跑、相互给力,实现着多赢共好。被主讲者的热情所感染,许多优秀教师又纷纷要求开讲,参与者越来越多,报告内容越来越精彩,“心语”在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大型民间教师讲坛的奇迹,也使许多年轻教师在这种对自身经验和素质的挑战中脱颖而出,从平庸走向优秀。

四、“专题研讨”让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日益坚实,思考和创新的乐趣让大家乐此不疲。读书使人进步,交流让人清醒,碰撞促人深刻。“心语”除了定期的读书和交流外,还专门组织老师们进行“话题专项研讨”。团队在学期初,就结合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设计出一系列的研讨话题。在每周二的晚上,大家会就共同关注的“教育热点”话题进行交流、碰撞。为了确保交流活动的秩序和发言的质量,团队要求想参与交流的教师提前思考,做好准备,并尽可能提交书面文稿。

“专题研讨”活动由团队的老师们轮流主持。主持人研讨前会做好相关的宣传,研讨时协调着大家的发言,研讨后将老师们的发言进行整理,然后在团队内将成果进行分享。“心语”为了调动大家的研讨热情,还会一些教育杂志报刊开展的“专项讨论”,在团队内部进行研讨交流,研讨后主持人都会配合将“心语人”的智慧进行整理,然后集中向编辑部进行投送。许多教师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交流中,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如2010年5月2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关于“如何把握自主管理的度”专题讨论,就刊发了韩文庆、赵少芹、龙福莲、于青、管宗珍、张芳、贺华义、李彬、姬豪杰、王杰英、宁杰、桑志玉等十二位“心语”成员的精彩观点;中国教师报2011年寒假教师生活专版,对心语11位成员的假期读书活动进行了报道;《教师之友》2011年第1期“劳动,抗拒与召唤”专题也多是“心语团队”的交流研讨成果展示。……

这些研讨问题,都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实际,针对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完善。长期的研讨活动,就使这些教师教师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完善的思维视角,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智慧不断增强。我们相信,这种持续性的研讨活动,一定可以使更多的教师老师走上真正专业成长之路。

5c88f0ba96f19.jpg

五、《心语月刊》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洋溢幸福,团队网站更使成长走向深入。诚然,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经历学习、交流、实践、反思和写作等过程的;但是,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话语权”,教师不能亲身感知和体验自身的言行变化,那么,很快就会失去前进的热情。在为了能够让“心语”的教师们更快地进步,让他们有更多的成长激情;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更为快捷的成长、展示空间,2011年起,“心语团队”在内部编辑交流了自己的电子“刊物”——《心语月刊》。此举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有着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提供更多的“发表”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月刊组”现已经聚集了三十四名优秀的教师“编辑”,老师们为了团队无私地奉献着,有人负责统筹,有人负责编辑,有人负责审核,还有人负责《月刊》的美术设计……大家不是编辑,却胜似编辑,在奉献的同时更成长着自己。

《心语月刊》精心设置了的多个栏目:“名师讲坛”自然是团队中“名家”的专栏;“心语人物”介绍了有思想、有追求、有一定影响力的心语人物;“治班锦囊”交流了班级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与方法等;“班队活动”展示的是班集体团队活动的设计与操作;“老班幸福”继续讲述着教师的幸福故事;“焦点关注”是当下教育时事焦点等的思考;“青春舞台”自然是心语年轻精英的展示舞台;“经典悦读”是对经典美文的阅读和赏析等;“家校彩虹”介绍的是家校之间沟通的方法、思考、纪实等;“心理航标”讲述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卫护的案例与思考等;“给力话语”收录的是“心语”教师经典话语;“快乐分享”搜集着大家的快乐并一起分享……

教师的专业成长路上,必然离不开写作,写作就是要把自己思维的火花保存下来,把智慧的灵感呵护起来。写作的过程就是养育自己心灵的过程,积累多了,自己就成熟了。当然写东西确实很难,但是许多痛苦是必须的,因为这时的痛苦意味着我们的新生。虽然大家的工作都不计报酬,但所有的“编辑人员”工作起来都是那么地起劲。《月刊》的第一期的“刊出”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媒体和教育机构的关注,大家在欣赏着的同时期待着第二期、第三期……的面世。许多教育专家和领导纷纷写信或发文高度赞誉,许多学校还印刷成册,供老师们学习。大家摸索着,修正着,前进着,展示着,欣赏着……电子刊物《心语月刊》,已经成为“心语”教师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激起了老师们更大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2012年12月,经过一年多的登记申请和前期准备,我个人自费建立的由国家工信部备案的团队网站——http://www.xinyuol.com正式运转,团队教师的读书学习、写作思考活动更进一步系统深入。

六、“公益支教”让教师体验职业价值,风采展示给教师成长增添新的动力。心语不仅把梦根植于教师的个人发展,更把教育公益作为播洒梦想的广阔疆域。2010年7月28—29日,“心语”在河南开封市通许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第一次大型的教育公益活动,荣重举办了有7个省份1400多名班主任参加的“幸福班主任话幸福论坛”。触摸一线教师的幸福,展示民间班主任研究者的精彩的同时,心语的团结、和谐令人刮目相看,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河南教育、教育时报、信息教研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推介,“心语”这棵自生自长的教育小树在中原大地绽放精彩。

之后,心语骨干成员在全国各地的大型教育公益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开。河南栾川、山东沾化、山西榆次、山东曲阜、山东临邑、河南郑州等地都留下了心语人奉献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心语”第一个以民间团队的形式完成了中国教师研修网承担的教育部“知行中国”10万名班主任国培辅导任务。2013年团队又在相对贫困落后的湖北云梦县、孝感市、远安县、洪湖县、随县等地做多场大型公益活动,受到与会领导教师高度赞誉。2013年11月,团队教师自发为安徽灵璧心语实验学校捐款四万多元,建设教师书屋。

为唤醒教师、传播幸福,“心语”人还走向了全国,走近了更多的一线教师。仅2010年,郑立平、刘霄、贺华义、张玉芝等一大批“心语”教师在全国各地做专题报告四十多场。每一次讲座都获得与会教师的强烈共鸣,每一场报告都引起一线教师的热烈反响。“持续深化教师唤醒行动,积极展示心语团队风采;全力推动与会教师成长,尽心还原教育幸福本质,点滴有益当地教育建设,微微撬动当今世俗功利。”这是“心语”对公益教育活动的目的和定位。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为推动教育公平尽心献力,是心语人永恒的追求。

艰难的历程,温馨的家园

“没有任何人要求,他们却能几乎天天晚上聚在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对话、交流、研讨、分析、碰撞……。我简直不敢相信,现在竟还有这样一些对教育如此痴情如此执着的人!”山东省寿光实验小学青年教师范则超惊讶地说。

“他们看似乌合之众,有偏远的乡村小学,有繁华的都市高中,也有来自高压力的民办学校……我简直不敢相信,学期之初,他们竟把一年的工作安排得如此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吉林省白山市仙人桥镇孟凡杰校长惊喜地说。

“在物欲横流、浮躁倦怠的今天,有些教师困惑迷茫,有些老师消极冷漠,有些老师急功近利……我简直不敢相信,竟有人有如此魅力,能够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五百名优秀教师的加盟和20多家主流教育媒体的关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原教育局局长毛颖贞惊叹地说。

一、它开辟了一个教师平等沟通的心灵家园。何为“心语”?心语就是一群一线老师们,特别是承担责任最多、工作压力最大的班主任教师思想交流、问题研讨、心灵对话的家园。平等、自由、热烈、开放的研究模式,激活了大家的思维,唤醒了大家的心灵,点燃了大家的激情,失去了闲暇、娱乐,但大家却都以能够与同行交流为乐,能够与优秀教师沟通为福。也曾有人在网上笑这群人痴,笑这群人傻,但这群人阳光的心态、快乐的生活、突出的业绩、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事实,却证明他们的确很幸福。他们所做的许多事情也许校长不知道,也许家长不知道,甚至他们知道后也不一定理解,但是自己是享受的,他们每天从书中吸纳,从同行取经,默默地付出,换来的是第二天幸福地走上讲台,更加自信从容,换得的是教育的天空更湛蓝,班里孩子的笑脸更灿烂,自己的生活也更美好。

无论天南还是地北,每一个教师在教育上遇到的困难或需要帮助,都会牵动着“心语”团队所有人的心,一个人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他们曾一起为困难学生捐资,他们曾一起对困难教师援助,他们曾一起走进贫困地区无偿培训师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忙闲与早晚,只要你有困难,“心语人”都会伸出热情的手,为你献计献策、排忧解难。每个“心语人”有了工作的欢乐,也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每天都被“喜事”感染着,一个人幸福就变成了大家的幸福。当然,如果哪位在自己班级管理或教育教学中有了成功的经验或是写出了得意的文章,也会毫无保留地在第一时间和大家进行交流、共享,一个人的智慧就变成了大家的智慧。在“心语人”走过每一个地方,在“心语人”接触的每一个人群,都会洋溢起生命的激情,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

用心可以把平常的工作做得无限精彩,用智慧可以将平凡的生命演绎成经典人生。人的平庸,多数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激发自己的潜能,在平淡机械的生活中埋没了自己。我们的教育,许多时候方向是对的;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往往不能用心坚持。“心语”就是在教育热土上,用力、用心、用爱更用智慧耕种的一群“农夫”。

2010年2月21日(正月初八)来自全国七个省份的数十位优秀班主任自发、自愿、自费、自筹地相聚在山东潍坊,探讨困扰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教师的幸福感问题。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电话祝贺,著名德育专家张万祥等发来贺词。其主旨是唤醒、探寻和推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走上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成长之路。无疑,以民间团队的形式探讨关乎教育发展的“职业幸福感”这个重0要议题,这在全国具有开创意义。无论从时间还是从内容上,都可以说是2010年中国教育中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缕春风!《现代教育报》等多家媒体闻讯后,自发进行了跟踪报道,在显著版面用大篇幅宣传。

在别人都忙着准备过年不愿出门的特殊时间,为研究和部署“心语”的下一步工作,2010年腊月24、25日两天,来自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多地的10多个“心语核心”在山东寿光进行了两天的研讨交流,对团队新一年的日常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梳理。2011年暑期7月24-28日心语团队来自11省的16名优秀教师长途奔波到河南西南部秦岭深处的栾川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益教育活动……在浮躁势利的今天,这样的时间内,以这样的形式,无疑会让绝大多数人不可思议。可,这就是“心语”的魅力!

二、它打造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体平台。47岁的老教师周玲说:“自从加入这个群体,我才知道自己虽然教了二十多年学,不如进入心语一天收获的多!心中的疑惑在单位里不能解决的,在这里,老师们会热心解答,会倾心分享自己的智慧,畅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分享老班的幸福,我在这里才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乐园!是群里的老师感染着我,让我不知不觉地加入到研讨之中:怎样做好教育,怎样当好老师,怎样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群里的老师们上来不是聊天而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进行对教育的研讨,达到了痴迷的状态,正是这些教育的疯子,推进了我们教育的不断完善,让我们的老师越来越专业,教育管理越来越有智慧和策略,让我们的老师更加热爱我们的教育和学生!……很多困惑的班主任,在心语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得到了解决,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很多消极倦怠的老师,因为受到心语的影响,工作有了激情!”

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起源于内心灵魂的深度觉醒。一个专业的团队,必然少不了在教育的天空下进行仰望,在仰望中成长,在仰望中走远。团队为了给一线教师打造出一个成长的平台,让大家能够更专业更快速地成长,组织开展了读书交流、问题研讨、视频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团队中的老师们学习、交流、写作、实践、思考和碰撞。仅2010年,团队共举办了“老班的幸福”专题视频讲座30讲,“个人读书交流”活动15讲,“齐读共谈一本书”活动8讲,教育问题“专题研讨”活动26次。温馨的对话,专业的视角,精彩的活动,开放的思维……使数百优秀教师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家园,使数以万计的一线班主任焕发了工作热情。

在许多人迷恋电视、逛街散步、喝酒唱歌的夜晚,这群追梦人守候在电脑旁,不为名,没有利,只为学习,只为成长;无论严寒,不顾酷暑,这群人只是一味地坚守,做着种子一样的梦,渴望自己能给学生给教育秀出一片灿烂的风景。甘肃兰州市永登县新教师赵振强有这样的体会:“能在这个群里认识这么多的优秀老师,我真的很开心,通过其他老师的讨论,我的确有很大收获,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感到了自己像只井底的青蛙,这才爬到了井口,看见了外面有多大,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遇到问题时都有焦急心情,心语群老师都给我耐心细致的回答,给我指明方向和道路。我真心感谢郑立平老师与刘霄老师能给像我这样的没经验的教师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

学习是成长,在各种会议活动上的个人展示更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团队千方百计为大家搭建和提供展示舞台,让老师们去尝试去锻炼去体验去提升。2010年5月30日,我接受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的邀请,率团队精英曹建英、贺常芬、焦兵书等老师到石家庄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这是一个民间团队的多位一线教师首次以“专家”身份在全国班主任面前传经送宝、精彩亮相。2010年12月18、19日,来自多省的10多个教师在山东淄博周村会面,他们一方面认真听取专家的报告,另一方面也展示自己的风采,让与会老师感到惊讶,不可思议。

5c88f0d96541a.jpg

一个朴素的民间团队,却使其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得以快速成长。2010年,六届全国优秀班主任暨优秀校长评委会评审,刘霄、王杰英、李金艳等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2月4日,他们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授奖。2010年,我成为《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师道》等杂志封面人物,刘霄成为《创新教师》杂志封面人物,优秀青年教师管宗珍被评为武汉“功勋班主任”,贺华义成为《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人物;2011年4月管宗珍、刘霄被全国著名德育专家,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收录《全国知名青年班主任谈专业成长》一书。同时,心语团队还荣重推出了自己的每月“心语之星”:曹建英、管宗珍、于青、刘霄、贺常芬、张玉芝、宁杰、贺华义、赵少芹、陈玉宏、王杰英、李金艳、韩文庆、龙福莲、张新秋、牛胜荣、刘淑慧、陈斌、刘洋、王崇宝、陈道凤、方煦、李德峰、贺宁、魏秀凤、崔建斌等一大青年老师,脱颖而出。

其后,心语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更是引人注目。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等媒体都以专题形式关注或介绍心语青年教师的成长,教育育人杂志社更在其刊物上开辟“心语沙龙”专栏。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2010年,20多位教师写下了不下20万字的随笔;仅仅在2010年,“心语”团队教师获得县市以上荣誉120多人次;仅仅在2010年,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近1000篇,几乎所有的主流教育媒体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团队引领着大家进行思考,带动着大家进行写作。迄今为止,三年之中团队骨干成员已经有陈玉宏、张乐华、于青、宁杰、贺华义、肖克文、焦兵书等16位教师出版了《教师必须掌握的惩戒教育艺术》、《做一个聪明的班主任》等个人专著,创造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奇迹。这简直是许多地方教育局或都市名校也不敢想象的事。2013年计划还将有6—8位教师出版自己的论著。

三、它浇铸了一个传播教育幸福的精彩摇篮。幸福感动着老师们,成长吸引着老师们。特级教师于青说:“心语在我的班主任成长之路上,犹如一个灯塔,为我指引前行的道路。当我疲倦时,是它给了我希望,带给我前进的动力;当我无助时,是它让我不再孤独,在这温暖的集体中,我们享受着亲情的问候……”浙江冯利平说:“每读郑老师的文字和文章,总会觉得有洗脑的作用,当我们迷茫困惑时,他就是引航的灯塔,引领我们走出黑夜;当我们低迷落寞时,他就是博学的智者,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我们失去斗志,准备放弃时,他就是擂响的战鼓,能催人奋进。”山东省平阴县职教中心的王永军老师说:“走近心语,惊奇于这里的老师竟如此之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教师汇聚一堂,天涯海角、南国北疆;走近心语,惊叹于这里的老师热情竟然那么高,扎根基层的青年英才荟萃,不分你我、恣意徜徉;走近心语,惊呼于这里的老师竟能如此敬业,挚爱教育的追梦人忘却了疲惫与忙碌,激情满怀、畅谈理想;走近心语,惊诧于这里的老师不知疲倦,每人身上都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活力四射、热情高涨。”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幸福,是孩子的幸福,是老师的幸福。我们要创造幸福,我们还要通过幸福的教育将教育的幸福传递。

在团队中相伴成长是幸福的,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是幸福的,在生活中撒播幸福更是加倍的幸福。私自以为:作为一个教师,个人的成长、生活的富足固然是幸福的事,但是比幸福更幸福的事,应该是分享幸福,传播幸福,创造更多的幸福。为此,心语团队不仅致力于团队老师的素质提升,还一直把献身教育公益事业作为团队的一个追求,引领更多的老师走向卓越,已经成功在河南、甘肃、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等省举办了多次公益活动,极大地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引起了包括《人民教育》在内的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

“心语”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影响和锻造着越来越多的教师。菏泽技校杨冬梅老师这样深情地说:“是你把我从班主任的苦旅中升华到幸福的伊甸园,我现在完全从另一个角度审视班主任这个职业,请允许我允许我一辈子跟随你们,把这样幸福和快乐传递。”

中小学电脑报记者李晓丽说:“在郑立平、刘霄老师的带领下,一群怀着教育理想的追梦人组建了这个团队。他们追求教育的幸福,在相互的交流、鼓励中克服职业倦怠,他们自学成才,他们一个个都是心理医生,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群体中,我抚摸到了教育的温度。”山东师大教育学院路书红教授说:“参与者都收获颇丰,这是一批对教育有着情结的老师,是有着教育理想的人,这个团队能造就未来的教育家。”

“主动即自由,创造即幸福”。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想做、能做,且社会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着,这无疑就是最幸福、最快乐的。“心语人”由发自内心的对教育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所洋溢出来的幸福和快乐,正幸福和快乐着更多的教师,更多的学生,更多的家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心语”将会走得更好,飞得更高,舞得更精彩!

四、它开创了一个教师完全民间自主化成长的崭新模式。什么决定教师的成长?推动教师走向自觉成长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这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心语”三年来的执著发展,无疑使这些问题有了日益清晰的答案。

成长是个人独舞,但更是集体的行走。一个人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受同行者决心的影响;一个人走的过程中能否让自己心灵快乐而丰盈,很大程度上也受同行者品味的左右。当我们摒弃清高和孤独,寻找尺码相同的旅伴,就意味着我们的心更为开放,更加包容,飞翔的天空也更为宽广。

成长是一种渐变,也是一种顿悟。当我们一起打跑退却,耐住寂寞,坚守执着,走进那片梦中的大森林时,才能享受从平庸走向优秀的幸福的高峰体验,才能体味破茧成蝶后的豁然开朗的惊喜感觉。我们的呼吸改变了,吮吸了清新的空气;我们的视野改变了,感受到了高远、辽阔;我们的行走方式改变了,脚步逐渐轻松而稳健。当然,这样的“森林之旅”也会有一点神秘的感觉,还有不少挑战,但是,我们始终不会迷路,因为我们心中始终亮着一盏灯,这是心的指南针,要引领我们走向教育的深处,走到一片更为开阔的草原。在那里,我们将看到又一次美丽的日出。那是我们生命的拔节,那是我们教育的归宿。

几年来,我无偿给薄弱地区教师捐赠图书三四万元;几年来,我每年都帮助30多位青年教师订阅报刊杂志;几年来,我无偿为薄弱地区讲课讲座四十多场;几年来,我耐心回复教师求助来信380多封……看着,众多教师的精神渐变,听着他们快乐地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我喜在脸上,乐在心里。46岁的张玉芝老师焕发了激情,幸福地像个孩子;云贵山区的龙福莲大姐忘记了病痛,神奇地坚持;有些自卑的李德峰老师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潇洒谈吐;忧郁内秀的方煦老师走出了心灵的阴影,开始自信地生活……无论是在祖国边陲,还是在繁华都市,四年来心语人以自己特有的精神风貌传播着幸福,带动和引领了全国数万中小学教师!就这样,面对困惑,负着压力,我们不再彷徨,不再等待,不再埋怨,不再牢骚,甚至没有腹诽,更不表白,有的只是理想、信念、行动和执着。我相信,“心语”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那些教师的发展模式,改变他们的学生,改变他们的家庭,甚至连他(她)们那些教室,也仿佛一下子有了灵魂。

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那么,我们心语到底要做些什么呢?无疑,就是引领教师发展。令我欣慰的是,心语通过搭建与教育媒体的沟通平台,举办读书、写作和研讨活动,组织对话沙龙和论坛讲座,打造激情、个性和特色教师,已经使许多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走方式和成长路径,脚步变得轻松、从容、坚定。许多人已经超越了消极、牢骚、愤懑和机械应付的倦怠,走向自信、深刻、理智和主动创新;许多人已经超越了苦苦追求技巧、妙招、秘诀的低层次徘徊,走向大气、博爱、智慧和高远。

我来自草根,他来自僻壤,却因共同的梦想凝聚在一起。不会评头论足,只为证明自己;不求功名利禄,只为坚守教育。“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认识已经形成,“要发展学生,先提升自己”的理念已经深入,“规划职业生涯,打造教育人生”的行动已经自觉,“做学生榜样,做幸福教师”的教育追求渐成信仰。心语正在走入更多教师心中。

友不在多,有心则诚;人不在智,有爱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视频传温暖,对话送友情。谈笑有志士,往来无愤青。可以修身心,阅美文。无会议之乱耳,无检查之劳形。春秋孔夫子,近代陶行知。或问:“我辈远矣,惭愧为师,当何如?” 追梦书生云:精彩自己,传播幸福!

心语团队立志打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开放空间,一个温馨交流的心灵家园,一个争鸣碰撞的学术净土,一个激情涌动的优秀教师和卓越教师的幸福摇篮”。老师们研讨教育问题,阅读教育经典,唤醒教育梦想,提升教育境界,关注自身发展,品尝教育幸福,开辟了教师学习、研究团队式推进的新方法,开创了教师专业成长完全民间自主化的新模式,正在书写着教育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篇章。




5c88f1367809f.jpg


美丽的风景,自主的创新

什么决定教师的成长,推动教师走向自觉成长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如何打开教师封闭的环境,使之具有更开放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如何重燃教师的教育激情,让他们的教育生活充满活力和魅力?如何把教师从工具化的专业技能训练中解脱,从而建构更丰满的教育人生??……这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心语”四年来的执著发展,无疑使这些问题有了日益清晰的答案。

一、草根化团体,多元次兼蓄,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彻底摆脱了行政推动、耗人费财的尴尬境地,开始真正走向自觉自主。英雄不问出身,心语先后容纳了全国除西藏外所有地市的近千名一线教师,参与的主要人员有一线教师、班主任、学生管理人员、大学教授、德育专家、杂志编辑、教育行政领导、热心家长等,我来自草根,他来自僻壤,共同的梦想走在一起。不会评头论足,只为证明自己;不求功名利禄,只为坚守教育。“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认识已经形成,“要发展学生,先提升自己”的理念已经深入,“规划职业生涯,打造教育人生”的行动已经自觉,“做学生榜样,做幸福教师”的教育追求渐成信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课改的大潮中,每个“心语人”不再是教书匠,简单地授业解惑,而是一个拥有着深层教育价值观、专业英雄理想的人。这种教育的英雄梦是具有着社会意义与时代色彩的历史突破。

二、研究型组织,引领式活动,使教师真正掌握了专业化成长的话语权,大大增强职业的了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心语通过搭建与教育媒体的沟通平台,举办读书、写作和研讨活动,组织对话沙龙和论坛讲座,打造激情、个性和特色教师,已经使许多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走方式和成长路径,脚步变得轻松、从容、坚定。没有行政命令,也没有规定性动作,所有的只是凭借口碑相传,自选动作,所建构的都是有序化主题研究对教师参与专业成长的引领。这种小主题研究在团队中的泛众化开展,让更多的教师在平等的发展机遇中有了前进的动力。

三、开放型平台,自主化发展,使教师专业化成长从空泛说教、被动应付走向教育教学实践深处,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踩大地。心语从一开始就不是闭门造车,一路走来,中国教师研修网、《人民教育》《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中国教师报》等杂志媒体都给予了深度的关注与大力的支持。心语的平台一直伴着主流媒体的指导,行走在一线教师的队伍里,将高层次的教师成长理论宣讲到山野僻壤的讲坛的同时,也将扎根一线的教育情怀捧送到了全国教育人梦寐以求的舞台。当每个人心里的星星都闪耀在苍穹的夜幕,那每个教育人的心路历程也会攀升到天空的高度与大地的广度,而自主行走,自主探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课。

四、全方位培养,公众类成长,使教师专业化成长更关注到教育的本质,跨学科、多元化、全面发展凸显生活和生命的高度。成长是个人的独舞,但更是集体的行走。一个人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受同行者决心的影响;一个人走的过程中能否让自己心灵快乐而丰盈,很大程度上也受同行者品味的左右。心语的活动是对教育人全方位的关注,读书,写作,研讨,培训,行走,感召着一线教师踏实走好每一步;网络搭桥,现实行走将教师培训虚实结合,劳逸有度;从开始认可别人,到最后被别人认可,每个心语人在成长中享受着“我是明星”的成长历程。正是这种公众类的参与让更多人将追求内化为人生的必需品,将成长定位为教育的里程碑。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