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春担任领衔名师的第一期工作室2013年5月成立,至2016年6月结束。第二期工作室2016年9月成立,预计2019年9月结束。回顾2期工作室的工作,总体思路都是坚持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为常态方式,以学习理论、学习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为基础,以读书交流、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课、名师示范课、徒弟汇报课等)、专题讲座、大讲堂等为主要活动,达到了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不断提高的个人及团队目标。
下面就从“课题研究“的角度,总结本工作室发展建设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立足学科建设、课程目标,做好课题选题、假设、论证。
二、 立足课堂变化、师生发展,做好课题设计、研究、实践。
三、 立足实现目标、扎实有效,做好课题总结、反思、改进。
一、 工作室课题的选题、假设与论证。
首先要指导全体成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明晰教育科研的基本内
容和方法,明确工作室做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
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
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教育科研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有关教育方面的宏观和微观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什么?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它是运用教育
科学和学科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实践活动。
工作室为什么要做教育科研?
1.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具体实施。
⑴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学科的核心理念。
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把核心理念与当前的学科动向、突出问题等对接,并通过各种活动(培训、教研、科研……)让教师明晰,教师的学科核心理念是否树立起来,除了学习培训,更要通过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去不断地内化,不断地理解,不断地去提升,即只有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师才能真正吃透理解并到教学中落实学科的核心理念。这时,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树立学科核心理念的有效途径,围绕课题的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的过程就是构建学科核心理念的过程。
⑵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构建起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体系。数学学科现在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一定要以落实《义务教具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版)》为主要依据,而要落实《义务教具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版)》中的总体目标,要以落实“四基”“四能”目标为抓手,以发展学生十个核心概念为突破口,这是和我区推行的“目标导向,自主高效”的主题研究高度一致的。这些理念的认识、理解并得以树立,特别是建立起落实这些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让这些理念变成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变成可操作的实践方法,是需要以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研究活动为途径的。其中课题研究就是构建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⑶学科建设的第三项任务,是加强学科内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工作室是这项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打造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的重要平台和保障。
2.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是教研员及教师提高研究高度和保障研究深度的有效途径。
工作室的课题研究,不是教研员组织的常规意义上的教学研究。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是序列性、系统性的研究,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有系统教学策略的假定、设计和实践。同时,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又是基于每个教师常规教学的行动研究,课堂是研究的主阵地。
课题引领下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常态的教学研究又有所区别,在工作室内部是一群名师引领下的高起点的研究,是打破学校界限,区域性的团队研究。因此,工作室的研究,旨在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每个成员的常规教学,用工作室的研究意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去影响学校的教学研究,用工作室团队的文化建设去树立红山区教学研究的榜样。
综上分析,本工作室课题的选题、假设与论证,遵循了以下的原则:
1. 在本学科最前沿的教学理论和最新发展动向的指引下。
2. 致力于解决本学科现阶段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内重要的核心
问题,致力于研究对本学科有引领有辐射的问题,致力于解决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问题。
3.保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即选取的大课题内容基本涵盖学科的主要内容,同时细化为若干个子课题涵盖学科特有的核心素养和人的发展必须的公共核心素养。
4.研究目标涵盖理论构建、策略构建、课堂模式、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几个维度,不同层面。
5.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助以案例研究法、观察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
二、工作室课题设计、研究与实践。
1.大课题规划,子课题落实。
第一批工作室在2015年9月申请立项了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落实2011版课程标准,构建小学数学实效课堂行动研究》来引领教学研究工作。大课题下的九个子课题,都是紧紧围绕2011版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及10个核心概念来制定的,如“四基”理念下,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研究与实践”是突出“四基”目标中较为重要的渗透数学基本思想这一目标的研究与实践,“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发展学生符号意识的研究与实践”等是针对10个核心概念中的某一个进行的研究与实践。总之,九个子课题基本涵盖了2011版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的各个方面,使总课题研究的价值凸显,能细化落实。2016年4月本课题经赤峰市专家组鉴定验收,获得赤峰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成果奖励。
第二批工作室2016年9月启动后,工作室确立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新五环”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总课题研究。2017年1月11日进行了课题论证。之后,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们对大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新五环”教学策略行动研究》评审书和方案做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接下来,利用寒假时间,要求所有成员认真学习,深入理解总课题方案,并做了笔记和思考批注,然后各小组讨论制定子课题方案,按照总课题的基本框架内容,大家在2月20日前都上交了子课题方案,领衔名师利用近10天时间,认真审阅、修改子课题方案,最多的修改达到五易其稿。我认为,子课题方案非常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总课题的理念,目标,对今后两年多的课题研究起着筹划、指导、目标导向、策略设计等作用。
子课题方案完成后,工作室开始筹划课题开题会,在2017年3月13日召开了课题开题会。会上,领衔名师再一次深入解读大课题方案,明确了工作室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步骤及资料积累。接下来选取三个子课题小组解读子课题方案及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以点带面,使全体成员明确了子课题方案的各项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才能指导课题的有效实施。而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必须从本学期涉及的教材入手阐述研究内容和目标,预设教学策略和方法。领衔名师针对三个小组的子课题方案、计划的解读给予点评,最后,领衔名师布置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明确了分散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具体安排,然后工作室成员们就以上三项深入讨论,提出问题,达成共识。最后领衔名师强调课题研究活动的相关原则、纪律。
2. 计划导航,提前筹划。
每个学期初还没开学(一般是在前一个学期末),领衔名师统筹规划,撰写工作室课题研究计划。制定完毕后,传到工作室群共享(360公共云盘——百度公共网盘——QQ群——微信群),使每位成员都明确自己承担的活动及角色,绝不临时毫无准备的布置工作。工作室计划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时间落实到每周,任务落实到人,内容落实到章节和课例。开学后第一周,召开计划交流会,使全体成员都清晰工作室总体工作框架下每个小组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预设的实施策略,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课堂实施、讨论提升等工作奠定基础。
各个子课题小组学期初撰写子课题计划。内容包括:
⑴实验教师及任教年级、学生分析
⑵基于教材的研究内容梳理分析
⑶研究的预期目标
⑷研究策略及方法设计
⑸本学期月份活动安排
⑹资料积累
撰写要求:
实验教师、学生分析,必须具体,必须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教材内容梳理分析必须紧密结合教材的各部分内容,要清晰地找到自己子课题的落实点,研究目标要紧扣子课题目标在学生发展、策略发展、教师发展几方面进行阐述,研究策略及方法设计要广泛汲取先进的实践经验,要科学、具体、可操作。
3.理论先行,依据科学。
工作室的研究不像以往的研究,只注重操作层面,忽视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学员头脑中树立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再去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是真正的进步,才会长期受益。那种急功近利、模仿式的学习,只能是短期效应。因此,工作室强化了理论学习、研讨、交流,把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放在第一位。
首先,开展读书学习与交流。每学期(包括寒暑假),工作室都布置统一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先后为学员购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能力培养》等书籍,指定内容自学,每人撰写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8000字,笔记有摘抄、批注和体会,每学期撰写学习体会2-3篇,每学期召开读书交流会2次,保证了每人的精读、细读,内化理解,分享与提升。另外,要求学员自选内容学习。
其次,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外出学习。三年期间近10次。外出学习,首先精选学习内容,选择站在国内外理论前沿,汇集全国数学名家名师的学习研讨会议,开拓学员视野,体验教学精髓,学习先进策略,寻找努力方向。外出学习后,参会人员都撰写了学习体会,并把学习内容分享给工作室(上传网络、公共云盘)及学校教研组。其中部分教师在学校做了学习汇报或上了汇报课,力争把所学所获反映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把名师的作用辐射到学校全体数学教师中。这期间,领衔名师带头撰写学习体会,站在较高的角度总结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引领学员的总结、反思、学习、提高,使外出学习的效应更大化。
4.实践磨砺,行动落实。
坚持分散活动和集中活动相结合。首先是做好个人常态研究。以自
己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始终站在课题研究的高度,按照课题研究目标、围绕课题研究策略扎实进行,依据学习——思考——实践——改进——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再改进……的思路反复进行,同一学校的师徒小组随机开展研究交流、互教轮听等,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意识,经历课题研究过程,体验课题研究的乐趣,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
其次做好集中的课题研究活动,采取名师示范课、徒弟汇报课、跨组课题研究课、名师大讲堂、师徒小组同台展示、组间互教轮听等。
遵循主题性、引领性、互动性原则。研究课要凸显总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新五环”教学策略行动研究”的研究宗旨,凸显每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紧紧围绕子课题的研究目标,显现出不同子课题的研究特点和研究策略。每次集中活动,都坚持领衔名师引领、专人主持、全员参与、分层研讨的原则,保证了活动的实效性,高质量。名师引领是指领衔名师统筹规划活动内容,统一协调活动时间,整体把关活动内容,研讨时及时引导点拨,活动后及时总结,指出改进之处和下次活动目标。专人主持是指根据活动内容由1名学员主持活动,从筹划到与中心发言人定内容、定稿件、定程序等,再到现场主持整个活动,会后撰写活动报道,总结,领衔名师都大胆放手,促其成长。全员参与是指集中活动,学员(第一期10人,第二期9人)及学员所带徒弟(第一期24人,第二期12人)全员参加。分层研讨是指为了保证大家全员思考、全员发言、积极互动、有效提升,每次都采取独立思考(现场撰写体会、反思、评课等)——小组交流(4-6人为一小组,组长组织、每人发言、梳理意见、填写记录、推选代表)——组间交流(领衔名师和主持人组织小组代表发言,适时梳理追问提升)。活动最后领衔名师现场总结,及时评价,表扬做的好的学员,也点名批评做的不好的学员,肯定活动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三、工作室课题总结、反思与改进。
1.学期末各个子课题撰写研究总结。内容包括:
⑴梳理本学期研究工作
⑵取得的阶段成果(课堂、学生、教师三方面)
⑶查找存在的问题
⑷思考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撰写要求:
对照学期初的子课题研究计划,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详细撰写。课题进展情况,要全面、清楚地梳理围绕子课题开展的理论、实践各种形式的活动,突出读书学习、教材分析,课堂实践多个方面。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要从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课堂策略方面总结,而且要针对本学期,本年级,而且突出自己的子课题设想。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也要从教师、学生、课堂及其他方面进行反思,必须深入反思,不能含糊,说大话空话。
2.领衔名师撰写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学期末领衔名师在各个子课题小组课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照学期初的课题研究计划,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实事求是地撰写学期课题研究总结。也是按照以上的框架,详细撰写。
这样的及时对照,反思,总结,撰写,既能使工作室所有成员回顾研究过程,明确研究成果,体会到课题实验过程的充实,增强成就感,也使所有成员养成依照计划,认真实践,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的研究作风,也极大地提高了所有成员分析概括、有效表达的写作能力。
3.及时积累资料,实现网络共享。
工作室的过程性资料,及时积累存档,音像图片资料及时剪辑制作,电子资料除了上传工作室的公共云盘共享外,还择优上传红山教育网本工作室专栏,做到更大范围的共享。坚决杜绝突击补材料,整理材料,一是保证资料的原创性和真实性,正真体现活动的轨迹、成果以及问题;二是保证教师工作的有序性,鼓励优秀教师,鞭策后进教师,让每位教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室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4.承担任务,引领辐射。
每个学期初,领衔名师王艳春都要做红山区数学教师的学科培训,内容有2011版课标解读,分领域进行教学分析与指导、10个核心概念的解读,红山区“目标导向、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指导意见等,对全区小学数学的改革起到了方向引领和实践引路的作用,参加人数近1000余人次,覆盖面是全区36所小学。
2015年3月,2016年3、4、11月,2017年5月,领衔名师和学员董莉、赵亮、田嘉玲、毕丹,承担“国培”任务6次,分别在通辽市开鲁县、扎鲁特旗,赤峰市敖汉旗、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市元宝山区进行了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分领域的教学分析与指导的专题讲座,做了课例展示《平移与旋转》《搭配》《找次品》《分数的初步认识》《田忌赛马》,课后进行了说课和互动研讨,答疑解难。受益面是五旗县近600名数学骨干教师。
王艳春、王静、杨乐、张海燕担任红山区第二届新教师基本功竞赛、第六届学科带头人评选的评委,使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
担任教导主任的学员,如张艳楠、刘娜、张雅丽,担任教研组长的学员如娜仁、赵婷婷、刘俊杰、毕丹等,在学校内起到了引领本校的学科建设,指导、组织本校、本年级的主题研究及常规教学。他们通过专题讲座,课题剖析、出观摩课等形式,影响和带动着本校教师。
第一期工作室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2016年4月顺利通过赤峰市鉴定验收。在课题鉴定会上,专家组给出了“其研究成果水平达到了内蒙赤峰地区同类学校课题研究的领先水平,可供同类学科予以借鉴”的高度评价
2018年7月第二期工作室课题中期验收评为优秀。
各个子课题按计划扎实推进,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课堂实践都取
得了很多的共识,这些共识可以推广到各个学员的课堂教学中以致推广到全区数学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工作室“课题研究引领”的发展建设策略,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成员的研究积极性,同时保证了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工作室的发展紧扣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脉搏,使工作室的发展站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促进了工作室质量的全面提升,基本达到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了引领辐射红山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