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学科名师工作室集锦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吕晓兰 - 上海市浦东新区吕晓兰工作室十年发展历程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吕晓兰 发布日期:2017-05-09

引言:

每年寒暑假,总有一批批已结业的工作室学员来找我“汇报工作”,谈工作状态、谈专业进步、谈家庭感悟、谈人生方向……

昨天,哪个学员上课不精致,哪个学员文章不流畅,哪个学员特色不凸显,我会最先急他之急;今天,哪个学员面临儿女教育问题了,哪个学员工作生活遇到困惑了,哪个学员情绪低落了,我会最先体验他们的感受;明天,哪个学员评上学科带头人了,哪个学员晋升高级、特级了,哪个学员做了校长书记了,哪个学员的专著问世了,哪个学员有了更好的学习机会了,我都会分享到最先的喜悦。

在我身体微恙的时候,只要有一人获悉,他们都会奔走相告,送药出点子;在节假日的时候总会有人送来祝福的短信,甚至悄悄筹办我的生日宴,给我大大的pleasant surprise;在微信、QQ上,总有学员一谈就有谈不尽的话;只要我家里有事,无论大事小情,他们的身影总会出现。

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感,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一直以来,我都深深地被这种关系感动。事实上这几届工作室主持人与学员之间,是师徒,是朋友,更是心连心的亲人。一想到这么多年,工作室与我的学员们的点点滴滴,都会有幸福的泪花闪现。

一、为什么要成立工作室

从2002年至2012年, 上海市浦东新区以我个人名义命名的浦东新区吕晓兰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室走过了整整十年历程。新区的经济在全国领先,新区教育局在教育方面也高瞻远瞩,设立浦东新区名师工作室和教师培训基地,旨在发挥新区名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基地和工作室培养这一新兴的培训方式,造就在浦东乃至上海市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其主持人由特级教师和具有显著成果的卓越教师组成。  

2002年,浦东新区副区长张恩迪、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浦外校长朱建国亲自为我们工作室揭牌,足见领导的高度重视。自此,工作室每2至3年举办一期,至2012年我先后共担任了四期英语工作室的主持人。当时的浦东新区语文数学外语3科加在一起只有3个名师工作室,可以说是星星之火吧,现在已经发展壮大到40几个了。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目睹周围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深知年轻人在进步途中的需求和困惑,教育前辈的指导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他们需要有人指点,我应把自己几十年教育教学的这一点点经验,传递给青年教师,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于是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主持人这个任务。

在浦东教育局和教发院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工作室的培养目标:通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使工作室学员在教育观念、师德敬业、学术水平、教学艺术、科研水平和不同学科资源的整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使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并带动相关区域老师的发展,从而推进浦东新区的英语素质教育发展。

第一期的工作室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招了40名学员,人数过于庞大,后来教发院骨干室为了保证培训质量,规定每期学员人数不超过15人。

那么,如何选择工作室学员,如何开展好工作室的活动?我觉得要把好以下几道关:

1.把好学员的职业道德关。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一定要选思想品德高尚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

2.把好学员录取关。工作室的学员要承担课题研究、打磨课程等多项艰苦工作,在过程中进步和成长。而有些年轻老师急功近利,不愿付出,只想乘轿子,为此我们一定要把好录取关。

3.把好秘书遴选关。工作室秘书除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外要协助主持人承担很多工作,必须选择工作能力强又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的人来承担。事实证明我的秘书(李雨香、万燕庆)在工作室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把好学员诊断关。每个老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定要摸清其特点,扬其长而避其短,给每位老师指明适切的发展目标。

5.把好活动质量关。教师们时间极其珍贵,每两周一次的工作室活动,必须保质保量、优质高效,做到事半功倍。

在工作室的系列培训活动中,我们强调优秀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下列基本素质:

1.良好的职业道德。

2.良好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等。

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4.热爱英语教学。

5.掌握并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6.具备持续学习,不断学习的精神。

7.具有自我反思总结的能力,积累经验,包括积累失败的经验,记录档案,积累资料。

8.善于和他人沟通合作取长补短。

9.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

……

需要强调的是: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能力。

英国的厄尔说:‘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basis for professional progress is simply your own reflection on daily classroom events.’ (“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 )

在工作室的活动中,我发现那些坚持写成长日记的学员、经常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学员成长得非常快。他们善于观察思考,虚心学习别人的点滴长处,在对比中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加以完善,使自己的每一堂课都上得有趣有效精彩。

二、我们工作室的培训原则

我们工作室的培训原则是“因人施训”,而不是千人一面,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个学员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把工作室对学员个人特色的培训要领概括为“引、点、放、搭”四个字。

引:挖掘每个学员的潜能,通过实践、观察、分析等把每个学员的优势“引出来”。

点:不断地“点拨”所有提高的可能性,发现优势后,点拨其发展方向。

放:“放手”让学员们大胆尝试。

搭:寻找各种机会为学员“搭建”感受进步的舞台。

学员们清楚了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后,我们开展了如下的一些活动。

三、 工作室开展了哪些培训活动

(一) 专家引领,高屋建瓴

一线老师做了大量日常辛苦的工作,有的老师的课上得也很不错,但为什么这样做,好多老师仍然缺乏理论的指导,而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会使我们目标明确,少走弯路,捷径直达。故我们请了相关的专家来作报告、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上海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们先后聆听了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教授的报告,全国著名教学法专家章兼中教授的讲座。华东师大外语学院邹为诚教授的讲座。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导束定芳教授、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一代宗师刘道义教师等等数十名教授专家,均来我室进行极其宝贵的讲座指导,学员们面对面聆听大师的教诲。每次讨论十分热烈,有一次学员们听完章兼中教授的语法讲座后,纷纷提问题请教,慈祥耐心的章兼中老教授从下午1点半一直为学员们解答到6、7点钟,直到窗外的光线都灰暗下来。

(二)群策群力,打磨课堂

在专家引领、理论提高的同时,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打磨提升。我们发动、组织工作室的优秀教师,群策群力,共同打磨课堂,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的宝贵教学经验奉献给大家,有几次磨课从下午1点一直进行到天黑,不把课磨完美了新老教师都不罢休。每一次活动都是丰富而充实的,通过多次反复的磨课训练和改进,不但授课教师本人获得了众多宝贵中肯的建议,评课老师的评课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以教学模式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学员们获得的是质的提高,充分体现了培训的有效性。工作室里现在经常被全国各地邀去讲课的张燕军老师曾经说到:“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就像是毛坯房,每次都在这个团队的打磨中最后变成了精装房……”很多老师都感同身受,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啊。至今,无论哪位团队成员有课,我们还经常在一起快乐磨课,大家都爱上了研讨的氛围。

(三)结合实践,课题研究

老师们每天都在上课,在教学中不断地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科研。有些老师上好课以后,被问及为什么这样设计自己的课时,竟然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工作室老师有这样的共识:一个好老师,必须不断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思考,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进。在不断的研究和反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提升。我们组织课题组,研究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从立项、开题、经过各种研究,最后完满结题。很多工作室中青年老师参与了课题研究,都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很快提升。

记得几年前在工作室里听一节对万燕庆老师的诊断课时,我发现这位年轻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有一定的特色,而且这个孩子还有很强的悟性,于是决定让她深挖一口井,在词汇教学方面进行课题研究,发展自己的特色,指导并不断和她一起探讨与摸索。凭着她的韧性与不怕吃苦的精神,她迅速成长为词汇教学的小专家,这几年出了词汇教学有效性的专著,在浦东新区开设了词汇教学的240课程,还作为国培专家为全国的教师上课培训。

(四)读书学习,提升素养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话:“热爱书籍吧!书籍是知识的源泉。”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不够全面,应该是“能够运用知识才是力量。”

培训过程中,我们先是为每位学员购书来读,后来发现,做一位现代的优秀教师,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是自来水,必须时时学习,必须具有跨学科以外的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上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仅仅买书已经不能满足大家大量的阅读了。于是我们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去现代化的上海浦东图书馆读书借书,人手一卡,这里藏书十分丰富。我们 请图书馆馆长张伟博士给我们做读书报告,张博士谈古论今,学员受益颇丰。 读书已成为学员最大爱好和习惯。不仅读专业的书,天文地理、人文哲学等各方面的书籍大家都借来读,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利用读书得来的知识在教学中游刃自如。

(五)研讨模式,形成主张

工作室根据每个成员教学的特点,经过打磨、总结,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有趣有效的教学模式,做有思想有方法的教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经老师集体智慧研讨出的教学模式使得英语教学互通有无,互补短长,更简洁明确,生动有趣。减轻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张的形成使教师教学有方向、有高度、有深度。

我们进行了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践探索。例如工作室组织写作组,由几位有写作经验的老师经过研究、实践、归纳写作教学模式的几大要素的构架结构、关键词和句型。关注点是:1.写作教学与课文相关、要提炼课文的中心词;2.写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撑;可以有不同点的侧重教学。又组织了语法组,由擅长教语法的老师组成,语法组的老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和对话中轻松自然地学会英语语法,并整理他们的经验,供其他老师借鉴。我们还组织了词汇组、阅读组等等,想方设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并运用英语。

经过教学模式有效性的上课实践探索打磨后,学员写出一篇篇来自教学一线的饱含个人体会的论文,例如:

徐鹰:《运用多种记忆方法,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探索》

万燕庆专著:《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方建华:《小学语境式英语词汇教学刍议》

王泓:《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探索》

赵艳雯:《语篇推进下的小学有效词汇教学探索》

施礼:《进行有效作文改评,提高初三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李蕊:《基于过程教学法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索》

项冰:《提高初一课堂写作训练有效性的尝试》

单思媛:《促进初中学困生主动参与英语作文教学三策》

刘燕:《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陈蕙菁:《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指导策略》

张丽华:《运用Process-oriented Approach,提高初中英语写作实效》

……

(以上仅举第四期工作室学员为例)

我本人多年的教育教学主张为:“以德为先,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才服人。”这个主张贯穿于我一生的教育教学中,贯穿于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也指导我们的学员明确了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浓浓的个人特色的教学主张。

例如:

张英老师提出“双边享受教学”的主张,加强活动创设,关注学玩结合,融洽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马樱老师积极探索创设情境,打开非传统思路,她的课堂为学生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用激情来帮助学生自由地飞翔,并开拓学生视野确立大英语思想,让语言真正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郑双娜老师根据学生生源较差的具体情况,提出“有声教学”的主张,认为英语作为语言特有的交流功能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鼓励他们开口,打造有声课堂。

朱怀民老师要求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板书、ppt及学生交流对话等,都具有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使每一次的教育教学都含美学的意义。(他的课深受刘道义教授好评。)

单思媛老师的“合作促学”,她进行了平等对话、合作顺学的实践探索,她认为语言学习的本质有二:一是听懂、读懂别人的思想;二是让别人听懂、读懂自己的思想。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回归语言学习的本质,借助向同伴展示“我所知道的和我是怎样知道的”“合作顺序模式”,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

陈慧菁老师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情,目中有人,脑中有智,手中有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不仅是进行知识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更多的是思想引领与人文关怀。

此外,施礼老师提出了“简约化课堂教学”,她认为课堂上不是活动越多越好,而是简洁清晰,使学生易学乐学。

刘燕老师提出了“忠于教育,精于专业,敢于尝试,乐于分享,勤于沟通”的教学主张。

李蕊老师提出了“多元吸纳,价值输出”的教学主张。

张燕军老师提出了“有趣+有效”的主张。

……

这么多学员发自内心的声音无一不是以“德”为先,以“情”促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员们奋力地学习着,积极地思考着,不断充实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站高望远,以期成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名师”。

(六)走出上海,拓宽视野

我们工作室有这样的共识,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海纳百川,向全国和世界学习。我们走出去与合肥一中的老师交流,送老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自己的文章,并与外国学者建立友谊。安徽、云南、甘肃、吉林、新疆、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山东等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学员们学习和培训的足迹。

四.我们工作室学员有哪些可喜的成绩。

1.课题研究:国家级重点课题两项,市区级课题30多项。

2.文章发表:国家级论文60多篇,市区级论文百篇。

3.书籍出版:工作室专集2本,其他著作多本。

4.学员成长: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0多人,学科带头人7人,区骨干67人;上海市名师后备5人,区明星教师5人,全国优秀英语教师2人,全国十佳英语教师1人,基地负责人1人。

我们的学员,由未做过课题到独立领衔做国家课题;由不大会上课到频频上区级公开课;由不会评课到评课小专家;由浅层面的上课到理论策略与教学实践的较为完美的融合;参加市级、国家级大赛屡屡获奖;参与新区模拟考试命题;由不会写论文到研究出版专业著作;由普通教师到去全国各地培训的培训师;好多教师成为学校科研室主任,教导主任和校级后备领导干部,还有几位成为新区的兼职英语教研员。他们指导的学生成绩优异,思维活跃、综合能力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老师们个人辛勤努力耕耘的结果,是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政府教育局和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为教师搭建了专业发展极好的平台。我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只是起了牵线人和梯子的作用。

五.我们工作室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我们工作室最大的成就不单单是个体的良好发展,而是组建了一个互帮互助、积极向上、你追我赶、能量满满、辐射多多的温馨的大家庭。

我们工作室与其他教研活动不同的,也是我们的特色,就是工作室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们的工作室有着亲如一家的氛围,专业上的互帮互学,生活中的互帮互爱,并延伸为三代人的情结,每位学员在工作室都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工作室的学员在互动碰撞中,时时擦出智慧的火花,教育情怀的火花,这些火花又互相影响着、照亮着、温暖着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工作室的秘书随时捕捉学员们的火花,成为工作室共同的精神财富,现节选一部分如下:

◆有人把教学成绩及第一次公开课称为教师的“第一桶金”,我们把工作室的学习和研究称为宝贵的“金矿”。

◆学员们在共同探讨、实践课题《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过程中深深感到:教师只有在教育观念,师德敬业、学术水平、教学艺术、科研水平等方面得到提升,才能不断拓宽专业化发展之路,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在工作室里,学员是同事、是同学、更是朋友和亲人。每周一次的定期活动使学员仍有回家的亲切感,大家互相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一起都在友好和睦的氛围中进行,教师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工作室中年轻教师是受益最大的群体,有的年轻老师说,在工作室上课,老教师反复评课,提出各种积极的建议,有时一节课要进行几次修改,一个星期的进步可以相当于平时几年的提高。

◆教育是百年大计,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以自身的素养和学养塑造一代新人,教育是传承和创新的综合体,需要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成长、成熟、成功。工作室的骄傲所在,就是使一批年轻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找到了工作的乐趣、成就,进而迸发、坚定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使育人事业后继有人,并得以不断地发扬光大。

◆今天,我们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回顾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感慨、感动之余,我们又一起展望未来,相信在上级领导的进一步支持下,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工作室会吸引更多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领域里继续探索、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浦东新区和上海市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离开了工作室,心理觉得少了什么,我好像失去了组织,真想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工作室每个学员对于领衔人的感激之情,友谊之情更是难以言表,下面节选几段:

◆吕老师,教师节快乐!感谢恩师,教给了我那么多,碰到学高身正的吕老师是我一辈子的幸运!晓兰老师,保重身体,天天开心!

◆两年的工作室活动结束了,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您的力量伴我左右。您除了在专业上引导我们,更重要的是用您的人格影响着我们。我把家里的事情放下,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专业发展上。每个人都会经历激情,经历困惑,经历愤懑,但最终能让自己平静的是淡泊名利,学会接受并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感谢您安排的一次次活动,让我们再一次面对自己,在框架中寻找自由。

有的学员写诗赞扬工作室:

浦东搭建大舞台, 工作室温馨好家园,

专家引领扩视野, 课题实验深磨课,

打造精英显特色, 人文和谐广辐射,

为求学生久发展, 乐教乐学事业甜。

六.工作室的辐射

工作室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发挥其辐射作用。我们工作室学员的辐射,从浦东新区辐射到全国很多地方。工作室学员孙老师为全国各地骨干教师上公开课,工作室学员唐老师为全国各地教师说课,徐老师与导师一起去湖南怀化培训,她的校本课程培训深受老师们喜爱和欢迎。刘老师和导师一起去云南和山东等地培训,精彩的课把孩子们乐的嘴巴都合不拢。王老师给蒙自高中的学生上课,学生说我们简直是在享受国外上课的语言和氛围。李老师与学员去湖北培训当地教师,万老师与导师一起去珲春培训当地教师,杨老师等学员和导师一起去云南培训当地教师。张老师与万老师去新疆做公益助教,为当地的骨干教师做公益培训。十年来工作室成员将其学习、实践、研究的成果已辐射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

工作室的辐射作用还体现在很多学员在自己的学校带出一批批的徒弟,很多学员在外校成为导师、又带出一批批的徒弟。

七. 我们工作室有哪些经验与思考

我们的工作室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是一个实践创新型的团队,她集培训、教育、教研和课题研究为一体,同其他的培训不同的是,我们的工作室好像一个温馨的家,这个温馨的家和谐、团结、互助,无论是谁在哪方面有了困难,都会得到大家无私、热情的帮助。

在这里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专家学习;在这里凝聚集体的智慧、切磋打磨精品课;在这里每个人的特色得到最大的发展;在这里我们从浦东辐射到云南、安徽、山东、广西、延吉,我们参加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并且获得奖项;我们的教育教学渗透着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长远的发展;我们重视师德,我们最关注学生的成长,在愉快中为事业奉献。

工作室的实践经验说明工作室的每个学员都是可塑之才,主持人要发现每个学员的特长和优势,鼓励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优势。

工作室这样一种培训形式,充分发挥了以老带新、学员优质资源共享的优势。特别是基地工作室这种亲密团结、无私互助的氛围,使学员们畅所欲言,不怕丢面子,集体打磨,少走弯路,在捷径中快速进步成长。

所以,我觉得因为使命感创建了工作室,又因为责任感完善了工作室,最后因为彼此的爱融入了工作室,让每一个人在工作室里的热情升起、燃烧、沸腾!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