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各地建立起名师工作室或工作坊。在工作室或工作坊里,一般由一位或数位名教师带领若干名青年教师,用师傅带徒弟、团队互助研修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同时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这种形式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创举,我至今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国家有这种教研形式。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高的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国家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十分重视,规定每位教师每年要接受360学时的培训。于是,各地都设立了教师培训机构,办起了教师培训班,有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有普通教师培训班、有名师培训班,有面授培训、有线上培训。虽然教师总有所收获,但似乎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不能完全切合每位教师的实际需要。而名师工作室却弥补了这种缺点,由名师带领一帮年青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共同备课、共同学习、共同研究。不仅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的教学,而且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很快也成了名师。已经有许多青年名师是从这些名师工作室或工作坊中成长起来的。
搞好名师工作室需要名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并有开放的、接受新事物的心态,能够和青年教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同时,需要青年教师有学习的愿望,能够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这样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能够研究分析当前教学中的问题,破解难题,不断追求卓越。因此,总结名师工作室或工作坊的经验,使我国教师培训的这项创举得到完善和发展,是教育研究部门应该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名师工作室成长的足迹》是全国十几个省市70多个名师工作室的经验总结。 名师工作室坚持以课堂教研为主线,以协同教研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读书为途径,在共同学习研讨、磨练课堂教学等活动中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并在相关教学领域有效地发挥了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工作室的特点是,不是对教学中的问题就事论事,而是读书作为教研的基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让青年教师静下心来读书,进行系统的专业阅读,然后共同讨论,谈论心得,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位。按王红梅的说法:“让研修指向心灵深处。”
其次是课题研究带动研修。他们开展的紧密结合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开动脑筋来主动学习,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结合课堂教学的设计开展了教学研讨,让教学策略逐渐变得清晰,形成一定的教学主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
第三,实行开放式的研修。他们不是关在工作室里研讨,而是与课堂实际结合起来,并且走出去,到各国各地去参观访问,听课评课,开阔思路,增进见识。
第四是民主研讨,工作室的老师人人都是主人,不是名师说了算。遇到困难,就通过沙龙的形式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观点碰撞。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生成新的思想。
本书总结了工作室的经验,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读者一定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