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讨论社区- 室本研修

聚焦新时代需求 突出实践价值

作者: 欧阳荣明 发布时间: 2022-09-13 阅读:( 966 )  

聚焦新时代需求 突出实践价值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江西省上犹中学   余琳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顺应新时代需求和高考改革的前沿阵地,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位曾同时担任过高中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教师,为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与物理的融合教学,加入了欧阳荣明老师主持的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近期,我仔细研读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教研资料,并与欧阳荣明老师等工作室同仁多次研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的初浅体会。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教师的课堂讲授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海量信息,丰富媒体和多样化技术工具,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中嵌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情境,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多元的方式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标准化纸笔测试和上机测试相结合,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专业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其完成一些专业性的项目,例如案例分析报告或者研究性论文,促进其相应能力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此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老师的教育教学中的课堂项目的实施要体现出学科核心素养,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要注重教学评价,尤其要关注情境的设置,从多个维度设立合理的评价活动,要从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层面设计评价方案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是协作学习,利用数字化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课堂上老师要创设有利于开展项目学习的数字化环境,资源和条件(软件工具、智能硬件、微课视频、练习的素材等)。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方案设计,新知学习,实践探索,基于真实情景学习。在实践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整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培养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与此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利用计算机通过判断,分析,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问题解决中去。这就需要老师你在教育及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求证,反馈调适逐步形成学生的计算思维。
        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拥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老师在此过程中作用不容小觑,因此作为学科老师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与教学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