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听罗滨校长讲座有感

作者: 赵克东 发布时间: 2019-11-21 阅读:( 6817 )  

     2019年10月13日,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以《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为题,从教师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

      教师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除外部的因素外,最主要的的当属教师的内在需求。每一人在社会上立足,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追求个性化、追求卓越是一个人活出自我的更本动力。而追求成就、胜任、赏识、受重视则是一个人力求突破自我,获得社会认可、获得他人尊重的超越追求。而实现这一需求愿望的就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强调单元学习,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学有依据、有立足点、有学情、有办法、有评价、有反思。从教师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一位青年教师可见的成长阶段:模仿、坚持、改进、独立。成功的标志获得奖励。这只是一般的成长过程,任何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要想突破自我,就需要深度学习。

     教师一定要担当起新时期的教育使命。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础,要敢于跨界创新,全面服务于区域教育,以提高教师素养和教研素养为抓手,来提高教育质量。而教研是教师快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不二法门。但是,教研具有较大的个性化特色,个性化太强普及性就弱,推广起来就难。因此,教师就必须提升自己,适应变化、在反馈中达到专业的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的获得,一是来自教师的自身能力、二是来自双微驱动:微团队和微项目。常言道:一个人走得快,多个人走得远。名师引领,同伴互助,构建“5+M+N”的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导向,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潜质,依据学生需求帮助学生明白发展的障碍点,从而将对学生的评价目标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基于证据,合理推理,在完成单元目标后,即可设计评价,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效应,而非等到结束后进行最后评价,达不到预期目标。

     作为名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带领青年教师一起成长。在此,罗校长引用马斯洛的需求心理学理论,提醒各位名师,一定要了解青年教师的需求,依据青年教师的需求水平制定相应的研修计划。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由新任教师的适应与模仿到经验型教师的的自我反省、研修课例、钻体培训,由骨干教师的分享学习、带项目、带徒弟到专家型教师的高端培养—讲学、建工作室形成特色课程,每一步都是坚实的走出来的。回望走过的路,不知不觉,已是教师生涯的顶峰。

     山高我为峰,那是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当我们怀着梦想走来,安静的坐下来再来学习时,蓦然回首,我们已然落后于时代。在今天教育改革的大潮此起彼伏中,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方能更上一层楼。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