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首批学科名师高雅工作室为了提升工作室每位学员的理论水平及自身素养,制定了15天好文推荐学习计划,促使学员们能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积累,激励学员不断进步,为业务能力提升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次好文推荐者是任冬燕,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新生家访攻略,细致到每一个流程”。随着新学期的临近,不少老师马上就要接新小班了,还没开学,一项艰巨的任务——家访,已经摆在了各位老师的面前。如何利用这短短的时间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顺利高效地做好新生家访工作呢?一份标准的家访流程应该是怎么样的?别急,看完今天的文章,一定让你豁然开朗。
(一)做好准备工作
什么事都离不开完善的准备工作,家访也不例外。家访之前的准备工作有:
1.事先电话预约,与家长预定合适的时间地点,并提前规划交通与路线。
2.衣着得体,符合教师身份,新教师可以穿得成熟一些。
3.列一份简单的家访提问大纲,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
(二)与孩子进行互动
去观察孩子、并与孩子进行互动:
1.观察孩子的体形,对孩子基本的身体发展情况有一定的把握。
2.观察孩子走路、跑动的情况,初步判断孩子的运动发展水平。
3.与孩子进行简短的交流,问问孩子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感受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
4.观察孩子对父母指令的执行情况,判断他们的亲子关系、预估孩子可能的性格特征。那些对父母的指令显得很“叛逆”的孩子,你就可要额外注意了。
(三)询问家长基本信息
先询问一些基础、客观的信息,如身高体重、出生日期、疾病史等。关于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有些家长会在回答中添加主观色彩,要注意甄别,不能家长说孩子“很乖巧懂事”就认为孩子是“乖巧懂事”的。
(四)与家长聊天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家庭的状况和孩子可能的性格特点,离不开这一步——与家长聊天。是带着“目的”去聊的,在和父母聊家常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的是:
1.亲子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的建立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工作不太繁忙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会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反之,孩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社会性发展问题。
2.孩子的主要养育人
“平时是谁带孩子呀?由父母养育的孩子,一般来说社会适应力会更好,容易完成入园适应;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往往会更任性、娇惯一些;而由保姆带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会更差,且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不佳。
3.家庭的主理人
通过聊天,老师还可以判断出谁在这个家庭当家做主。在未来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直接与其沟通以保证有效的家园联系。
(五)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仅仅是为了传达信息,更是能根据家长的反馈来对这个家庭的教育理念有所了解。
当你介绍起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有的家长立马打开了话匣子,这类家长往往是比较激进的,他们会帮孩子报上各种课外辅导班;而有的家长会默默聆听你的介绍,频频点头表示肯定,这样的家长就是比较温和的,他们更倾向于让孩子自由地成长。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能够帮助老师处理家长工作时有针对性地变化态度,保证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尤其是那些“奇葩”家长,早一些判别就能早一些预防,平时多注意他们的孩子,记住孩子的近况(如喝了几杯水、睡得好不好),以免家长提出奇怪要求后一时无法应对。
(六)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家访后还有重要的一步:整理、分析信息。除了整理上述的信息之外,还要整体把握家长的谈吐和素养,分析得出:
1.家长的基本情况及性格特征
结合登记信息和家访过程,我们能分析家长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出未来的家长工作中对该家长应该采取的态度。
2.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态度
有的家长对学前教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基础的儿童发展理论,也认可幼儿园老师是专业的教育者,这样的家长就比较容易展开家长工作,老师以后可以与其多交流,可能也会收获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有的家长则会将幼儿园老师视为孩子的养育者,更加注重幼儿园的保育功能,这样的家长就需要额外注意,一旦孩子在幼儿园磕磕碰碰等情况也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
学习永无止境,成长是一路的追逐和超越!好文推荐一期一期地进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加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