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基地- 四川

成都市中和中学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04-23 阅读:( 6907 )  

“成都市中和中学(中和中学)”一般是指“中和中学”,中和中学(成都市中和中学)创办于1931年,校名从“华职校”、“华联中”、“华二中”、“双流县中和中学”至“成都市中和中学”。学校地处成都市城南新区,毗邻新世纪环球中心、国际新会展中心,现代化文明程度高,区位得天独厚。学校占地80余亩,现有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300余人。

学校简介

中和中学成都市中和中学(Chengdu Zhonghe High School)建校于1931年,校名从“华职校”、“华联中”、“华二中”、“双流县中和中学”至"成都市中和中学"。

历史沿革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始创于1931年,校名从“华职校”、“华联中”、“华二中”、“双流县中和中学”

四川省双流县中和中学学校校门

至"成都市中和中学"。

第一任校长徐孝恢先生满怀教育救国之志,以“振全球而跨越乎古今”的博大追求,奠定了中和中学发展之基,文化之源。走过83载春秋的中和中学,虽几度更名,深厚的文化积淀却从未消减,仿佛是一名学者,愈发的儒雅睿智。

六十年代成都教育界曾有“成华联树”四朵金花齐放异彩,声誉传遍巴蜀。时任校长汪莉曾代表温江地区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刘少奇主席接见;

七八十年代,作为与双流中学齐驱的一流学校,曾为双流和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九十年代,与双流中学、棠湖中学被教育界称为双流教育的“三驾马车”,为振兴双流教育、建设西部教育强县做出了贡献;

2000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第一所地处农村乡镇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双流教育增添了光彩。

2010年正式由双流县划归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师资力量

现有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300余人。学校有一支“4名特级教师,80名国家级、省级名优教师及市学科带头人,200多名中、高级教师队伍。学校实践以特级教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究组、青年教师成长班为载体的“三层联动”队伍建设模式,突出特色凸显的学术年会、青年教师沙龙等活动;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工作主动性。如今,教师:“授道授业·厚德载物·为事业;学生:允德允能·天道酬勤·为学业”的主流文化氛围浓厚,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步提升。

校园文化

学校秉承“允德允能”校训,以“三德三能”为育人理念,发扬“自强不息”学校精神,坚持“全面育人·个性成才”办学思想,倡导“为专业尊严、为团队荣誉、为学子未来”的教师文化,遵循“人本·责任·激励”的管理思想,探索实践“潜能教育”办学特色,积极开展以“潜能课堂”为核心的“一核两翼”教学教研创新项目,锻造出“特级领航,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名师团队,教学质量不断刷新,赛场考场屡创佳绩,育人环境日新月异……历经数代同仁之努力,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校风即“感恩·勤奋·责任”,教风即“崇尚师德·崇尚学识”,学风即“崇敬品德·崇敬才能”。

走进落英缤纷的校园,历史名校的显性文化历历在目:苍翠掩映中的励志亭古朴厚重,梧桐大道两侧中外科学家、教育家塑像群凝神庄重,校史馆陈列着史料史物,校园文化围墙、励志典故彩绘、经典楹联楹匾、白果林、智慧泉、状元廊;学校VI标识系统有着80多个应用项目,无不展现着书香校园风貌,沁透着中和中学教育人朴素、务实、奋进的文化精神。[2] 

发展目标

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 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在基于“允德允能”校训下的“三德三能”育人理念得以更深层次的诠释和发展,即“一课·两活动”潜能教育办学特色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同,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带着成为天才人物的潜力来到人世,我们必须接受这一个观念,那就是相信自己与生俱来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但需要积极开发,才能使潜力变成实际能力。这就是我们从尝试性探索升级到全面实践潜能教育的新阶段,“一课”即以潜能课堂为载体,激活师生发展潜能,培养师生综合能力。“两活动”即以学术活动为载体,激活教师教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团队;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激活学生成长发展潜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现有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300余人。学校有一支“4名特级教师,80名国家级、省级名优教师及市学科带头人,200多名中、高级教师队伍。学校实践以特级教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究组、青年教师成长班为载体的“三层联动”队伍建设模式,突出特色凸显的学术年会、青年教师沙龙等活动;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工作主动性。如今,教师:“授道授业·厚德载物·为事业;学生:允德允能·天道酬勤·为学业”的主流文化氛围浓厚,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步提升。

现有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300余人。学校有一支“4名特级教师,80名国家级、省级名优教师及市学科带头人,200多名中、高级教师队伍。学校实践以特级教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究组、青年教师成长班为载体的“三层联动”队伍建设模式,突出特色凸显的学术年会、青年教师沙龙等活动;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工作主动性。如今,教师:“授道授业·厚德载物·为事业;学生:允德允能·天道酬勤·为学业”的主流文化氛围浓厚,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步提升。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