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海城市中小学“三名工作室” 培训活动学习心得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8-11-30 阅读:( 7917 )  

2018年10月21日、22日,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海城市中小学三名工作室(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启动仪式在海城二中礼堂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活动。两天的学习中,我们先后学习了三位专家的讲座,分别为:专家徐安德老师《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伟大工程同步启航》的讲座,北京教育学院李晶教授题为《关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从成熟走向卓越》的讲座,潘建明老师题为《基于“双核”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行为转型与创新—基于自觉教育现实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同时聆听了潘老师运用自觉教育思想上的一堂示范课。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有很大的收获和感悟,下面总结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中明确了: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同时,要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在《意见》印发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海城市中小学三名工作室就正式启动,可以说,海城的教育事业,已经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伟大工程同步启航,我们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起跑线上,占据了领先的身位!我们应为海城市政府、海城教育局党委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顶层设计点赞!

已经82岁的高龄徐安德老师站立着为我们全体教师做了3个多小时的讲座,讲座中与我们互动,全程激情四射,深深感染、感动了我。他以一位老教师50年的教育历程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教师由普通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路径,使我深受鼓舞。徐老作为一名老教师,他光辉的人格魅力光芒万丈,他说:“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他质朴的语言和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累累硕果。通过徐老的讲座,我看到了今后工作和发展的方向。我要学习他老人家踏实肯干、勤动脑筋的精神。以徐老师为榜样,在平时的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多出去学习优秀前辈们的好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促使自己向专业化,科研型教师转变,不负国家、政府、社会对我们教师的期望。为国家的基础教育工作在最基层做出自己的最大的贡献。

21日下午,我们非常荣幸聆听到了李晶教授的讲座。李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教师的发展阶段,分为:准备期----学生;适应期----有心理准备的教学新手,教师初步形成教学能力的时期;发展前期----熟练的教师;发展后期----教学与研究能力均衡发展;创造期----教育专家型教师。通过李老师的专业讲解,我认真做了比对,确定了自己的位置,我现在处于从发展前期向发展后期过度的阶段。原来我以为我只要在教育教学中能对学生尽心尽力,就可以算一名合格的或者优秀的教师,原来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成长历程。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做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的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科学批判性思考,探求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者,成为真正的骨干教师。李老师说:从成熟到卓越的过程中,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我深以为然。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很多男同学在老师提出问题后,把手举得老高,很有热情,但是站起来后说不出来。我们一直以为这是个别同学的问题,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通过李老师举例才知道原来并不是学生像这样,而是因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于是给这样的学生增加一个“学说话”的课程,就能解决这种问题。就是这样,我们都能发现问题,可是发现问题以后对问题的态度是抱怨还是解决,这就是我们与专家之间的差距。所以,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眼光”的教育者。

同时,李晶教授对处于发展后期的教师也提出了建议。其中有关于知识结构的观点也深深触动了我。之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许多困惑都迎刃而解。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注意从解释内容的上下位关系、层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避免碎片化教学,努力使学生形成网络化、知识清晰的知识结构。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成熟期的教师,但我有信心通过党和国家领导,海城市教育局的培养,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最终成为让人民满意,学生喜爱,同行认同的骨干教师。

22日,我们在海城四中听取了潘建明老师的讲座。潘老师老师首先为我们带来的是《基于“双核”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行为转型与创新—基于自觉教育现实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在讲座中,潘老师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将深奥的自觉教育的思想讲解的深入浅出。潘老师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们贫瘠的思想之田。他让我们感受到教学行为转型与创新刻不容缓。改革与创新不再是印在书上,挂在嘴上的空话、套话,而是印在心里,动在手上的一个应该真真正正被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踏踏实实一直做下去的一件事。通过潘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教育教学转型的重要意义,学习了教育教学转型的成功案例。潘老师下午为我们上了一堂耳目一新的观摩课。在课上,潘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只是一个引导者。挖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充满求知欲和积极进取之心。整节课学习气氛浓厚,气氛活跃,频频迸溅出思想的火花,给我很大启发。我决心以潘老师为榜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给学生广阔的平台来展示,让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学的能力。

这两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各位教育名家,领略名家的风采。他们将自身丰富多彩的经历、经验,无私的介绍给我们。使我们在单调重复的工作中耳目一新,萌生出不断进取的决心。在此,我们也感到了海城市教育局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殷切希望:我们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我们海城市的教育事业尽我们的绵薄之力,服务海城市的莘莘学子,迎接海城市教育的春天。

 

行知学校马丽威
2018年10月25日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