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区教育局张婧名师工作室 张 婧
张婧名师工作室自2018年5月成立以来,秉承着“凝聚智慧 引领成长 逐梦前行”的工作理念,以“小学语文第二学段表达能力的培养”为研究课题,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平台,打造区域内高层次的教师团队,带动区域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育人能力的提升。
工作室成员以“小学语文第二学段表达能力的培养”为研究主题进行研讨沙龙。
王必杰老师以“立足课堂 ,以教材为抓手有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展开交流,王老师提到:“语言表达能力”指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说”和“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不同的课堂形式和教学方式开展,我在本学期重点是立足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入手,在课堂上,时时处处提供机会注意对学生进行说的强化训练,激发学生“多说、敢说,想说、会说”的欲望
(一)创设趣味情境,让同学们想说愿说
在《花的学校》一课教学中,设计了“我们一起来到了花的学校,花儿们的学校长什么样呀?谁会是它们的老师?它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老师为什么要让花儿罚站?”这一环节。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大胆合理的想象,积极踊跃的表达,精妙构思自然流淌出来。学生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和我们的学校一样,“花的学校”有桌椅有讲台,“向日葵”老师给它们上美术课,教它们妆扮自己,用美丽的容貌装点大地;树根老师给它们上生活课,教它们怎么汲取营养、尽快成长;“鼹鼠老师”教它们学外语,学会跟风交流、和雨聊天;如果花儿上课不认真,偷偷地和小蚯蚓聊天,老师就会批评它们,让它们站在墙角反省一下。”优美生动且充满童趣的小文章就这样跃然于课堂。
(二)仿写句子,让同学们会说敢说
有不少同学课堂上发言不积极,大多无非是不会说从而不敢说。那就要为他们搭梯子,让同学们会说敢说,仿写句子就是很好的切入点。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中,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句子是“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猴子好奇地听同学们朗读课文。”教学中也设计了对这个句子的仿写,平时一个不善表达的同学就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回答。“清晨,公园里真安静啊,小草不再随风摇摆,垂柳不再对镜梳妆,小鱼也停止游动,荷叶上的露也没有再滚来滚去。”同学们不禁给出了赞扬的掌声,从此在课堂上总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手。
(三)想象补白,让学生有感而发
《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中,设计了“想象说话:树枝不摇了,它想……鸟儿不叫了,它想……蝴蝶停在花朵上,它想……猴子好奇地听同学们朗读课文,它想……”
《去年的树》一课中设计了“想象说话: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
课堂教学中,补白训练激发了学生学文情感,从而也有效的进行了表达训练,收到了双重效果。
梁洁老师:说到补白训练,我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方面和你用到了同样的方法,我们中年级有些文章由于表达的需要,某些地方写得较为含蓄或简练,甚至出现略去情节或跳跃情节的情形。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我找准这些课文的特色情节,指导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如四年级《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课,只重点对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发现了什么,假想到什么进行了比较具体的介绍,至于他是怎样对自己的假想进行论证的只作了简单的说明,如查阅资料,亲自考察,都是一带而过。我在教学时首先问同学们:你们说魏格纳对假想论证到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是不是很简单,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然后我指导同学们把大家的发言归纳起来把课文写具体。这样更能表现魏格纳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锻炼了孩子们的扩散思维能力,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必杰老师,这是我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和您的一点共鸣,您继续说。
王必杰老师:第四点我想谈谈续编故事,让学生展开想象,合理表达,在《那一定会很好》一课中设计了续编故事:“最终,大树被拼成木地板,铺在阳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再来想象一下,它可能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同学说道“要是我能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那一定会很好。于是,它最后变成了火柴,燃尽后变成了灰烬,重新被撒在泥土里。”绝妙的想象和准确的表达,这个答案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苏老师今天您的课堂也充分关注了这一点,你也来谈谈你的观点。
苏丽老师:是的,在今天的教学设计上,我也是运用了抓关键词,做批注的方法来训练表达,如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轻清透明,玲珑娇软,光影凌乱等,这样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在理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炯。
王珏老师:王老师我也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我是通过自制绘本提高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绘本,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它以绚丽鲜艳的图片、生动有趣的故事、包罗万象的内容,牢牢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在语文学习中借助绘本,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同时更乐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让农村孩子想说、敢说、会说,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从而真实地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让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动笔、乐于学习语文。
肖慧:说起朗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各阶段朗读训练都有明确要求:第二学段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针对上面提到的要求,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的。(一) 学生朗读要到位,教师指导要有重点1.我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出发。因为任何内容的理解,情感的迸发不是简单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语言环境的依托。只有在对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学生才能更好的读出自己的感受。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重点句段和关键词,朗读之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带着感受来朗读。3.朗读与感受相结合。(二) 提高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艺术儿童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和同学鼓励的话语,使孩子们感受到被器重,兴味盎然,课堂气氛和谐而愉悦。我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闪光点,使用鼓励性语言。比如在学生朗读完一段话时这样评价:“你读的真精彩,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让大家都跟你学。”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在第二遍读时更自信了、声音更洪亮了。(三) 以范读感染学生,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我在范读时指导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让学生进入意境。
《秋天的雨》、《金色的草地》这类写景的课文时,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以景寓情”。老师的范读做到位,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有个良好的开端。今天苏丽老师也用到了教师范读,下面我以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为例进行教师师范朗读。
李娜:就像肖慧老师所说。课标中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也可以巧用课前三分钟来训练学生的表达,将小时段,零散的时间用来练习表达,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用短短的三分钟时间把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消息,或者对某篇文章的感想,用精确的语言流利的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前三分钟,长期坚持,一定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学生为了在台上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一定会认真对待课前三分钟演讲,积极搜集资料,寻找素材,组织和搜集最美的。最活跃的方式来表达一次次的课前三分钟,长期积累。相信在今后的表达会更有条理,更有语文味儿。
田敏:李老师我与你的观点也有不谋而合之处,而我是利用晨读小时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俗话说“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黄金时间,“晨读”能够培养学生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读书习惯。晨读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桥梁,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中,晨读也是引导学生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积累,对以后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首先要制定好晨读计划,从晨读的内容、要求、形式、检查等作全局性安排,循序渐进。比如,孩子上三年级了,我首先就课标对中段的整体要求作详细地解读,对语言积累方面,课标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然后我再结合学生刚上三年级的情况以及孩子们现有知识水平等诸多因素,将课标对中段的要求进行合理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安排。比如我把要求背诵的课文和语文园地里的古诗进行了分配,同时对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分时段地安排到每一周去,这样孩子们在晨读的时候出会做到心中有数,在展示时就能自信的表达出来。其次很多老师可能都有同感,当你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们,早上的时光是最美好的,希望大家抓紧早上的时光进行练习时,孩子们一部分都是无精打采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晨读的形式比较单一,一味地齐读、自由读,当然我也不是说这完全不好,只是因为形式太单一了,就很容易使学生生厌而导致朗读没有兴趣。为了提高孩子们晨读的兴趣,激发表达的欲望,就要丰富拓展晨读的内容和形式。在读的时候,充分调动眼睛、嘴巴、大脑、四肢等感官,多种器官协调一致,情、意、志得以更好的表达。就像苏老师今天的第三项作业搜集冰心的作品,用心品读,就是由《肥皂泡》走进了作家冰心,由作家冰心走进了作家笔下更多的作品,利用晨读同学们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阅读中羽翼更加丰满。以上是我和李娜老师产生共鸣的地方,我们都在小时段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能力的大舞台。
杨婧媛老师:课标中指出要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第二学段口语交际要求学生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新的部编版教材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弊端建议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我尝试着在教学过程中将口语交际学习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表达。例如我在教学部编版三年及教材的传统文化单元时根据教材特点及要求完成常规教学内容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在传统节日时观察积累节日习俗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课,借助思维导图工具让学生对不同节日的来历及风俗等内容梳理对比制作类比思维导图讲图。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让学生亲自体验包粽子,并讲解包粽子的过程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我带来了学生在本次实践活动之后进行的口语交际展示视频。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体验,从不同渠道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张静老师:说道重视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这一版块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和杨婧媛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从课堂学习的角度来讲,课标中就明确指出过,“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并直接对中、高年级的习作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今天也带来一段截取自我在教学“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这一课时的一段视频,请大家观看。通过口语交际这一平台,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搜集、整理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在生活层面熏陶学生感受身边发生的实事,学会判断。这样的交流,学生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从语文课堂学习的角度来讲,能不能写好一篇作文,的确是衡量语文学的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指标。我想好的习作离不开利用课本、课文进行方法的积累,也不开丰厚的阅读积淀,而口语表达是链接积累与写作的一个重要纽带。
肖慧老师:张静老师你的观点我也认可,口语交际是学生口语表达的练兵场,但是最终我们还要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必须落实在笔头上。练笔虽小,但作用不小,对于提高学生作文内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每节课都用3——5分钟的时间用短频快的方法让孩子们练练笔。“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两个学期下来,学生在习作合练笔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梁洁老师:每节课都会指导学生做练笔的训练,练笔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像今天苏丽老师的课例中就是用到了感悟似的小练笔,除此之外,在小学中年级语文课文里几乎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有一幅、两幅,甚至多幅,这些图画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同样,学生在阅读抽象的文字时,又在头脑中把他们还原为极具个性的图画。而有的课文插图多而文字少,教师利用这有效的素材,引导学生把画变成话,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四年级上册《猫》一文中有两幅插图,分别画了猫专心守候与调皮扑羽毛的情景。课文中只用“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这两句话作了描写。学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图画中环境,猫的神态、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通过这样的课堂练笔训练,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庞慧娟老师: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们教师对语文教材的使用,要牢牢把握这个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有利于学生表达的开放性问题。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是以单元主题的方式组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我学期所教授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单元主题是“作者笔下的动物”。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想到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是打开学生话匣子的好钥匙,因而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如何能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的小动物,也思考、感悟和表达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呢?我觉得应该设计一个能让学生从关注课文到关注自己的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有喜爱的小动物吗?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问题从简到难,层层相扣,通过这个问题,学生的关注点从课文转向自己,开始思考回忆自己和小动物的日常,再进行表达练习。在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氛围中明确语言的表达要符合思维的逻辑性;语言表达要得体,要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合的话;语言表达要得体,要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合的话。最后,小组内同学交流:互相说一说你口中的小动物特点是什么?表现在哪几方面?在本单元习作中同学们都有很大进步,抓住了动物的特点,写出了真情实感。
苏丽老师: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这是一种新的单元编排方式,是新教材编写体例的一个创新。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它包括六个部分:导语、课文(精读,两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两篇)和习作。从单元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看,我们可以看出习作单元的一个突出特点,它是有内核的,它的六个组成部分有一个核心点。对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来说,这个内核、这个核心点就是观察。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单元导语,而导语是“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双线组元,这两条线,一条指向阅读,一条是指向习作的。学习本组课文,要在阅读时体会作者的观察,而本单元的习作内容就是写自己的观察所得。提醒学生注意读写之间的联结—就是学习观察方法,表达观察所得。
这一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文章,分别是《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课后练习往往提示着教学的重心。两课练习都以指向引导学生体会观察、学习观察为重点,且各有侧重。在教学时,不光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为自己的习作服务。 “交流平台”是对精读的两篇文章中蕴含的习作要素进行了总结,观察一是要留心,二是要细致,使学生比较明确地感受习作表达的能力要领。同时,这种示例也为学生今后自主、独立地进行交流提供了参考的样式。在进入“初试身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前三项内容,此时需要来一次小规模的实践性练习,就是一次片段小练笔活动:写写自己的生活观察。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学生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这是习作单元的重头戏,是单元的重心所在,学生要完成一次比较完整的习作。基于前面几个环节的积累与铺垫,学生写起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容易多了。
在习作单元教学时,我注意把握单元整体与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各个部分的教学价值,使之密合于整体功能,从而准确发挥习作单元的教学功能。
张静老师:工作室仅仅围绕“口语表达”这一抓手,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写作方法,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达到素材的积淀。在课外阅读积累这一点上我深有感触。我们学校在每个双周五的下午开设大阅读校本课程,我们开展群文共读、群文分享、好书推荐等活动。充分的丰富学生的表达内涵,拓展学生表达的知识领域,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此基础上,进行摘抄积累,表达分享,通过同学间的交流碰撞,拓宽视野,加强积累,自觉学习,积极思考。日久天长,从学生的习作中,我发现,不再是翻来覆去的陈词滥调,而同时,班级的语文成绩也逐渐提升。与此同时,我们班在学校的公众号平台开设了学生读书分享专栏,给学生更大的平台将他们所学内化于心,外化语言。(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分享恰巧是并冰心的作品,于今天的讲课主题不谋而合,请大家欣赏)在阅读分享的历程中,我可以感觉孩子成长与改变。在学校开展的课本剧比赛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我的未来不是梦》,讲述了一个因家庭问题而变得很是“突出”的学生“吕超”,在同学们的感化帮助教育下,重新定义了自己,定义了对爱的理解,演的形象、生动、逼真、几次催人泪下,他们的故事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通过这样的展示,表达既锻炼了搜集整理材料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构建语言的能力,正是以口语表达为抓手,创新表达形式,从而达到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王必杰老师:总之,从依托课本的课内表达能力培养,借助口语交际板块进行的综合表达能力培养,抓住小时段课前三分钟、晨读时间的表达积淀,有关注小练笔及习作的书面表达能力养成,还有课外阅读分享展示的表达延伸,研究涉及面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表达能力”的训练,就在每一个用心的教学设计中,希望将“表达训练”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学生的表达能力,日积月累,春风化雨,总有云开月明时。
四、工作室主持人张婧老师做沙龙总结
张婧老师: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5月,秉承着“凝聚智慧 引领成长 逐梦前行”的工作理念,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平台,打造区域内高层次的教师团队,带动区域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育人能力的提升。工作室成立之后,经市教研室的指导把关,我们确定了“第二学段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之所以以培养表达为研究方向,因为我们认为表达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论是有关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三个方面、六项指标、十八个要点还是语文素养的几个要素 都与“表达”密不可分。表达:用口说或用文字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分为口头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两部分。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说过: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输出,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反过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合理。
同时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这一性质,就十分明确地点出了语文和交际的关系:语文是工具,交际是目的,而表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必不可少,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及一生各方面的发展,傅雷也曾说:一切学习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语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通过后来学习获得的技能。这也更坚定了我们工作室的研究方向。语文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个主要的子能力,这是我们语文界多年以来的共识。所以工作室的成员就依据这四个子能力开展我们各自的研究和实践。刚才大家也听到了,工作室的成员从培养路径大致分为:立足课堂,培养表达;内外衔接,丰富表达;创新延伸,提高表达三个方面,各自通过不同途径、多种方法培养和落实学生的表达能力。 听了老师们刚才的汇报,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都是本着构建和谐的交流环境,树立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勇于表达、培养学生学会表达的宗旨开展实践和研究。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只能起到主导作用,而要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还必须通过学生这一主体的努力。所以,我们不难听出工作室的成员运用不同课型、不同文体,利用课前、课中、课后及日常生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语言教学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交流交流环境,使学生以自信、积极的态度完成表达练习。老师们各自也取得了不同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工作室在研究的路上不忘初衷,历练提升自我的同时也在全力引领我区的语文教师成长,教研能力的提高,2018年至今开展全区研讨、示范、送教、讲座、等研训活动二十余场,参加市里组织的视导、送教、等交流活动近十次,极大地发挥了工作室引领辐射作用。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能力在学校、区里乃至市里都得到很高的评价,真课文好评如潮。
一年来、工作室的成员也成长、成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李娜、张静、杨婧媛三位老师取得了呼和浩特市第 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田敏获得了玉泉区学科带头人称号,梁杰、王珏获得了玉泉区教学能手称号。
积力之所举,责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责无不成也。希望这一次的活动让每位老师都能凝聚智慧,脚踏实地,不容华发待流年,抱守初心求索行,并且找到各自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更好地指导日后的教学工作。
我知道我们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刚刚有点滴想法和粗浅的践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为我们辨明方向,指明道路,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的航标,助推器,为我们工作室的成员推波助力!今后的工作中,有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地扶持我们,一如既往地关怀我们,相信工作室成长的脚步会更坚实,工作室的工作定会迈上新台阶!同时工作室的发展也定会促使着我们每位成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寻求更大的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知工作室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定会在历练中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去见证彼此的进步!韶华易逝,莫负时光,只有不忘初心,以梦为马,我们才能永远驰骋在寻梦征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