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正高特级引领工作室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唐越胜 - 陶缘结谊 同研共舞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唐越胜 发布日期:2019-05-20

如河水般静静地流

二十年前,我怀揣着南国梦,离开工作了十年的家乡,来到有深厚陶文化底蕴的佛山石湾。“石湾瓦,甲天下”,这里有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河宕贝丘遗址,五百年窑火不断的南风古灶,一批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可石湾的孩子对本土陶艺了解多少?当时我在课堂上作了调查:知道“麦当劳、肯得鸡”洋快餐的有98%以上,而知道“南风古灶”500年窑火之地的却寥寥无几,对本土文化漠视到如此地步是我始料未及的。如果石湾千年陶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我们教育人将成为千古罪人!文化长河不能断流,强烈的责任感与职业的敏感促使我多次与时任校长请缨:玩陶不应该只是个别学生的爱好,而应以班级授课,开设课程,系统了解并传承石湾陶艺。

从1999年开始,学校进行了为期16年的滚动式陶艺教育:从开始的陶艺兴趣小组,到后来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从简单的玩陶制陶活动,到《陶艺》教材的编撰出版;从几个人单一学科的一枝独秀,到全校各个学科的满园春色;所在的石湾第一小学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教育部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陶艺类),广东省陶艺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禅城区首批名学校、禅城区陶艺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另有十多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校长、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优秀教师、佛山市学科带头人、名班主任、禅城区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等称号。广东珠江台“今日关注”栏目、佛山电视台《佛山日报》《珠江青少年报》等媒体多次到学校进行采访和做专题报道。

弘扬本土陶文化!我一直坚守阵地摇旗呐喊!由教语文转型教美术,学历由中师到两个本科(汉语言文学、美术教育),由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次在广东省美术教师陶艺创作高级研修班、广东省中小学陶艺教学研讨会上作经验分享。是什么力量支持我一直坚定的走下来?有来自上级的肯定、大师的帮助、同伴的支持,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与敬仰,更重要的是陶艺课深受学生喜爱。寒来暑往,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是学生玩陶的激情和对陶艺课的渴望。十六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应该不算短暂,但我愿意就是这样静静的把本土陶文化的根留在一批批孩子的童年记忆中!

如小树般飕飕地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带动更多的老师、学校对本土文化的关注,我申报了名师工作室,成员由石湾片区所在的石湾第一幼儿园,石湾第一小学、冼可澄纪念学校、佛山第十四中学、禅城实验高级中学,五间学校13位老师组成,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五所学校因陶结缘,13位伙伴因陶走到了一起,我们定目标,设计LOGO,由此“陶缘结谊”。

同课异构师成长。

工作室冯老师是入职两年的青年教师,为了促使她尽快成长,同课异构教学她是授课者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要求把她的教案放在Q群,工作室成员发表一点以上的意见,收集大家意见后再做修改。第三次试教后的一个晚上,美术室灯火通明,工作室核心成员还凑在一起,为冯老师的课进行着集体备课,从课堂导入到技法指导,再到学生练习,老师们对每个环节都反复斟酌,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应对作种种前设,最后话题的中心集中在学生反馈上,如何让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时阐述出自己的创作意图,这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几经磨合,当确定具体方案时,时钟敲响了十一下。果然,在逐级的同课异构研究课PK中,冯老师以其巧妙的教学设计和良好的师生互动,赢得了市区美术教研员及观课教师的好评。她充满感激的对大家说:“通过这次磨课,我感觉自己这两个月比前两年学得还多!什么才是学生喜爱高效的美术课堂总算悟出了一些门道。”

课题引领促研力

区级小课题申报的工作又开始了,这是提高工作室成员研究能力的绝好机会。我一一打电话鼓励他们申报,可学员们有畏难情绪,不敢报,于是我把自己做课题的经验与他们分享,并为他们量身定制。黄老师在为选择什么课题为难时,我和她一起寻找 “前段时间低年级彩泥教学你做得不错哦!各个班展示了好多作品,孩子们好喜欢!”“上次微视频拍制作过程效果怎么样?”多方提醒,肯定,锁定方向,黄老师顿悟:那就选《微视频在彩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吧;陈老师的课题范围太大,指导她如何小题大做;李老师课题论证不足,引导其多角度思考,寻找理论支撑;指导他们写立项申请表,做课题过程性指导专家,全程跟进。工作室老师申报四个区级小课题,一个省级课题。以研究、客观的态度,理性解决教育教学的困惑。

如蚂蚁般默默地扛

编写陶艺教材,智慧在碰撞中迸发;组织亲子玩陶,亲情在捏塑中升华;支教展示陶艺,带去泥土芳香;六年级主题陶艺砖创作,梦想在此起航…… “陶艺教育特色活动日”,学生这样感言:“看着自己第一件陶艺作品,心里乐滋滋的!学习陶艺不但可以陶冶性情,也可以让我在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四(2)班 郭子维)。在做陶艺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去做一件事,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四3班仇可榆)。四年级学生感悟如此深刻,绝非说教能够做到。

考验工作室成员合作能力和专业水平,透过“陶乐·陶情”首届禅港少儿陶艺夏令营可见一斑,7月13至18日,来自禅城和香港的20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共聚一堂,经历了为期6天的陶艺之旅。从组织到课程的设置,从聘请大师到成员自己授课;根据各学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采取参观游览、视频教学、课堂互动、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同学们先后游览了世界陶文化胜地——南风古灶,观看了陶艺师的拉坯表演,学习拉坯技巧;参观了佛山祖庙、梁园、佛山民间工艺美术社,感受佛山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参观了石湾工艺美术厂及陶艺大师工作室,领略中国陶艺大师风采,并在陶艺大师和专业陶艺师的指导下,完成陶艺基本知识培训,学习基本制陶技法,动手进行泥塑制作。安排了一场陶艺制作比赛和联欢晚会,为参与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全方位展示自我、施展才艺的机会。

老师们各斯其职,让更多的禅港师生了解佛山文化和历史发展,树立起传承陶艺文化的意识和志向。

如蜜蜂般忙忙地采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如何带领团队走得更远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坚持学习是不二法宝。本人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如参加在深圳举行的2015广东省特色美术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首届“粤派名师”暨全国中小学美术名师经典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参加佛山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学习,到广州名校跟岗。参加广东省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赴杭州学习前沿课改经验,江西景德镇了解陶艺新动向,到湖南参加第二十四届中南六省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走访陶艺大师,参观大师工作室,提高专业水准。

其实我是“半路出家”的美术老师,石湾陶艺只是略知皮毛。于是边实践边学习,寒暑假多次参加陶艺专业培训,只要哪里有大师的陶艺讲座都挤时间去听。记得为了编写好陶艺校本教材,有一个学年的周六都去广州教育局教研室参加校本课程培训,风雨无阻。感谢“半路出家”,我没有停止过学习地脚步,不间断地向专业书本学习,向大师学习,向同伴学习。也收获了教育生涯的喜悦。

如大雁般高高地飞

本人参与编写广东省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四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工作,展开研讨,实践课堂,收集最真实的教学素材,得到岭南出版社主编和佛山市美术教研员赞赏,现已结集出版,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的方便。今年的暑假,佛山市禅城区暑假教师培训工作大胆地启动了“互联网+教师专业培训”模式,唐越胜名师工作室的主讲专题不仅受到本学科教师的追捧,还受到其他学科教师的青睐,参训学位一抢而空。

工作室教师敬业、专业、精诚合作,在辅导学生参赛、研究课、论文写作屡屡获奖。如工作室张咏娇老师代表佛山参加“两岸三地”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林芳老师推荐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冯帆在广东省陶艺教学研讨会作课。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回首这一年,忙碌且充实。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凝聚的是智慧,燃烧的是激情,唤起的是灵性,收获的是享受。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的我虽然是一个新兵,但在教育这片肥沃而深情的热土上,在各位名师专家深刻而宽广的雨露中,我们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定能慧心思考,不倦追求,厚积薄发!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