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新城圈教育”转型升级——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选择

作者:沈明德 发布时间: 2019-04-20 阅读:( 9897 )  

5ccd2ece91942.jpg

沈明德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科技教育先进校长,国培计划校长办特聘教师,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

——在2019年4月在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稿
文 / 沈明德

一.中国义务教育,从“普及”走向“公平而有质量”

※“普及”(1986年始)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制定《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1986年4月,《义务教育法》实施,提出“教育公平”

【“普九”从1994年9月1号开始。全国按四类地区分三步走。第一步(1994-1996):在40%~4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城市及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包括京、津、沪和江苏三市一省。第二步(1997-1998):累计60%~6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增加了中等发展程度地区20%~25%的人口覆盖地区。第三步(1999-2000):累计85%人口地区“普九”,主要是中等发展程度地区余下的15%人口地区和贫困地区中条件较好的5%人口地区。第四步:贫困地区中10%人口地区继续发展和巩固“普五”或“普六”,5%人口的特困地区普及3年~4年的小学教育。】

现阶段的“普及”主要是提供学位,满足适龄儿童上学的权利。

——解决“有学上”的问题。

※“均衡”(2012年始)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发布,进一步明确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于2012年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从2012年开始,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工作,定期公布名单。主要任务: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大力度解决“择校热”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择校热”爆发性出现。

——“上好学”已成了现实需求。

 ※“优质均衡”(2017年始)

2017年,《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义务教育开始由“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2017年5月23日电 教育部23日发布《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

※“公平而有质量”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普及”→ “均衡” →“优质均衡”→“公平而有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了坚定的国家意志。

习总书记精准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中国基础教育存在哪些“不均衡因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界定的“三大不均衡”:

区域间不均衡——区域内不均衡——群体间不均衡

※区域间的不均衡

城——乡    内地——边疆    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区域内校际间的不均衡

名校——薄弱学校

※群体间的不均衡

教育者群体、受教育者群体

——“新城圈教育”的战略转型升级,应对的是“区域内校际间的不均衡”问题,同时也应对“群体间的不均衡”问题。

三. “新城圈教育”——城市教育走向优质均衡需要填平的“洼地”

(一)何谓“新城圈”?何谓“新城圈教育”?

“新城圈”就是城市的边缘,习惯所称的城乡结合部。

“新城圈教育”从广义上讲,指城乡结合部的各类学校教育;狭义上讲,专指城乡结合部的非豪门迁徙,非特殊打造闪亮登场的“新贵”,真个确确实实的草根的基础教育。即特指“土著”的曾经有过“涉农经历”的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新城圈教育”与其他教育有何不同?它是城市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却有着农村教育的“DNA”;它曾是血统的农村教育,却又随着服务对象身份的转变和区位外形的转变而转变了站队,长期因为种种制约因素游离在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之间。

“新城圈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该受到如同城市教育、农村教育、民族地区教育那些板块同等的重视。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有“城郊”,都有城乡结合部,都有“新城圈”。

“新城圈”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区域范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昨天的郊区,今天已变成了城区,今天的郊区明天肯定又变成了城区。“新城圈”永远都是“新”的,“新城圈”将不断地扩大,又不断由“新”变“老”,直至最终完全融入为“城”。“新城圈教育”也永远都是新的,这是许多教育人,许多学校必须面临的长久课题。

(二)“新城圈教育”怎么样?

“新城圈”学校中有没有中华名校,有没有老牌省级示范类学校,有没有知名教育品牌?答案多为否定。

倒是随时都听见人们对新城圈学校的抱怨,对新城圈学校的贬谪,听见新城圈教育同行对教育现状的无奈。——这告诉了我们一些这样的事实:新城圈教育难!新城圈教育“脱困”者不多,榜样不好找,借鉴不好找!

新城圈教育受诟病多,受抱怨多,受关注不够,“新城圈教育”的转型、升级没有被视为一项“战略”。

——但是当代基础教育不能输在“新城圈教育”上,“新城圈教育”不能成为我们既漠视又迈越不过的门槛!

(三)“新城圈教育”有哪些难题?

1.文化理想与社区现实之间的碰撞。

“新城圈教育”难。难就难在文化理想与社区现实之间的碰撞,难在文化观念之间的碰撞,难在教育与社会环境的难相容。

“是城非城,非农亦农。”

“双农生源”标高难适。

学校文化积淀与区域发展定位不适应;学校发展能力与区域高速发展不适应。

学校的历史性负资产不能立即覆盖。

2.在市民的认识中被边缘化。

“新城圈教育”难。更难在城市市民对“新城圈教育”的不选择,不期待。一些“新城圈学校”在市民的认识中被边缘化,在城市教育中被边缘化,很难踏入良性发展的快速轨道,它们越被边缘化就越会造成发展滞后。如何提升新城圈教育,如何使之在追求教育均衡的今天不致继续落伍,这不是一个小命题,更不是一个小板块。

中国社会有两个奇怪的价值判定现象:“向心”与“神远”。农村人向往城市,小城市居民向往中心城市,二三线城市居民向往一线城市,远郊居民向往近郊,近郊居民向往城市中心;再就是“远香近臭”,许多人都以去过远方为荣,以远方有亲戚为荣,现在“神往”得更远了,许多人已经早以迈出国门为荣。——远方给人以想象,自然也就给人以向往。身边的、近切的都是现实版存在,都是非完美有缺陷的,没有想象余地,没有神秘色彩的黑白版物象。于是不被向往的地方和事物总会被挑剔,被忽略,被诟病。——新城圈学校就在此列。

3.先天不良,后天不足。

岂止是公办的有着涉农血统的新城圈学校?从前(计划经济时代)那些令人备受艳羡的企事业子弟学校,改变身份融入地方教育之后,而今安在?它们也因过去的非主流、小影响和地理位置的非中心,同样遭遇了新城圈学校的尴尬,许多曾经的子弟校都已消亡或是被整编。

4.挑战不断,“转型升级”路正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性推进,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成为了城市的建设者。其子女也多跟随进城入学,他们对教育的关注度、参与度相对不高,无疑会降低“新城圈学校”的转型升级步伐。

(1)“新城圈教育”永远都是新的。

当初的由“乡”而“城”的新城圈,乡政府转型为街道办事处是一大挑战,如何建设城区,管理城区,服务城区,完全是新课题,新任务。相关的公安派出所也同样对新的社区治安和平安建设缺少准备和经验,由“村”摇身变为的“社区”挑战更大,因为村官也不会当市民,更别说管理市民,服务市民。大量的“新城圈”城区的出现,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具有超前的管理队伍储备,城市化进程太快,大家都措手不及。

一切规范都需重新建立,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建立、完善。

(2)“新城圈”的样态不断更新。

随着区域内的硬件建设和文明建设已经与曾经的“乡”的形态渐去渐远,离“城”的形态越来越近。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小区,如今大多被楼盘化的小区所替代。许多质量不高的老旧院落被整改,被规划拆迁,高规格设计的楼盘鳞次栉比,大商场、大医院、大干道一扫“城乡结合部”的残留气息。但是,绝大多数的“新城圈原住民”还是大多保留了下来,只是他们在升级住处的同时又在居住群方面经历了一次大融合、新组合。这样的融合往往有助于对旧习气的改变和新风气新气象的建立。同时,大量的新居民随着楼盘的开发和建成不断涌入,而以进城务工者身份暂住“新城圈”的人员因为原来的租屋“身价”的不断攀升,纷纷改变租住地,搬迁到新的“新城圈”居住,他们当中也有的人由于对环境的熟悉和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不再单纯务工,有的变为经商者,有的拥有了小经济实体,有的购买了房屋,实现了“农转非”,成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正式市民。

(3)“新城圈”学校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

生源群体多元化,家长群体多元化,必然带来对教育需求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教师如何适应、学校如何面对?我已经学会了与广大“新城圈”家长的对话,已经成为了“新城圈教育”的专家,可是新一代的家长们有了与时俱进的教育要求,甚至有了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全新的教育理解和教育需要,我们稍不警觉就落伍了,就被否定了,就被挑剔了。这新一代的家长不再像他们的父母辈,缺知识少文化,对教育的理解比较纯朴和简单,对选择教育的要求也大多停留于愿望而不会真的要付诸行动,对学校的宣传愿意真心接纳。新一代的家长大多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大多成长于这个他们已经彻底熟悉了的城市,这个城市的教育也是他们所熟悉的,虽然他们生活成长于新城圈,思想意识里留有明显的新城圈人的一些痕迹,但是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是有强烈的选择愿望的。他们对教育的参与、监督甚至干扰的热情都很高。更为让“新城圈”教育人倍感压力和紧张的是,新居民中还出现了一些精英,他们或是地方政府引进的高知,或是创业精英,或是著名企业的高管,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可想而知。保障其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条件,也许还是当地政府对他们做出过的承诺,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对上他们的“口味”?要为优秀者服务,服务者必须优秀。

(4)“新城圈教育”不断增添新面孔。

同时,几乎每一个新楼盘的开发商都要向当地政府提出一些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需要引进、配套优质学校!这虽是其楼盘的“卖点”,实际上也是未来新住户们的一大要求。毫无疑问,那些原有的学校遭到了毫不客气的漠视。

原有的“新城圈”学校面临新的尴尬和挑战。市民的挑剔和选择标准是挑战,新的有着“名校血统”的竞争者是挑战。——新城圈学校注定要在逆境中生存,在挑战中发展。

(5)“新城圈学校”唯有不断改变,继续升级。

否则,我们就只能成为我们的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落伍者、牺牲者。我们的应对,就是更加努力地探索优质教育,使我们的教育不断提质,在教师队伍建设、校风建设、教学质量、教育特色等方面毫不懈怠,一路追求,并不断积淀。

这其中,最核心、最艰巨的“工程”,当属促教师的改变。如果说,建校之初,一些“新城圈学校”迅速让一大批新教师接受了、适应了新城圈教育的现实,是起奠基意义的初期工程的话;那么,后来的课堂改革促使老师们改变教学观念,重新建立教学的新的质量标高和质量观,则是一项战略性的自我审视和否定后的先破后立的勇敢壮举;而今天这些学校在“新”的环境里的再次思考,再次自我“刷新”,将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此时,一些学校的教师队伍已不再年轻,他们的使命性开创性激情正在下降,他们的许多教育理解,教学模式刚刚重新调整性的建立,又遭再次审视,又要不断否定和改变。学校的许多新举措,新要求,又要逼着老师们在探索中执行,在执行中探索。有人喜欢将一切教育的新努力新探索统统称之为“改革”,这些“改革”所改的就是我们的管理者和教师,而要“改”我们的老师真的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而在我们改变的路上,同样还会遭到来自家长的不理解和干预阻挠。这些都是“风险”。

——“新城圈教育”命中注定经历一段非常之艰辛!

也许,这就是“新城圈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吧?——一条追赶之路,更新之路,超越之路。 

四. “转型升级”——新城圈教育走向“优质”的必须选择。

(一)“新城圈教育”确属城市教育短板,必须“看齐”和超越。

※硬件升级(区、县级政府接盘、财政补短)

※目标升级(“入列正规军”——办学理念、办学规范、育人目标、教育科研)

※教师升级(师知——补全、师能——提升、师志——激发、师智——激活)

※文化升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外显文化、传统坚持、特色提炼)

(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选择已呈新样态,必须积极应对。

※人民生活走向富裕,择校愿望、择校能力显著增强。

※新一代家长的教育理解能力、参与能力不断提高,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教育在一些领域已由引领和倡导变成了适应和借鉴。

※教育的传统威信丢失不少,新的威信需要重新建立。

※选择与被选择都成了逐渐增大的“不定性因素”。

(三)教育发展方兴未艾,竞争态势愈加强劲,必须增强竞争力。

※民办学校的冲击

※新品牌学校的冲击

※政府“优质教育满覆盖”的策略帮扶

五. “新城圈教育”迈向优秀“有方”。

路径一:提前优秀,不失“先机”

路径二:内涵式发展,跨越式进步

路径三:“新优质”战略推进

路径四:“被集团”、“被联合”

路径五:强势诞生、品牌移植

一组成华样例:双庆中学、三十八中、海滨小学、北新小学、双水小学、桂林小学、熊猫路小学、站东小学、锦官城小学(每一所学校的有效举措,都是个案化的成功。)

几点小感悟:

※集团化办学可一定程度上缩小校际差异,但没有实质性的内涵提升也难持久。

※“新城圈”正在经历由“小城市大郊区”走向“大城市大郊区”。

※政府的城市建设与治理不断增强,给“新城圈学校”发展带来了诸多“福利”。

六.我为什么要坚持研究新城圈教育?

1.引起关注。这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教育生态,需要理论界的关注,需要相关政策的跟进和保障。

2.开展研究。多找到一些破解难题的路经和方法。在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战略中,新城圈教育不应被忽略、被落下。“城市化进程”战略,“新城圈教育"的战略升级转型将会成为动力趋动。

3.自认难题有解。但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

一一在成市化进程和“优质均衡"战略中,“新城圈教育"不能成为制约短板!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