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工作室规划与设计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名师工作室的春天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3-12

本世纪初,在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出现了由教育行政部门命名、由名师(一般是特级教师)主持、由地域内骨干教师组成、以培养名师与推进地域教育改革为宗旨的名师工作室。几年后,在全国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名师工作室,如北京的吴正宪小学数学名师工作站、天津徐长青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常州潘建明中学数学工作室等。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之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地区都建立了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且发展势头迅猛,有的地级市一个区域建立名师工作室达数百个之多。2015年后教育部在全国培训教师的文件中,又提出了建立“教师工作坊”这个使各地教师培训研修常态化的机构,各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纷纷建立教师工作坊(其性质与宗旨与名师工作室相仿)。这一发展形势,引起了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培训机构——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团队的高度重视。从2013年起投入巨大力量深入研究,开展以推进全国中小学名师室(坊)健康发展的各种有效活动,至2016年,举办了十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累计参加成员约万余人。先后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对百余个名师工作室调研、访谈,参加一些地区名师工作室中期检查、汇报会,应邀对十几个地区名师工作室工作进行研讨、培训。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9月编辑出版了《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一书,受到了各地名师工作室的重视和欢迎。

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在全国部分地区调查、访谈、考察名师工作室活动中,深为一批优秀名师工作室发展及其成果所感动。虽然这些优秀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家习惯称为名师工作室的春天),成果比较稚气,但却带着泥土的芳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基于这样的感动,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认为有必要,也有可能,更有责任搭建平台,交流、展示名师工作室发展初期的优秀成果。于是从2015年9月起,先后在银川、北京、天津、成都等地举办了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成果的展示、交流活动,共约有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地区的一百多个名师工作室以多种方式进行了交流展示,盛况空前,获得了好评。

在名师工作室发展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过程中,名师工作室普遍且强烈要求能把交流、展示的发展成果编辑成书,正式出版。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专家组根据这一需求,从2016年11月启动了《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中的故事》一书的征稿和编辑工作。在地区教育主管领导和广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员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成书出版。

本书共包括了20余省市、70个名师工作室的100余个故事。分为中学、小学两部分,中小学均有放在中学部分。分别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其他四个类别编辑。考虑到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各学段发展不平衡,在编辑中我们尽量从全局考虑,适当照顾到各个方面。

根据近3年的调研、访谈、考察,特别是对本书优秀案例的研究,初步归纳总结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坊)在近几年发展中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一、领导科学决策,保证措施到位

这里的领导,主要指地域政府、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领导。这级领导的科学决策、责任明确、政策到位、保障落实是名师工作室(坊)建立与发展的基本保证。

这级领导的决定性作用在名师工作室(坊)建立前,主要表现在对本地域建立名师工作室(坊)基本条件的科学分析上。在经过科学论证、具备建立名师工作室(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地域名师工作室(坊)近期发展进行由领导、专家、一线名师、教研员参与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程序、流程,以确保名师工作室(坊)建立过程中最大限度调动各层次教师的积极性。

这级领导在名师工作室(坊)建立后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创建名师工作室(坊)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的运行机制方面。包括:(一)组织保障机制;(二)行政导向机制;(三)专业指导机制;(四)政策支持机制;(五)物质和经费保障机制;(六)展示辐射机制;(七)考核评价机制等。(详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实践研究》第42-43页)

二、校长善抓机遇,引领、示范、保证

在近期名师工作室(坊)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校长高瞻远瞩,认识到这是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极好机会,表现出以推进名师工作室(坊)发展为己任的姿态。从本书中可以看到,一批校长率先引领示范,亲自主持各校长工作室及本人擅长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坊)。据调查,在一些地域近期建立的名师工作室(坊)中,校长担任主持人达30%以上。这些校长认识上的重视,组织能力上的优势及专业上的特长,使其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坊)很快取得成效。

有一些地区,校长运用名师工作室(坊)的相关理论、原则,结合本校实际创建了校本名师工作室。在本校内分学科或综合各学科建立若干名师工作室。人数少而精,朝夕相处,机动灵活,对于推进教师的成长与教改的深化起了明显的作用。

大多数地区的校长,在提供名师工作室人员支持(包括主持人与成员)、活动场所及相关设备,特别是活动时间上给予了充分的保证。

三、主持人永挑重担,走出“缺氧地带”

从目前名师工作室(坊)主持人的任职来看,大多数为一线的优秀教师和教研员,从来没有担任名师工作室(坊)这种以培养名师为重点的组织机构负责人工作的经验。同时,名师工作室(坊)主持人重担又是在原有任职工作量基本上不减的情况下承担的。另外,目前名师工作室(坊)成功成熟可直接借鉴的经验、做法也很少,难以借鉴。因此,一般名师工作室(坊)主持人在任职后的一个时期,将进入“艰难的摸索缓行阶段”。由银川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仇千记老师提出的“走出缺氧地带”,已成为广大名师工作室(坊)主持人在初始阶段共同的深刻感受。

主持人如何带领成员走出“缺氧地带”,目前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主持人面对“缺氧地带”的认识与态度却是相同的,这就是需要表现出一种自觉、自信、自强、自创的精神。自觉,即对承担名师工作室(坊)的重要使命有高度的自觉和责任;自信,即坚信依靠自己与整个团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是能攻克这一难关的;自强,即在走过“缺氧地带”过程中历练自己和团队,使自己与团队的意志更坚强,能力更强大;自创,即主持人带领团队,万众一心,创建一条本名师工作室(坊)发展的特色路径来。

在《故事》中,已有大量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以这种“四自”精神带领全体成员走出“缺氧地带”的动人故事。阅读中深为感动,深受启发。

四、任务与需求相融,确立研修主题

名师工作室(坊)成立后,主要干什么?研修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普遍遇到的问题。一些名师工作室(坊)由于这个问题迟迟不明确,致使名师工作室(坊)在低水平、低效率的状态下运行。

在《故事》一书中,一批优秀名师工作室(坊)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名师工作室(坊)成立伊始立即对本室专业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诊断,在全体成员个性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找出本工作室共性发展的需求,进而确立本工作室本期研修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还要对本区域、本校、本门教育教学面临的最紧迫的改革任务进行分析,在分析个性教育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找出本室共性的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在共性专业发展需求与共性面临教育改革最迫切任务相融合的基础上,提出本室在一个时期(甚至本期)要集中攻关的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并以此作为本名师工作室研修的主题。然后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地将研修的主题分析、系列化、分阶段地去实施。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将会感悟到确立研修主题的具体经验和方法。

五、聚焦课堂教改,科研引领攻关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坊)要攻克的富有挑战性的项目是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完成的,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坊)研修的阵地聚焦在课堂上,基本任务是通过磨、评、研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点所有名师工作室都已取得共识。

本《故事》中许多名师工作室(坊)讲述了这方面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示的经验。这些优秀的名师工作室(坊)就是通过教育科研引领,磨、评、研课,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从基础走向高端的。

在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中,上海教科院原副院长顾冷沅及研究员在这方面精彩的指导,已开始在许多名师工作室中运用,其中 ____________ 已产生了实际的效果,许多名师工作室在运用以上模式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与发展。在这些优秀的名师工作室中,教育科研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攻克课堂教改难关。科研方法也十分实用,主要采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行动研究,以及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反思与总结为主要方法。这种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已完全融入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之中,成为名师工作室发展与生存的主要方式。因而具有时效性,受到名师工作室的欢迎。

六、掌握研修技能,开发团队资源

名师工作室的每个成员,都具有丰富的特色的教育资源、教育智慧、教育潜能。因此每个成员应主动修炼“自组织”意识和能力,应主动在“室”内建构自己的主体地位。然而要真正开发工作室每个成员的资源、智慧和潜能,还需要掌握团队研修的技能,在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上,上海教科院原副院长和北京教科院原副院长张铁道关于团队研究技能的指导,对各地名师工作室通过团队互动研修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各名师工作室(坊)内在智慧、潜能通过运用各项技能得以开发。

本《故事》中许多名师工作室讲述了掌握研修技能、开发团队潜能的故事,“四项团队研修技能”已成为大家通用的语言,并将四项团队研修技能运用多种团队研修活动之中。

七、巧于活动设计,提高活动实效

名师工作室的主题研修项目攻关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去完成、去实现的。这些活动方式一般都比较熟悉,多次做过,如请专家名师座谈、到名师课堂听课看课、一项专题研讨会、一次读书交流会等,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加思索,按照已有的习惯做法行事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结果使活动流于形式,收获甚微。

本《故事》中,许多名师工作室将每次活动作为一项工程项目,进行精心而巧妙的设计。包括活动前,名师工作室要做好思想上与内容上的准备,如为什么要搞这次活动,从内容上如何准备,从活动流程上如何安排,在人员分工上如何分配等。在活动过程中,如何体现参与式互动,研讨的主要问题、研讨的具体环节,研讨过程中生成的成果的记录、活动全程的多种方式实录等。活动后如何深化研修,跟进性的实践作业的设计等,这些都要巧于设计。

正是由于活动的巧于设计与精心实施,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水平得到了提升,专业能力经受了历练。

八、重视过程生成,及时凝练成果

有一种认识上、实践上的误区,即认为研修的总结、成果只是在一个阶段工作最后去完成的。在实践上则出现了一路活动、一路研修、一路丢的状况,待到最后总结、生成、提升成果时才发现相关信息没有及时整理,尤其是在活动、研修过程中生成的火花式成果早已熄灭。

本《故事》中,许多优秀名师工作室则认识到: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过程正是新的理念,新的智慧、资源、技能生成的过程,对这些火花式的成果要及时收获,及时沉淀,及时凝练,及时反思、总结。个人的要进入记录专业发展的成长袋,名师工作室集体的成果要及时进入本工作室发展档案。本《故事》中,简介了一些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记录或大事记,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名师工作室活动过程中一次次生成的火花式成果,经过及时记录沉淀,不断梳理、凝练,这就成为每个成员专业发展的阶梯。

九、两“源”优势互补,双向持续发展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持续发展是在与地域各学校互动过程中实现的。名师工作室对于地域的其他学校是“辐射源”,地域各学校对名师工作室来说是“营养源”,两“源”是优势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单向传授的关系。本《故事》中,许多名师工作室十分重视对地域教育教学的辐射作用。这些名师工作室辐射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还辐射了他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师德师风。同时,十分重视在与地域学校互动中汲取营养,历练队伍,达到双向提高的目标。

十、改进培训方式、实现有序高效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十分重视教育队伍培训工作,针对培训中存在着的“无序低效”的弊端特别强调“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强调发挥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其成员比一般教师有更多的培训、研修机会,以及外出学习考察机会、交流展示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名师工作室更应体现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使培训在有序高效中运行。

在《故事》中,有几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一些名师工作室在革除“无序低效”的弊端,探索“有序高效”的培训路径的过程,他们实现了由过去的“他生”、“漫生”、“个体”式的“培训”向“自主”、“规划”、“团队”式的“研修”转变,为教师培训新路径做出了示范。

十一、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发展时空

在《故事》中,已有名师工作室鲜明地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点什么的课题。许多名师工作室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使工作网结了跨地域、跨学段、跨业界的力量,以此推进名师工作室的发展,使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的优势资源得到整合。在名师工作室内部则营造了网络学习环境,实现了名师工作室网上和网下研修相结合,各类问题的研讨、交流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交流,实现了名师工作室发展运用的常态化,因而大大加速了名师工作室(坊)的发展。这一趋势已以很快的速度在名师工作室开展着。

十二、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发展,固然要以培养优秀教师为重要目标,但其终极目标则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检验名师工作室发展的唯一标准,是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故事》中,虽然写的只是一些片段,但可以看出所有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运行是直接牵动着学生的发展的。从名师工作室开始的顶层设计到每次活动的设计,都注重紧接学生发展这个地气。从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教学改革实验,均有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从中受益。从名师工作室发展成果呈现看,不仅有教师专业职称的提升、荣获的奖励、成果的发表,更有在名师工作室发展直接作用下学生的体验感悟,取得的成绩和受到的奖励。借鉴这些经验,将会使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在目前存在的一些急功近利环境下确保正确的方向。

十三、立终身学习志,炼学习基本功

在当今广大教师中,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已有共识,在所有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坊)中,无一例外地都把学习放在首位。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规定了检查的方式,许多名师工作室已经形成了学习的好习惯、好风气。应该说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在学习方面为广大教师带了个好头,他们已经走在学习型组织的大道上。

在《故事》中,讲述了许多有关学习的动人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这些名师工作室正在进行着“改造我们的学习”,在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关键问题上进行着改革、创新。这些名师工作室的“学”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是为了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发展、个人的提高而学。因而热情高,劲头足。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什么”就有了鲜明的针对性,是“带着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去选择学习内容。至于“怎么学”就采取了怎么用得上、怎么好用就怎么学的方式,采取了用自己的实践体验解决学习内容,又用学习的理论指导自己实践的反思,找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以上这些改革,使名师工作室整体学习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故事》中,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经验远不止上述的这些。每位教师用自己的实践体验去解读,将会有个性化的新的收获。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故事》只是对近几年部分地域、部分名师工作室经验的梳理总结,参与投稿的大部分为西部地区,许多教育发达地区的大批优秀的名师工作室的精彩故事尚未编辑进来。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将以《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故事》作为起点,不断去发现、总结、编辑、出版《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故事》系列丛书,与广大名师工作室一道推进我国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