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学科名师工作室集锦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蔡爽 - 在探索中成长

来源:蔡爽 作者:蔡爽 发布日期:2018-12-18

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的工作室也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它是教师团队互动式提升的载体,它在实现学校发展愿景的同时,实现教师个体更高层面的发展。“工作室”同时也成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一、建队

“求索”综合学科名师工作室在2016年3月正式成立,我们这个团队由“指导专家、主持人、成员”三部分人员组成。吉林省教育学院的黄春华教授和长春市小学综合学科教研员李丽萍老师友情担任指导专家。工作室的主持人采用“公布选拔标准——个人自愿申报——组织专家评审——面向全区公示——确定最后人选”五个程序确定人选。成员则采用“个人申请——主持人遴选——进修学校审核”的过程认定。成员即是指导专家和主持人培养的对象,又担负着组织、引领其他教师专业引领的任务。

通过这样层层筛选,最后确定工作室由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督导,由吉林省教学精英蔡爽老师任主持人,负责业务指导和引领。张伟、贾凤辉、孔祥妍马莹等十余位教师为工作室成员,成员们均为各学科骨干教师,我们的工作室年轻、活力,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

三、规范

通过全体成员的反复商讨,我们确定了室训、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

 1.工作室室训

 协作 进取  励学  力行

 务实 求真  和谐  共赢

 2.工作理念

 追踪小学综合教学的前沿动态,

 把握小学综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注小学综合当下的教学行为,

 探索小学综合未来的教育方式。

 3.工作目标

 师德修养的提升,人文素养的提升。

 教育素养的提升,专业水平的提升。

 科研能力的提升,示范指导的提升。

 实践着的思考者,思考着的实践者!

 二、践行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的制度框架和实施办法,构建起了名师持续发展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工作机制。工作室确立经验传播、问题研究、引领成长三个维度的工作任务,以此驱动研修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经验传播,让名师思想光芒闪耀。

我们积极倡导和鼓励经验共享与合作共长理念下的研修文化。一个层面是借他山之石。先后邀请省市专家走进学校,通过学术讲座、现场指导、专业咨询等形式将他们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优化教育专家的辐射功能和效益。还记得省教育学院黄春华教授为我们做的《课堂观察》培训,黄老师从“课堂观察的框架”、“课堂观察的操作”到“观察表的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内容作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她的讲解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真可谓是一顿精神盛宴。另一个层面是扬室内精华。由主持人或优秀老师独特的思想体验、特色做法通过互动形式的展示,推介给全体成员。成员们在交流研讨中既实现了自我提升,又带动着周围的同伴。

2.问题研究,让名师智慧竞相绽放

四项基本技能成为我们“求索”名师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的依据和准则。“知识共享模型”让我们成员之间彼此信任,开诚布公的交流一一我们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验、特色做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网络会议、微信平台等互动形式展示,推介给彼此。成员们正式自己的盲区,专心倾听他人讲话,谨慎回应其观点与问题。成员们在交流中既实现了自我提升,又带动着周围的同伴,展示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化张力。“知识共享模型”让我们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心灵的共鸣。

“问题解决模型”让我们进入到课堂研究阶段,开始了课程研修之旅。它既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又是解决问题的探索与实践。遵循“教学问题就是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的原则。工作室将问题聚焦,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答疑解惑,按照梳理问题一互助研讨一专家答疑一反思提升的工作流程进行设计与改进,采用问题梳理会、研修沙龙、答疑会等形式进行教学研究和学习,工作室成员走向主动发展、完善自我的道路。

记得孔祥妍老师在执教“校园绿化”主题活动时,首先听配乐散文朱自清的《春》,全班同学交流古诗词有关描写春天美景的名句,引出本次活动主题。然后让学生对于学校绿化,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讨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想研究什么哪一方面,并制定研究方案。在这次活动中参与学习的45名学生共提出32个问题,其中有效问题仅16个,问题相对空泛。跟踪此主题活动后发现,由于提问环节的背景创设不充分,学生后期对自己的问题缺少关注,活动的自主性弱,影响了后期活动的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全体成员把问题聚焦在活动的主题确立阶段“如何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大家畅所欲言,各诉己见。孔祥妍老师再次执教“校园绿化”时,她就引导学生从校园绿化面积、校园绿化的树木花草种类、绿化后的保养工作、树木花草的一些细节(如枝叶、花和果实)四方面完成观察活动,并适时引导,提醒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针对校园绿化情况,你有什么问题?想了解什么?孩子们记录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这次体验活动中,45名学生按照四条线索提出不重复的有效问题37个,问题相对具体,表述较为清晰。跟踪后期活动进程,学生对自己提出问题的关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主题研究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相对较高。

团队的集体研修,大家深刻的感受到情境体验是吸引学生思维,也是提升学生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的桥梁和纽带。“问题解决模型”的构建,让所有成员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不再迷茫与彷徨一一因为四项基本技能让工作室成员感受到了研修的快乐。

3.引领成长,让名师之路熠熠生辉。

一是研读奠基。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如果没有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的成长和发展”。工作室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精心绘制专业阅读地图。每学期开展“四读、一论坛”活动:一读教育经典,把握其精髓;二读教育报刊,把握教育动态;三读人文书籍,涵养人文智慧;四读网络信息,收集教育资源。通过读书沙龙、好书推荐等活动,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论坛”即开设“主题论坛”,教师在这里讲述自己的育人故事、研修心得……既是一个展示教师风采的平台,更是教师思想碰撞,促进专业发展的大讲台。       二是写作提升。在阅读“内化”的基础上,工作室成员通过案例报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不拘一格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月一个案例研究报告、每学期一篇专业论文,让写作成为自觉行为,做一名反思型实践家。现已形成一系列具有工作室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教学设计集》、《活动案例集》、《论文集》、《教学反思集》都凝聚着老师的智慧和汗水。

四、成绩

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在吉林省小学综合实践学科现场会上展示。利用环保材料精心缝制的环保时装秀和气势恢宏的武术表演引起与会老师的阵阵赞叹;“花园茶茗、灿烂花海、色彩创意坊、中有千千结......”每一个创作室的展示都吸引参会者的目光,大家惊叹于孩子们的创造力。大家品尝着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包出的饺子,品尝着散发浓浓香气的热茶......情不自禁地带上小小千千结耳环,双手接过孩子们送来的手工花束,享受着孩子们给系上五彩绳的幸福时刻;利用“虚拟货币”进行学生手工作品的易购活动把现场会推向了高潮,参会教师在“易购街”买到了心仪的产品,享受着购物愉悦的同时,更是对孩子们作品的肯定,深受与会领导与专家的好评。

课例观摩与评课互动也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伟老师所执教的《健康的饮用水》和马莹老师执教的《吹画的纸》两节小课题研究课,她们立足学生生活,课程内容涉及面小,研究角度小,得出结论小,令与会教师耳目一新,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孩子们的超常发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团队以《行走在实践成长的路上——静听教师成长的脚步声》为题,以四项基本技能为主线,分享着彼此的收获,体现出工作室名师建设的成长历程。

五、展望

名师工作室的实践,让教育充满思想和智慧。它既是对教师主动成长的一种关怀和支持,也是对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燃烧激情

种子没有了激情,就不能展现那生命的色彩。

太阳没有了激情,就不能奉献出绚丽的黎明。

做人没有了激情,就不能拥有那洒脱的笑脸。

为师没有了激情,就不能培育出人类的精英!

让我们燃烧激情,熔化人生的所有平凡岁月;锻造事业的这片秀丽风景;迸射生活。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