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工作室规划与设计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7-12

1.名师工作室健康运行的外部支持机制

名师工作室的健康运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强有力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保证。工作室通常是由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评审、组建、管理和考核,从设立的主体看,工作室是官方的。目前部分名师工作室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两种偏向:一是名师工作室组建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很少关心、过问,更谈不上指导。名师工作室活动的时间、空间、物质环境、经费等基本外部发展环境得不到保证。二是一部分名师工作室行政色彩比较浓,从名师工作室名师的确定到每个工作室成员的组成,从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计划到落实都是在官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的。这种带有官方性质的名师工作室,使其真正的意图和成效打了折扣。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名师工作室主管管得过死、放得太宽,都不利其发展。

依据一批优秀名师工作室成功的经验和一批专家学者实践研究的成果,许多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在制定了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建立以下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的运行机制是有效的、可行的。

(1)组织保障机制。各级名师工作室,其行政管理权设在县(区)或地方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比较合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所辖师资管理机构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来专门负责过程性管理,并建立名师工作室的专项管理档案。建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与高等院校联合成立“名师工作室建设专家指导组”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与协调机构,负责名师工作室资格审查、审批和授牌,并为名师工作室提供业务指导和进行业务评估。同时专家指导组应不定期地组织对名师及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业务培训。

(2)行政导向机制。教育主管机构要建立行政导向机制,包括名师工作室定位的价值导向,以保证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方向、目标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任务导向,不仅要明确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并使其符合名师工作室应有的职责任务,还要指导名师工作室在落实职责时所提出的任务要求是否恰当,是否过重,不合实际。要防止名师工作室成为完成教育主管部门任务的工具,同时要明确规定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任务。

(3)专业指导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成为研究者,要摆脱事务、放下架子,进入名师工作室,扎根于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之中。与名师工作室一起去发展、分析、解决名师工作室前进中的难题,表现出业务的指导性。

(4)政策支持机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为名师工作室更好地开展工作实行政策倾斜,包括将名师工作室活动纳入学校工作量计算,保证名师工作室统一活动的时间;规定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外出培训学习、学术研讨活动中优先;对名师工作室活动的成果纳入学校绩效评先、晋级。(注50)

(5)物质和经费保障。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要为名师工作室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配备信息化办公的设备和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应为名师工作室提供活动经费,主要用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补贴、图书资料购买、办公设备购买、网站建设、业务培训和外出参观等方面的开支。

(6)展示辐射机制。提供名师工作室之间,名师工作室交流和活动“互访”机制、定期集会机制,建立与学校一线教师交流展示、发挥辐射作用的平台。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建立网上展示交流机制。在所管刊物上开设交流专栏;每年度定期举办各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长汇报课展示活动,统筹安排名师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活动、名师工作室送课活动等。

(7)考核评估奖励机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名师工作室按照预定方案创造性地高效运行的保证。所有出台的有关名师工作室的章程、管理办法、工作意见均对名师工作室的考核与奖励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实施中考评应注重实效,应注意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激励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工作室的整体考核与对个人的考核结合起来。

专家学者胡继飞著文建议,由县(区)级教育局牵头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人员主要由教育部门主管领导、培训专家,教科研、挂靠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其他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组成。考核小组应深入工作室和教学现场进行综合性的考评,并给出定性评价和等级评定。

考评内容主要针对前述工作室的职能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来进行。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大块:一是工作室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二是工作室在培训和指导学员方面的贡献,三是工作室在当地教学改革中所发挥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考核主要采用四种形式:一是查看原始材料,包括备课、听课、评课、上公开课和年度总结等原始记录,以及科研课题立项和结项、获奖证书、论著等原件;二是听取工作室的汇报,主要是听取挂牌名师和工作室成员就三年来的工作所做的总结;三是听取社会的评价,主要是对兄弟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和培训学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四是深入教育现场,包括深入课堂听课和参与教研活动,进行现场观摩。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为“不合格”将撤销该工作室建制;考核为“合格”以上者将自动进入下一轮的工作室建设,教育部门将继续给予资助;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注51)

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对所管理的名师工作室在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奖励。每年度评价成绩与各工作室的奖励经费挂钩。在管理中心每年给每个工作室拨出的三万元专项经费中,五千元为考评奖励活动经费,依据年度考核成绩发放。(注52)

2.名师工作室内部运行机制

激发名师工作室活力,建立起适合于每个工作室特点的内部运行机制,是保证工作室整体高效运行的关键。名师工作室只有激发工作室成员的内动力,发挥工作室自身的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乃至生命共同体,才能真正提升工作室每个成员的素质,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名师队伍。在已建的名师工作室中,一些工作室组织松散,领衔人缺乏“影响力”,成员缺乏“内驱力”,整个团队缺乏“凝聚力”,以致名师工作室“名”不符实。

依据一批优秀名师工作室的经验和一批专家学者的实践研究成果,建立以下名师工作室内部运行机制是有效、可行的。

(1)组织结构运行机制

首先,名师工作室的人员组成要科学合理。现代管理学认为,在小组合作中4—6人一起工作管理效果最佳,故名师工作的常设人员以4—人为宜。一是挂牌名师(可以是1人,也可以是几个人组成的导师团)负责主持工作室的一切工作;二是工作室成员,由任教科目相同、学段相同、教育旨趣相近的骨干教师(一般是优秀年轻教师组成,其中可由1人兼任领衔人助理,协助其开展工作)组成;三是学员,由临时来工作室进行教育教育实习和接受培训的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青年教师(这部分成员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参加)。四是顾问专家,对名师工作室给予把脉问诊和专业定向性的指导(专家顾问可以根据需要聘请参加工作,而不列入名师工作室成员)。

其次,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又形成合力,名师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应是分工合作,信念支持集体责任,必须在共同目标的框架内进行人员的职责划分。

有专家学者指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是第一负责人,负责工作室的一切日常管理工作和教育 、培训、业务工作。具体职责应包括: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树立名师形象;注意营造民主与合作的工作环境,维护工作室的内部团结和社会声誉;注意协调工作室与挂靠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组织工作室成员共同制定本工作室的管理条例(工作章程),制订本工作室的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对工作室的运行状态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的检查和评估,负责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总结和终期总结,并定期向上级主管教育部门汇报。注意发挥教学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上观摩课、资源共享、送教到校、听课评课、成果展示和学术沙龙等形式,推进本地区学科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科教师的快速成长。主持人应开出一定量和质的县(区)级以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指导成员开出一定量和质的校级以上公开课或示范课,同时应组织一定规模的听课和评课活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以3年为一个周期,至少要主持一定级别的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并完成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专业论文或专业著作。对工作室的成员和学员进行业务指导。负责指导本工作室的成员和学员制订专业发展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专题研讨、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名师讲堂等形式,引导成员和学员进行业务提升。同时负责对本工作室的成员和学员进行考核,有权对工作室成员作出解聘的决定。为区域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关心本地和本省的教育发展现状,为学校教育决策、区域教育规划和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负责工作室的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和支配资金的使用,同时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负责。

工作室实行名师负责制,工作室成员由挂牌名师自主双向选择和实行动态管理。工作室成员有建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要职责是协助名师完成好上述名师岗位职责,应完成以下具体任务:①制订个人三年期的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的工作计划,虚心向名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②在完成所在单位既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工作室的常规工作,为工作室的建设献计献策和出工出力。③以学年为单位,完成一定量的听课和评课任务,开出一定量和质的校级以上公开课,开发一定量和质的优秀教学案例,完成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④发挥专业指导和带头示范作用。一是为进入工作室实习的学员提供专业支持,协助名师指导学员的教学和科研;二是在本地区起骨干带头作用,传承名师的专业精神和教学技艺,引导更多的同行一起进步和成长。进入工作室的学员主要是各级教育部门选派的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青年教师,中心任务是跟师学习,同时也要协助工作室完成一定的教学和研究任务。学员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可以根据实习时间的长短,完成一定量的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和案例开发等教学任务,以及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科研任务。(注53)

有不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则在颁布的《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或《名师工作室章程》中,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的职责任务做了明确的规定。例如:上海市徐汇教育局下发《徐汇区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实施意见》中规定:

主持人的任务

(1)制定计划。负责制定“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工作目标、工作规划、研究项目、学员培训方案等。任期结束完成工作室总结报告。

(2)带教学员。每个工作室主持人在任期内一般带教5—8名学员,采取个别与团队相结合的互动式、开放性的带教模式,提高学员专业水平。

(3)个案研究。建立学员档案,对培养的学员进行成长个案研究,全面了解学员的教育教学情况,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改革,了解当前课程设置的特点以及对具体学科的要求,深刻领悟学科的思想,研究学科教学的规律,开拓学科专业视野,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针对各个学员的情况,帮助学员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4)项目引领。根据主持人的特长,确定研究项目,引领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任期结束,完成具有价值的旨在提高教学管理和质量的项目报告或论文。

(5)学术交流。任期内组织1—2次面向全区的骨干校长或教师培养活动的现场展示和经验总结交流,以此带动中青年骨干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6)学员考核。负责本工作室学员的考核,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进行评定。评定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3个等级。

学员的任务

(1)制定计划。在主持人的引领下,结合个人实际,制定学习计划。

(2)接受指导。接受主持人的指导、检查、评估,完成作业,保证出勤,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学习结束,完成个人总结报告。

(3)形成特色。在主持人的引领下,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每学期完成一堂校级及以上公开课或主题研究;学习结束,完成个人专业发展的报告;学员要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完成3个以上“典型课例”的教学案例和反思。并递交个人课堂教学实录代表作2节(光盘2张)。

(4)提升能力。参与主持人的项目研究,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学员要负责1项校级课题研究或参与区级以上(含区级)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学员在结业之前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区级以上正式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或参与正式出版的书籍撰写(5000字以上)。(注54)

(2)名师工作室室本研训机制

名师工作室的室本研究活动是名师工作室运行的基本方式。每次室本研究是否高质量、高效率、有生命力、有创造力是名师工作室发展的关键。在已建立的名师工作室中,有些室本研究往往是一言堂,一切按照主持人的意见办;有的是一些成员想自己的事,沉默不语,有的是缺乏有价值的研究主题,成为一般教育组织活动。但有一批全国优秀的名师工作室在这方面摸索了很好的经验。归纳优秀名师工作室的经验和专家学者的实践研究成果,能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室本研究运行机制,有以下具体操作要点。

①提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广东一名工作室对其成员提出要求:“教师要过有主题的生活。教师生活在主题之中,他就会不断思索、尝试、反思、修正、创造”。名师工作室在制定本期规划、年度计划时,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成员的集体讨论,确定本期或本年度的研究主题,要求必须是当前教改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且在本期或本年度有可能解决的真问题。将年度研究主题的内容科学地分解为工作室每月或每次研究的分主题,使对主题的研究逐步扩展、加深。对主题研究的内容应纳入每个成员本期或年度的计划,与自己个性化的研究题目有机结合起来。

②有准备。每次室本研究必须贯彻“不打无准备的仗”的原则,每个成员依据主题研究的分工准备好相关资料和个人见解、主张。

③有群言。每个成员要避免组织沉默(是指成员有能力改进当前工作室工作时除采取了保留、提炼和过滤自己观点的沉默态度),要在室本研究中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以便产生共鸣,达成共识。这种交流是合作者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表现,是合作过程创造性的体现,是形成集体智慧的动力和源泉。

④有倾听。这是获得合作者尊敬和信任的途径之一,更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源泉。在室本研讨中,每个成员必须学会听他人说话,耐心细致地听取别人的观点、意见,特别是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意见。表现出热情、诚意、虚心的态度。

⑤有碰撞。由于工作室每个成员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实践研究与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问题必然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不少是针锋相对的看法。这时工作室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每个成员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通过争论、辩论,最后“求同存异”。这样有利于研究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坚决杜绝成员个别人垄断“话语权”。

⑥有生成。在群言交流中,在碰撞争议中,一定会生成许多火花,既有工作室共同享用的火花,又有个人享用的火花。这些火花很可能瞬间消失,因此主持人与每个成员要及时捕捉,及时留痕记录。

⑦有结论。在充分发言、交流、碰撞生成的基础上,主持人要及时梳理、融合和统整,凝聚共识,以发挥室本研究最大的功效。体现室本研究的生命力、创造力,展现整体大于部分的魅力。每次室本研究的结论,应以主持人的总结为基础,经过成员讨论、修改形成,并准确落实在文字上,以便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⑧有落实。每次室本研究的结论中,对于如何落实应当留有作业,针对成员不同特长、能力水平可以留不同的落实任务作业。作业完成后,再加以集中梳理、这就形成了室本研究集中研讨与回校分散落实任务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⑨有评价。室本研究代表着工作室的能力水平,展示着工作室的生命力,创造力。工作室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是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因此名师工作室应经过成员讨论,形成“室本研究”的评价标准。每次室本研究后,留有时间对本次室本研究做出评价,每个成员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

⑩有纪要。室本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主要活动,应建立档案,载入史册。每次室本研究应有专人记录(要的照相,录像),会后要整理出《纪要》发给成员。《纪要》连同其他资料梳理后存档。

(3)名师工作室的实践运行机制

名师工作室所担负的各项职责要通过实践去履行。如何在履行各项职责的实践中取得效果,这同样需要科学的运行机制来保障。

有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共分为四个部分,即日常工作机制、教学活动机制、科研活动机制以及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日常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工作室主持人的日常工作、顾问的日常工作、普通成员的日常工作。

日常工作机制是联系工作室每个成员的纽带和桥梁,是信息中心和管理中心,是工作室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教学活动机制。这一机制为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提高成员教学能力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该机制的主要运行形式有示范课、听课、评课等。通过上述方式,使名师工作室成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其教学风格,通过彼此观摩交流、总结经验,提高本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有些名师工作室还要求其成员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向工作室网站提供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等。教学活动机制能够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科研活动机制。工作室通过科研活动机制,对其成员在科研方向有着具体的要求,该机制的主要形式有做项目、做课题、发表文章等。工作室科研活动机制坚持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相统一,旨在提高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有利于破解学科教学中的难题。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名师工作室培养青年教师是以课堂教学、学科研究为中心的。尽管不同地区名师工作室培养青年教师是以课堂教学、学科研究为中心的,尽管不同地区的名师工作室培养青年教师中机制有着区别,但从总体上讲,可以归纳为“中学——高校”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实践和科研合为一体。在中学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工作室青年教师开展示范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不断提升成员的教学实践能力。在高校,主要是理论交流与讨论。建立专门的培训课堂,请知名教授、学者讲课,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继续深造,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素质,并且鼓励青年教师在培训课堂上多与教授、学者就实际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学科难题等相关方面进行交流,寻求解决的办法。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科研究。

日常工作机制、教学活动机制、科研活动机制以及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四者是辩证统一的,彼此之间既相互区别、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名师工作的实践运行机制。(注55)

辐射网络化机制

工作室的重要职责任务之一就是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工作室成员带动所在学校、学科教师乃至本地区学科教师的培训网络体系。工作室成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辐射源,要主动面向成员校的教师、本地区教师开放活动内容,担负起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将成员所在校、教师辐射地域教师的鲜活经验吸纳融入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之中,形成名师工作室室内资源与室外资源在互动中生成、相互交流中共享的机制。辐射网络化机制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工作室成员担负所在校教研组、集备组的主持人或课改、教改项目主持人,可以是名师工作室主动联系有需求的教育地域进行经验交流、同课异构。目前普遍的是建立名师工作室网站,在网站上交流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网上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

山东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对所主管的名师工作室内部辐射示范、成员拓展的运行机制总结如下:更重要的是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带动与示范辐射作用。我们要求,每个工作室成员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在本校组建自己的学习共同体,把在工作室中学到的东西尽快传给自己的同伴,形成定期的同伴学习交流机制。这种同伴学习交流机制的形成,大大促进了各学校、各学科学习研修的氛围的形成。实行工作室集体送课到校制度。每个工作室每学期必须到成员所在学校送课一次,并进行深度的说课、评课等研修活动。每一次送课,都把专家的观点、名师的风采、成员的成长、集体研修的过程带到了成员所在的学校,对成员所在的学习的课堂教学、研修活动等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和示范,因而得到了成员所在学校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引领与培训效果。通过网站建立网上辐射基地。每一个工作室的网站就是一个辐射源,带动一大批教师交流成长;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研究风采的展示活动,开展教学研讨、学术沙龙活动;通过工作室成员每年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教研、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成果进行辐射,等等。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了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大大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少地区把名师工作室的辐射示范作用与推进区域教育均衡相结合,促进偏远地区教师素质的快速提升。为了振兴偏远地区教育,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名师工作室建到偏远地区,同时把中心城区的名师工作室送到偏远地区。(注56)

(5)工作室成员考评机制

在名师工作室发展过程中,许多工作室建立各具特色的内部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并与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对名师工作室进行整体综合考评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它有力地激发每个成员成长的内动力和名师工作室的高效运行。该评估的主体是工作室内选举产生的评估小组(包括各种工作室主持人、成员代表,若有专家顾问的也应参加);制定出详细的内部工作绩效考评方案,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考核的内容包括参与活动情况、科研情况、实践教学研究、日常工作配合、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对考评结果为优的成员予以精神与物质奖励,激励每一个成员积极提升素质,完善自身,朝着名师的方向不断努力。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