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你的成长就是我的快乐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11-01

你的成长就是我的快乐
——常州市初中自觉数学教育潘建明名师工作室成长侧记
时代学习报    邓志勇  

领衔人简介:潘建明,现任常州市田家炳中学教科室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库成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初中自觉数学教育潘建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从2008年至2014年,潘建明校长已领衔了两轮名师工作室,在这八年中,该工作室一直致力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自觉数学课堂”是常州市初中自觉数学教育潘建明名师工作室的一项核心研究成果,也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其阶段性成果在省级以报刊杂志上发表其成果论文达五十余篇,有十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主要成果在《人民教育》2014年第14期上发表,其成果专著《解读自觉数学课堂》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并收录在《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数学卷)》和《中国教育成长观察(丛书)》.并于2012年10月在江苏《教学新时空》进行了展播,近三年来,参加了中国教育名家高层论坛和全国初中数学精品课展示,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地进行送培送教活动三十多次,受到广泛好评,展示了江苏基础教育的课改成果.

2012年11月在由国家教育部举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初中数学培训者培训班上潘建明校长向全国的同行们推广了他领衔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构建自觉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让全国的同行们耳目一新,得到了我国数学教育前辈顾泠沅先生的赞赏:“‘自觉数学’教学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自觉数学’教学思想给予了我们很多启迪,获得对数学教育的本真理解,用‘自觉’的力量,找到数学教育教学行为健康进步的‘可靠起点’”。

领   衔

“潘校长,我校的赵霞和李琳琳两位老师已从网上报名参加你的名师工作室,他们两位小年轻都很优秀,望你在选人的时候给予多多考虑。”常州市丽华中学的张加红校长在电话中如是说。

2008年12月时任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副校长潘建明通过推荐申报、专家评议被确定为常州市初中数学教育潘建明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他按常州市教育局的规定,在全常州范围内网上报名的六十多位年轻教师中选了十人作为本工作室的成员。2009年元月工作室举行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会上潘校长谈了本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各项制度、考核方法等,他悉心指导工作室成员制定了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和第一年的学习计划,对工作室成员的自主管理、创建工作室网站等作了详细分工,发放成员的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等。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向内涵发展期,其显要的特征是教学行为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移,从以“学科逻辑体系”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关注“教得完整”、“学得完整”走向“发展得完整”,数学教学更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应从因材施教走向因需施教。在此基础上,潘建明提出了“自觉数学”教学思想。

为了使工作室成员对工作室研究的项目:他的数学特色所带动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自觉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有初步感知,他对研究项目的内涵进行了解读。“自觉”是指唤醒责任意识、自律自主、积极有效地追求自我主动实现。“自觉”两字似乎是很普通的字眼,但它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内涵、价值和极为深刻的哲理。“自觉数学”教学思想的内核是在尊重差异和了解学生数学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精心策划数学学习活动,进行因材循导;用帮扶式引领,促进成长性主体的学生进行自觉体悟;通过变式引领和自主创新等环节,使学生达到对认识对象的本质理解和自觉运用,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习品质和学习策略运用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构建和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体现自我实现、自我完成和实现自我。

“自觉数学”教学原则包括:(1)因材循导。因材循导是在组织和实施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和数学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策划和适合的帮扶引领,践行有效的学教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学生的“本质潜能”。(2)自觉体悟。自觉体悟重在突出学生的成长性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不断提升活动经验和元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自觉生成”和“自觉发展”。(3)平等对话。平等对话是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生态环境,激发学生多向度、本质性地认识问题,扩大学生的“认知半径”;在师生、生生的思想交流中能释放出师生共建双赢的“正能量”,激活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让教师受到了“被教育”的“洗礼”,拓展教学视野。

 “自觉数学”教学思想始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因材循导和自觉体悟,做到学、教、做相统一,讲、探、练相结合,关注少教多学,即教化在撤退,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服务和支持在不断加强,唤醒、激励学生释放出本质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道德品质不断成长。“自觉数学”教学思想有很大的兼容性,可以吸纳很多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们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和学情产生各具特色的“自觉数学”教学课型和策略,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舞台,做到既有可操作的多种模式,但又不会被模式化。

在工作室的首次活动中,潘建明校长还亲自上了一节示范课,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初中数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在一起举行了项目研究沙龙,让工作室成员倾听华罗庚实验学校的老师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自觉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的得与失、经验和体会。“崇尚科学,实事求是,以学评教,多维互动”这种平实的教研风气深深的感染了每个人,工作室成员何丽华说:“潘校长平易近人,不仅治学严谨,而且人格魅力强,他思维缜密细致,要求严格,我要好好把握这三年专业成长的黄金期。”

引   领

短信群发:“各位工作室成员:潘校长受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的派遣参加在镇江江南学校举行的江苏省著名中学教师‘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请于5月8号早上8点前赶到该校,请注意安全。”

为了使工作室成员尽快成长,潘校长除了结合本地和个人资源倾囊相授外,十分注意将工作室成员多次带出常州,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2009年5月8日在镇江江南学校举行的江苏省著名中学教师‘同题异构’教学研究活动中,潘校长用“自觉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上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的第十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受到了来自全省内外近三百名专家和老师的好评,这让工作室成员们既开阔了眼界,更增强了参与工作室项目研究的信心。这次活动中也让成员们学到了其他名教师的教学长处,又聆听了上海教育教学研究院胡庆芳教授《怎样做案例研究》的讲座,这次活动时使全体成员们受益匪浅。同年七月,潘校长又带全体成员参加了江苏省第四届数学文化节,在南师大附中成员们聆听了我国教育专家郑毓信教授的《感受数学文化》、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核心成员王继延教授的报告和潘校长的《追求自觉的数学教育》等讲座,使全体成员接受到了一次数学文化的洗礼,加深了他们对数学教育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科教学素养。

潘校长非常清楚对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引领仅靠这些活动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条“培养链”:(1)读书。他为每位成员购置了张奠宙教授的《数学教育学引论》,《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等书籍,还让每位成员订阅《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杂志,在“相约星期六”的网络平台上交流读书体会。(2)观课。他还将全国著名的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录像让成员们观看,领略“大师”们的教学风范,对各位大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评析。(3)研究。他还让各成员围绕工作室研究项目,结合自己的教学,申报微型子课题研究,教他们如何选题,如何写申报书,成员们模拟专家进行开题论证和中期评估等,让他们学会用课题引领自己的教学实践。(4)反思。他要求工作室成员在教学中每节课后都要写教学反思,并指导他们如何写教学反思和心得。通过以上一系列有效的专业引领,工作室成员成长非常快,现在很多人都成了学校的“大梁”。他常对成员们说:“理解数学科学、理解数学教学、理解学生数学发展和理解数学学习是做好的数学教师的前提。”他经常引领成员们学会研究自己的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进行方法指导等。工作室成员赵霞说:“在工作室半年学到的东西,比我参加工作十年中学到的还要多。”

磨    炼

“章老师:你的教学设计《角(1)》的我看过了,给你提以下四点修改意见,修改好以后再发给我,不好意思,已让你第三次修改了,不过成长就在这一次次精致过程中的不经意间。”这是潘建明发给溧阳市上兴中学章友良老师邮件的附言。

潘校长常对成员们说:“课堂是我们成长的舞台,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你。”2010年底章友良老师由潘建明校长推荐,受江苏省师培中心派遣到镇江市大港新区进行送教活动,章友良尝试着运用工作室的研究项目《自觉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由于潘校长的悉心指点,他的课受到了广泛好评,也拓宽了镇江市大港新区同行们的教学视野。潘校长总是寻找机会让工作室成员进行实践和锤炼。2011年工作室成员丁叶谦、何丽华、张伟俊受江苏省师培中心派遣到苏北淮安进行送培送教,受到广泛好评。2012年工作室成员周洪琪、陈世亨、赵霞受江苏省师培中心派遣到苏北盐城大丰等地进行送培送教,受到广泛好评。2013年工作室成员张伟俊等受中国教师发展学会的派遣到广西、北京、上海、内蒙等地进行送培送教,受到广泛好评。2014年工作室成员许秋霞、叶月峰、沈良琴等老师为江苏省第六届初中校长论坛等活动开设公开课,受到广泛好评。为了让成员们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观课议课水平,潘校长多次作专题讲座,带领成员们参加市课改中心组活动,在工作室内部进行同伴互助专项诊断等活动,特别是举行了让学生参与多项互动参与式评课,从以学论教的角度,让成员们看了在学生眼中的“好课”是什么样的,使成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数学发展需要是什么。同时,他引领成员们对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使他们对各类课型的教学能够心里有“谱”,教学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为了提升成员的论文写作水平,首先潘校长选取自己或杂志上经典的论文,给他们分析写作意图,文章结构和创新之处,并推荐相关文章给他们阅读和尝试分析,再谈读后感。其次,让工作室成员围绕指定题目每人说出自己写作的思路﹑理论和案例等素材,经过几次沙龙式的交流,成员们已经初步掌握写作论文的相关技巧。然后让成员们自由选题写出论文,进行互相点评。潘校长让成员们写的论文很杂,有专题论文、有课例点评﹑案例分析和解题教学等。通过近大半年的指点,所有成员们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迄今为止,工作室成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七十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上有二十五篇。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决定中考数学全省命题,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感到很困惑。为了把握这个难得的给成员锻炼的机会,潘校长让他们认真学习省厅颁布的命题原则和考试说明,先让每位成员按中考卷的要求命一份试题并做出答案,然后用沙龙形式对每份试题的题型结构、难易度把握等对照要求大家进行点评,回去修改后,汇集成一份共享的资源。通过这次活动成员们受益匪浅:“原来出一份卷子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工作室的李焱老师说得好:“每次活动是那么的朴实和有效,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勤练内功的舞台。每次的历练都是一次成长和进步,又感慨,有收获。过程是辛苦的,但结果是让人幸福的。”

精    致

“现在学生已开始午睡了,我们绕到东楼梯到会议室,大家上楼梯时脚步轻一点。”潘建明嘱咐在学校食堂用完午餐的成员们。

名师工作室虽然是一个“半民间”的学术团体,但潘校长对成员们的要求却非常严格。他常说:“名师工作室的目标是培养名师,但要想成为名师首先要有名师的素质和品位,育人先育己,你们每个人的品质和修养也是我工作室文化的一部分,你们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同学的表率,让你的同事、学生和家人看到参加了名师工作室的人就是不一样。”他不仅语言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还在成员考核条例中加大了师德考核力度,每学期还要求成员所在的学校对成员进行同行测评,学生和家长满意度调查,学校还要给出综合考评意见等等。

2011年4月9日,工作室在金坛市白塔中学举行第三次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金坛市研训中心、金坛市二中、四中的领导和老师。上午第一节是由武进湖塘实验学校的张伟俊执教的七年级《普查与抽样调查》,第二节是由常州同济中学的李焱执教的八年级《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二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精心的教学预设、智慧的教学生成、课堂中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深深折服了所有听课的老师,但教学过程中有明显的瑕疵。评课中,由于“室外成员”的参与开始发言的两位工作室成员碍于情面,虽然他们从不同的维度剖析了课堂的精彩之处,也从不同的视角谈了各自的思考与思辨,但都浮于表面未触及“痛处”。潘校长毫不留情地指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刚才上的课是否成功并不重要,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剖麻雀”的机会。评课是学术活动,学术的尊严是神圣的,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少说优点多说不足,指出别人的不足是对别人真正的帮助”。接着他站在更高的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思考,在他的引领下,其他发言的人也都“毫不留情”地进行了点评,这次活动使与会的人都有了“长进”,自此以后,工作室的研讨风气民主、平等、自由。“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潘校长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每到一处都给相关学校留下良好印象,有许多学校领导打招呼让有潜力的年轻教师成为工作室“编外人员”参加活动。在潘校长的严格要求下,工作室的成员得到了很快和很好的成长。其中谢丽老师在浙江省温州市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张伟俊老师两次获得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同时还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教师”;章友良老师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溧阳市第七批学科带头人”;殷爱梅、叶月峰、何丽华等老师获得“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称号;谢丽﹑张伟俊﹑练潇老师被评为“常州市教学能手”等。张伟俊老师说得好:“工作室民主、平等、自由的研讨氛围,让我们有安全感,我们敢干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不时地碰撞出智慧的思维火花,每次活动都有新的收获”。

服    务

“老兄,最近忙吗?我被‘发配’到茅山老区来了以后,你还一直没有关心过我。我始终感觉到我校老师课堂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数学课。我想请你把你的工作室成员带过来,与我们的老师进行‘同题赛课’,一是让我们的老师开开眼,二是帮我们找找存在问题原因”。地处茅山老区的赵校长给潘校长打来了电话。

几年来潘建明名师工作室在江苏省内有了不小的“名气”,这次赵校长的主动邀请是一个“共建双赢”的好机会当然不会放过,两方按约定互派老师上课,工作室派了常州市同济中学的李晓红老师去上课,她以“学前先思”、“操作探究”、“抛锚教学”、“例题变式”、“拓宽提升”、“巩固练习”等环节进行组织教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酣畅淋漓,让来自茅山老区两所学校的老师眼前一亮,感慨颇多。对方学校的老师运用了“新式武器”——“导学案教学”,其教学流程是提前一天将学案(八开正反共四页)发下去让学生预习后尝试完成导学案内容的前两页(第三页是例题,第四页是课后作业),第二天早上收上来,进行批改后,课堂上进行评讲,再完成课后作业,再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各科都这样,学生的负担(尤其初三)很重。长时间进行这样的“教学运作”,使学生产生机械地只想完成各科导学案上的“题目”,无暇去复习、归纳、提升,导致“题目”做了很多,都是些“散落”的“珍珠”,没有形成知识结构,更谈不上认知结构,学生所学的知识不牢固,前学后忘。另一方面,课堂中评讲“导学案”时,学生只想早点完成学案最后一页上的作业,对老师所讲的前三页上的内容(由于例题简单学生早就完成),学生只关心其答案是否正确,不太关心“师生互动”所产生出来的思维火花。这种“教学”培养了学生只关心答案是否正确的一种“线型”思维。活动结束时工作室向赵校长提了七条建设性的建议。这件事对赵校长触动很大:“学校的教学特色要自然分娩,学人家的东西要学到位,只学了形式没学到实质意义不大。”

2009年春学期面对全省中考数学统一命题,大家都感到很迷惘。工作室与金坛市课改中心组联合举办金坛市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初三备课组长培训班。工作室中由常州同济中学的练潇老师开了《四边形》复习课,她的变式教学给全体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作室成员丁叶谦老师代表工作室分析了近三年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命题的总体走向,他精辟的发言让全体与会老师折服。会后老师们纷纷复印了丁老师的发言稿,要走了工作室成员们出的十套中考模拟题的样卷。

2010年以来江苏省推行“五严”以后,常州市又大力度地推进“减负增效”,怎样做到“减负”还要“增效”?大多数农村学校很迷惘。工作室收到金坛市水北中学和朱林中学的邀请,关于如何减负增效进行学术交流。交流会上工作室成员谢丽老师说得好:“减负,并不是不要负担,是减去过重的学业负担。我个人认为要“三减”与“三增”。三减:(1)心理负担;(2)学业负担;(3)在校时间(应按规定)。三增:(1)端正学习态度,若不然再轻的负担学生还会感到有压力;(2)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惯是增效的催化剂;(3)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是增效的助力器。重中之重要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和布置有效作业。”她的话给老师们有很大的启迪。

这类“上门服务”活动,对于潘建明名师工作室来说不在“工作”职能之内,但他们很乐意地去做。正如工作室成员李晓红老师所说:“我们平时虽然都很忙,但有各种机会让我去锻炼我是非常乐意参加的,因为在传播理念的过程中成长了自己,这样才能走得更远,真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开  发

“常州初中数学网络课程的开发是众多初中学生的福音,你们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要介绍上海的相关学校去向你们学习。”2013年10月我国的教育前辈顾泠沅先生给潘建明名师工作室领衔开发的常州市初中数学网络课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初中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然而,初中数学常常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学科,当前的大班化教学形式是很难满足他们的个人发展需求的。从2013年3月到11月潘建明名师工作室承担了常州市初中数学网络课程的开发,旨在为广大的初中学生提供全天候的可选择、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服务平台。潘建明老师领衔的工作室负责现已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初中数学的所有知识点(以苏科版教材为线索)都制作成了近千个微视频,每个微视频的时间长度通常只有5—8分钟,已全部在青果在线学校平台上上线,供广大一线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免费使用。2013年11月由常州市教育局开发和管理的“青果在线学校”网站(www.qingguo.me)开启试行。通过该网站,学生在家就可以自主学习,观看课程微视频,并与优秀教师进行线上交流。

常州市初中数学网络课程具有以下的优势元素:(1)与新课标新教材配套,体系完备,与教学同步,能对现行实体教学形成很好的优势补充;(2)核心知识集成模式,主题鲜明,使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强;(3)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资源丰富,模块清晰,选择性强;(4)呈现方式新颖有趣,寓学于乐,特别是游戏积件的开发和使用,使数学学习变得好玩和有趣;(5)在常态教学中,也想关注差异,但实际教学中很难兼顾,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实现,在每个微视频后面,都配制了台阶训练;(6)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社区的建设,同伴互助交互性强,答疑指导,名师指点,导学性强。

由于微视频教学有着简约性、节时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自2013年11月网络课程上线以来,全国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是受益者,他们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预习和补偿性学习,全国各地的广大师生对网络课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青果在线学校”自上线后,通过“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研究论坛”、“全国名师工作室研究论坛”、“全国主流教学流派精品课堂展示”、“华师大C20慕课联盟与翻转课堂展示活动”、“江苏省第六届初中校长论坛”等平台多次向全国展示,并给全国广大师生免费使用,上线半年来,在全国很受欢迎,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下面是南京行知实验中学的吴校长的点评:

青果在线学校的领导老师以及专家:

很有幸,在江苏省初中校长论坛上第一次听潘校长介绍了青果在线学校,直觉告诉我,我们的学生非常适合用这个平台学习。

我是南京行知实验中学的校长,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特别是数学学习非常困难,为此我们一直在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也是南京市Ipad实验学校,正在探索网络学习对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相信,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变革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只是我们还没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

正如万能的淘宝已经彻底改变了如今的商业运营模式,未来的教育业一定会因为互联网的发达而彻底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学校不再有围墙的界线,学习不仅仅在于课堂的45分钟,无时不学习,无处不学习。

我校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探索用沪江网校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今有了青果在线学校,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学生的课程内容,更加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适应不同基础的孩子在不同时间学习,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为此,我们在上周五第一次尝试用青果在线学校的视频给初二、初三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讲授数学初二的一次函数,与初三的二次函数。这些知识点学生极易混淆,学习难度大,不容易理解。

用了青果在线学校的视频,我们采取听、讲、练结合的模式,让一节10分钟的知识短视频在一节课45分钟内充分应用,让学生在家也能轻轻松松的听过优秀名师专家的精彩数学课。

若非亲身体验,还真不会感受到其中的秘籍。

请看我们这次青果学校上课的视频及文字报道——

http://bulo.hujiang.com/diary/384732/

这是我的沪江日志,上面有很多关于我校用网络开始英语学习的尝试,有了青果在线学校,数学网络学习也将很快起步!

非常感谢青果在线学校的全体教师和专家的倾力付出,我作为一个非数学专业的学科教师,都深深背网校老师的课堂教学氛围所感染,背精美的制作、精湛的讲解所折服,我相信只要用心听讲的人一定收获满满。

 创   新

“e时代,江苏的教育走向何方?江苏的数学素质教育走向何方?今天我们在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看到了曙光。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深度融合?今天在这里也找到了答案。”2013年11月12日江苏省教研室董林伟主任在观摩了潘建明名师工作室的《构建技术环境下的自觉数学课堂》活动后如是说。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作为常州市网络课程实验基地学校,也是潘建明名师工作室数字化教学研究的基地学校,他们和田初中的老师一起充分利用青果在线学校线上学习平台和台湾智慧教室网络教学平台,成立了常州市数字化教与学研究工作室,进行了教育技术背景下自觉课堂的“翻转”的教学研究、“问题导引合作探究”课型、“任务资源包引领个性探究”课型多种课型的开发和研究。

2014年3月15日,华师大国际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副主任田爱丽博士一行来到该校,听取了工作室和学校的数字化教与学的建设情况,零距离的接触了该校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高度评价了该校基于自觉数学课堂背景下的翻转课堂的探究和实践。常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信息处处长华泽峰、宣传处副处长、常州教育报刊社主编鲁兴树等领导也参与了现场交流活动。

3月16日,陈玉琨教授一行聆听了潘建明校长的《e时代用技术推进教与学的变革》的专题汇报,他主要从信息时代教学生产力、“青果在线学校”概况、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技术环境下教学课型研究等几个方面做了介绍。陈玉琨教授非常感动于该工作室积极进行的E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尝试,他认为常州已走在了第二次教育变革的前沿,他还就诊断性测评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3月17日陈玉琨教授一行走进了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的E学习教室,现场体验了基于自觉数学课堂背景下翻转课堂研究课。潘建明校长和工作室成员陈琦主任分别开设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平方差公式》两节观摩课。专家们肯定了陈琦老师根据学生网络预学习后的反馈练习充分暴露问题、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他们非常欣赏陈老师通过“一展身手”、“一站到底”、“最强大脑”层层推进的教学设计,他们一致认为陈老师的课堂目标达成度很高;专家们对潘建明老师的自觉数学思想在课堂中的渗透高度赞赏,他们认为潘老师的课堂紧凑,学生的思维过程非常充分,学生学得很愉快,学习效果也很好。

陈玉琨教授还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促使程序性知识向元认知知识提升的途径,这样的做法必将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发浓厚。

辐    射

“王老师:你提出的‘现在的学生很粗心,作业老是错,找他来订正后当时会了,过几天又错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典型,很具有代表性。我不知道你具体的学情,只能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来给你提供下面三条处理建议,供你参考……”。潘建明戴着耳麦坐在江苏教师教育网的演播室中通过网络平台室进行《专家在线》活动,解答江苏省初中数学远程教育学员们提出的疑难问题。

以潘建明的教学风格所形成的“自觉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早在2006年他就带领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全体数学老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到2008年已初步成形,现又经过多年名师工作室的“锤炼”,已获得丰硕的成果。为了将研究成果普惠广大一线同仁,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的关心下,近三年来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在省内外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活动。2010年7月12日至15日潘校长在扬州教院附中为江苏省联盟学校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省级高级研修班授课,同时授课的有国家督学成尚荣等一些国内知名专家,只有他一人来自一线,中国教师报江苏记者站高翔站长很好奇,晚上来到他的房间,寒暄之后高站长机智地问:“潘校长,你明天打算给学员们讲什么?”他平静地说:“我想阐述这么几个观点:一、课堂教学变革与发展的走向;二、追求学科的本质教学;三、关注学生的高效学习;四、如何以真学定真教;五、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设计策略;六、发展性评价结果的优效利用。”高站长说:“我是专门做名校经验提炼的,你的许多观念还是第一次听到,明天去向你好好学习。”第二天上午听完潘校长的讲座后,高站长说:“你讲得太精彩了,在你讲座过程中我们大家给予的掌声,就是我们无言的点评。”

2007年至2014年潘建明名师工作室先后三十多次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对“苏北、苏中”地区的送培到县活动,均受到广泛好评。近三年来经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推荐十多次参加中国教育名家高层论坛和全国初中数学精品课展示、江苏省初名师特色课堂观摩活动等,送教北京、广东、浙江、安徽、陕西、河南、新疆、贵州、江西、广西全国二十多个地区,以上活动均受到广泛好评。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潘建明名师工作室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别人也成长了自己。要面对新形势下的自觉数学课堂的丰富和完善,潘建明名师工作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潘建明的带领下他们一定会去创造出新的业绩,但他们还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最后我们还是用工作室成员张勇老师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的采访:“在领衔人潘建明校长的带领和示范下,我们每个人都从开课、观课、议课、理论讲座、理论学习、理论写作等多角度得到了切实的锻炼,新课程的理念、教学的能力、专业研究的水平等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虽然每个月的理论学习、写作练笔等压力不轻,但每个成员都欣喜于这种锻炼,因为每个人都坚信——厚积薄发,今天每一点滴的努力必能换得明日的成功!在工作室的三年成长之路,虽有荆棘磨砺,但彼岸的风光必定绚烂多彩! ”。

 发表于2014年第11期《时代学习报(教研版)》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