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彰有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会议上分享获得教学成果奖的经验

作者: 李彰有 发布时间: 2025-07-24 阅读:( 99 )  

李彰有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会议上分享获得教学成果奖的经验

         2025年7月16日—20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和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承办的全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暨第八届德育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活动在南通二举行。本次活动采取“拟定研修主题+专家理论讲座+教师经验交流”的模式进行。主题层次分明,讲座高屋建瓴,交流精彩纷呈,受到了参会老师的热烈欢迎。会议期间,江苏省教科院高中政治教研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顾润生作了《新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的主题报告,中国教育科学院学科评价专家张克新作了《跟我走吧,快乐出发》的主题报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特级教师孔令启作了《AI+思政课堂:数智时代教学场景重构》的专题报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思政教研员王国芳作了《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教研论文写作》的主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晓东作了《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的时代应答与学术进路》的主题报告。来自全国24个省份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学段的500多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江宁区高中政治李彰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彰有携工作室成员沈从举、童妍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在“精品课题展示”区域展示了省级课题《高中政治课教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例群研究》的研究成果。。

          主持人李彰有在“成果分享与交流”环节,应邀作了《荣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粗浅启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探索(2012—2024)”为例》的经验介绍。

        他首先指出,当前政治课教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重视还是不重视”的问题,而是“会还是不会”的问题。

       然后提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四三四四六三”有效教学策略:1、遵循“三大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高中学生成长规律。2、坚持“四化定位”原则:深化解读、细化分解、融化渗透、内化践行。3、采取“四种优化策略”,即依据教育任务确定学科教学要求,解读基本内容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研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4、选择“四条适贴路径”:学科化研读,整体化筛选、网格化定位、精准化设计。5、参考“六类典型课例”:观点拓展型课例、内容渗透型课例、素材分析型课例、专题建构型课例、微课答疑型课例、校本课程型课例。6、倡导“三种教学活动”:议题式、辨析式、探究性活动。

       最后分享了获得教学成果奖的经验:1、精准选题——主动关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2、持续推进——依托课题项目长期研究不断完善。3、一体设计——要有前瞻理念一体设计。4、实践创新——针对问题应用创新。5、积极推广——多方式交流推广成果。6、服务工作:与工作相结合。

        他的的精彩分享给与会者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会后许多教师索要可见进一步研读。6882e98eed35b.jpg

 6882156c0853f.jpg

68832bc2c7101.jpg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