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彰有师德事迹入选《新时代师德魅力人物50例》
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要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要求。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的华南师范大学,坚持推出优秀师德典型代表,在全国精心选择了50位师德高尚的优秀校长、教师,以他们生动鲜活、充满感染力的师德故事和育人案例,2022年9月,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策划编辑出版了《以爱温暖,向光而行:新时代师德魅力人物50例》(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讲述50位新时代师德魅力人物感人至深的师德故事和育人案例,展现了他们的精神成长经历和职业道德境界,以身示范地启示广大教师如何将师德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深入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李彰有是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带头人,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知网学者库学者;《中国教育报》好老师授课名师,《课堂内外》好老师智库金牌讲师,学科网授课专家,五省区藏汉双语师资培训专家;江苏省中小学教材评议和教辅审读专家,江苏新高考命题与研究中心专家等。
江宁区高中政治李彰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宁高级中学教师李彰有,作为南京市教育局聘任的师德师风监督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无论是从事政治课教学、担任班主任,还是主持名师工作室,潜心教书、倾心育人,精心教研,实现了由照搬教学模式到形成教学特色的转变,由学科育人到培根铸魂的转变,由自发带动到成人达己的转变,是强师德铸师魂的先行者和育人楷模。
李彰有经多年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了“教育即引领”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以“情景讨论教学法”为特色的教学风格;形成了“引领学生共享成长的快乐”带班理念;形成了“由优秀走向卓越的专业成长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建设主张。受邀开设区级以上讲座或示范课100余次。相继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论文和各类文章500余篇。编写或主编书籍27本,参编19本。承担完成课题6个(国家级1、省2、市2),教改项目1个。
他从教以来,带过16届高三毕业班,担任15年班主任,特别是担任青海民族班班主任8年,用扎实细致的工作维护了民族团结。所带2020届高三(20)班,包揽了青海省民族类高考前11名,创造了青海省民族类高考奇迹。所带班级曾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特色班集体”。曾荣获中国“好老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之星”“优秀会员”、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22年度影响力教师、省年度优秀班主任、南京市“斯霞奖”、南京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南京市教育先进个人、市“教坛十杰”、市优秀教师、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优秀教师等20多个荣誉称号。专业获奖有部级“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全国课堂引领示范性展示特等奖、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一等奖、南京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等。教育成果奖有全国优秀德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果特等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市科研成果二等奖等。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封面人物》。
他主持的首届名师工作室历经三年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铸魂育人的名优教师,已成为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名师工作室。2019年12月,工作室荣获“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称号。2022年5月,在区教育局对首届名师工作室考评中被考核评估为优秀。成员彭功军成为江宁区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唐翔、张丹凤等4人被评为市级带头人,戚昊苏等12人被评为区级带头人;张丹凤获得长三角地区和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杨喜庆获得江苏省心理示范课一等奖,毛莉获江苏省政治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洪娟获得南京市高中政治学科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唐翔获得南京市高中思想政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成员周天航等共发表论文70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7篇);沈权获得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戚昊苏获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二等奖。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两次荣获“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称号,《教学月刊》(政治教学)2019年7-8期合刊封三以《引领教改 助推成长》予以报道。《中小学班主任》2021年7期封二对本工作室进行介绍和成果进行报道。
李彰有在2020年被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西南大学)等联合评选为中国“好老师”,曾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之星”“优秀会员”、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教育年度优秀班主任、南京市“斯霞奖”、南京市德育带头人、南京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南京市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又被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以《李彰有:在引领中抒写教育的精彩》为题,选入《新时代师德魅力人物50例》一书。
撰稿:张雯 校对:余前秀 审核:李彰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