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2014中考作文真题阅卷解析与满分作文(辽宁省丹东卷)作者:乔德生

作者: 乔德生 发布时间: 2020-07-11 阅读:( 4468 )  

65bb5ec54c19f.jpg

微课:中考半命题作文真题例析(乔德生)

【真题点击】

按要求作文。(60分)

阅读带给我们快乐,阅读伴随我们成长。一双慧眼,带我们阅读大千世界:阅读书籍,从名家作品中学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阅读自我,从欢笑和泪水中读出自己的欣喜与悲伤;阅读父母,在生活细微处感悟亲情的无私与博大;阅读青春,在菁菁校园里回忆师生的真情与感动;阅读自然,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叹世界的奇妙与生命的永恒……

请以“阅读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真题破解】

今年丹东中考作文题目仍为半命题作文,探讨其最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连续多年为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模式,总体没有太大变化,由此预测未来几年也不会发生巨大改变。这两种命题模式易于考生发挥优势,给考生最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能够调动起考生最佳的创作热情,能够最大限度净化考生心灵,引导考生走向真善美。

看引语提示:第一句点明了阅读的作用和此次作文的中心话题,意在引导考生选择最佳角度立意。第二句点明“阅读”的最大范围,也是此次作文的拟题的最大范围。“慧眼”表明考生应擅于立意,擅于选材。后五句分别从“阅读”的实指义和泛指义来确立拟题范围,意在引导考生快速拟题。“……”表明考生还可以依此从其他角度来斟酌筛选。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会先入为主,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因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补写一个恰当、鲜明、新颖的标题是写出好的半命题作文的前提条件。看作文题目:“请以‘阅读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一句表明此次作文为半命题作文。作文之前,考生要先拟好标题。联系“引语”,我们可以粗略地感知到命题者的意图:可以参照示例拟题,也可以照样自拟。关键要紧扣题眼“阅读”。拟题切不可随意,要做到求准、求新、求深、避生就熟、化大为小、顾及平时、联系自身、符合逻辑、内容健康、合乎情理。从样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横线中应填入一个名词,不宜为句子。可以就用命题者提供的引语提炼,比如,阅读书籍、阅读自我、阅读父母、阅读青春、阅读自然等。也可以照样自创,比如,阅读人生、阅读时尚、阅读幸福、阅读坎坷,等等。但具体写作内容切不可照搬引语。行文之前,考生要考虑围绕你所填入的内容,怎样来点题(开头)?怎样来表述?怎样来扣题(结尾)?忌想一句写一句,忌衔接生硬,忌缺乏条理性,忌内容上的重复。尤其是开头结尾要精彩独到,醒目打动人,唤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立意突围

最佳立意一

阅读经典,学走人生路。

立意拓写一

阅读《居里夫人传》,教会我们要勤奋;阅读《过零丁洋》,教会我们要爱国;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我们要百炼……

文学作品具体细节→现实生活点点滴滴;文学作品思想内涵→人生追求最佳境界;阅读文学作品→实践现实人生;融入自身体验→获得人生教益。

最佳立意二

阅读青春的叛逆,成长的烦恼,在老师的教诲中收获值得回味的人生。

立意拓写二

青春不可能没有叛逆,成长无法回避烦恼,但人生不能因此迷失方向。看到了吗?灯塔就在你的前方——浓浓的师爱。阅读它,我们会获得刻骨铭心的理解。将大化小,细节入手,反向选材,正面立意。

【同题佳作】

得分亮点:文字老练,充满哲思

阅读生活

佚  名

阅读文学作品是打开了一扇窗,阅读生活是打开了一道门。

阅读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走近了我的生活,我只知道,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当晚霞逐渐隐去的时候,总喜欢洗净自己的身体与灵魂,打亮台灯,然后在阳台上虔诚地掀开一片书页。任庭前花开花落,阅读中的世界却始终如一地精彩。

我相信作家是用感情、用心灵去写作的,他们将一个活生生的异域展现给我们。每当读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面前就冉冉升起一片落日的大漠;每当读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面前就展现出烟雨江南的水雾纷纭;读着《瓦尔登湖》沉入梦乡时,我总成为书中的主角;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总含着热泪振臂高呼……阅读停留了时间,连接了空间,最重要的是连接了作者与读者的双眼与心灵。

“三年得两句,一吟双泪流”,这样的诚挚,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尊重与敬意。

然而,这一天,一切都变了。

我看到了一个集市,肮脏的街道,粗鲁的肉贩,逃课的孩子。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那个举起手掌游泳的孩子已深深地印入我心中。这是沈从文的《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语气如此平淡自然,就好像领着我在那一条道路上行走。我在阅读吗?不,我在走路。

那一年,沉迷于哲学、心理学和《圣经》的我就这样惊醒了。抽象离我远去,我看到了自己贫瘠的思想。我想起了海子,想起了他躲在房里的一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与蔬菜”。我觉得,这些年来的阅读来得太轻易,太丰富,就像隔窗看花,拙劣地想象他人的梦。这种阅读太廉价,就显得毫无分量。多年来的积累,写出来还是一纸空文。我的阅读之路,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于是,开始下定决心写日记。写下生活中平凡的细节。我跟从文学一起阅读。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稚嫩的孩子。

是的,文学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是教会我们去阅读生活,教我们重回坚实的大地。当我的手在日记上游走时,我想我真到了一扇门面前,这儿,我读了,我写了,这才是阅读的开始。

得分点透视

1.立意新颖,令人深思。此文是将阅读真正融入了生命的人所写的文字。正如作者所说:“我在阅读吗?不,我在走路。”

2.深挖底蕴,收获生活。这样的阅读,来自书本,却不局限于书本,由于与生活的血脉相连,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从而获得了最深处的意义。

3.创新模式,架构清晰。文章没有用大多数人所用的模式,但它也有着清楚的架构,体现了作者思路的明晰。

模拟评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18分=总分58分

得分亮点:语言朴实,以小见大

阅读父母

佚  名

没有什么比父母更难读懂,没有什么比父母更重要。

我细细地阅读着他们,甜甜地品尝着他们,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渐渐地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们生活在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里,是谁给予我们点点滴滴的教诲,是谁让我们在扬帆前进的道路上少受挫折,是谁在我们哭泣、苦恼时带来轻轻的安慰?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眼睛总是无微不至地关注着我们的一切!

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外地旅游,当时我们正从景区出来,老天说变脸就变脸,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身上只带了一把伞,但必须马上赶到停车场,所以爸爸妈妈把我搂在中间,当时雨大,风也很大,我冻得浑身直发抖。妈妈使劲把我搂在怀里,让我感觉很温暖。我们到了车上的时候,爸爸妈妈的衣服都湿透了,我却只湿了一点点,这就是“爱”。到了宾馆,他们都感冒了,这让我感到了他们的爱是那么伟大。

还有一次,我夜里被子没盖好,发烧了,浑身难受,不停地吐。爸爸妈妈看到此情景很是着急,急忙到门口打了一辆车。到了医院,我马上挂了点滴。看着我难受的样子,爸爸妈妈很是心疼,一脸愁容。我慢慢地睡着了,突然感觉有什么东西落在了我身上,我慢慢地睁开眼睛,原来是爸爸把衣服脱了下来盖在我身上,我不禁热泪盈眶。妈妈看我流眼泪了,急忙问我是不是还难受,我说:“不难受。”她一颗提着的心才慢慢放下来。

我一直在阅读着父母,一直都在享受着父母给我的爱。今天我终于读懂了一些。

“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永远的依靠。

我阅读着他们,怎么读也读不完......

得分点透视

1.立意深远。父母就是一本厚厚的书,阅读他们的过程,就是感受、学习的过程,也是欣赏、评价的过程。

2.以小见大。能够从生活点滴入手,真实表现出父爱母爱的伟大。

3.语言朴实。通篇没有华丽的语言,却表现出深深的真情。

模拟评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18分=总分58分

附:

得分佳段

人生就像一本书,需要我们去仔细地阅读它,细细地品味它其中的道理和含义。漫漫人生路,既有悲欢离合,又有失败与成功。翻开这本厚厚的书,熟悉的一幕出现在我面前。那时我还很小,常和小伙伴们拿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去村口的大杨树下玩耍。我们像刚升起的太阳,充满活力与生机。当我再次想起那个场景时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得分佳段

终于,我在父亲的逼迫下,捧起了人生中“第一本书”——《三国演义》。看完整本之后,我发现阅读似乎不再那么讨厌。从此,我便开始大量地阅读书籍,我每一本都细心体会,细细咀嚼。读青山,读蓝天,读大海,我从中领会大自然的奇异,万物的自在;读社会,读法制,读生活,我从中见识了人世间的美丑、善恶。

得分佳段

小时候,我时常会拉开抽屉, 拿出手帕包着的两包照片。翻着,看着,问着。爸爸妈妈昔日的形象、昔日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同学及身边人的趣事,都随着午后的阳光投射到我心里,多少个漫长的下午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阅读父母的时代,让我对父母更加敬重,更加感恩!

(此文发表于《意林·2014中考作文真题阅卷解析与满分作文》一书)

※由此制作的微课获得全国创课大赛一等奖。(见文首)

5f09ad9a5e43f.jpg

5f09a5aa3e571.jpg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