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咏·滋养·出奇 ——安化二中张娜老师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印象记

作者: 谭文淼 发布时间: 2020-03-23 阅读:( 5825 )  

涵咏·滋养·出奇

——安化二中张娜老师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印象记

永州市第一中学 成少华

陶澍故里,大美安化。今天一连六堂课围绕60多年前、大洋彼岸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倾情解读而渐次展开,风景殊异,和而不同,但是都呈现了践行学生主体、优化教学策略、助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展示读写共生、语用为王、提升学生言语智慧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安化学子们更呈现出了对话交流、互动沟通、合作探究、学习成果丰硕、精神状态饱满的高品位,我们如同行走在安化梅山曲里拐弯、曲径通幽的大道上,无不颔首称快,大快朵颐,第二届湘粤省际“同课异构”专题教学实在是美不胜收,余味无穷! 

安化二中张娜老师是第二个出场的老师,袅袅婷婷、清纯脱俗,作为一个出道不久的教学新锐展示了一堂家常味十足而又蕴藉丰厚的同构课。我想用“涵咏”“滋养”“出奇”这三个关键词表达我的感受。 

涵咏,充分沉潜的涵咏。基于本文作为历史上杰出演讲稿的文本特质、文体特征,张娜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的支撑概括了“梦想”之后,不无自然而有饶有匠心地安排了“老师模仿演讲环节”、“学生模仿演讲环节”“学生挑战演讲环节”,可以说匹配文本特质和文体特征,找到了最合宜的教学策略。张老师微微闭合眼睛,缓缓移动台前,硬是一气呵成地将马丁路德金在种族隔离和歧视下对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等等的呼吁深情地“背诵”了出来,这不是表演、不是作秀,这种策略的成功采用具有很大的激发、撩拨和煽动作用。演讲肯定要发之于口,相比那些大段大段对文章的肆意肢解或者所谓深度解读来说,相比那些通过视频音频等所谓现代化手段“隔”了一层的隔靴搔痒“朗读”来说,这种现场冲击力极强的“教师示范演讲”催化了学生跃跃欲试的演讲期待。在接下来的“学生模仿演讲”和“挑战演讲”环节,促成了这一堂课高潮,特别是一个儒雅气十足的男生用自己金声玉振、响遏行云的“模仿演讲”仿佛引领我们置身于当时的群情昂扬的演讲现场,俨然是一个真的马丁路德金在控诉、在质疑、在呼号、在畅想!当然,我们期待着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互相点评,在演讲技术层次进行 某种辨析和引领,以趋于对演讲技术、演讲艺术更深度的体认,但是囿于时间成本等因素,我们对这种阙如抱一种理解的态度。古人说得好,涵咏功夫意兴长。面对当下语文课堂分析过度、解读过度的倾向,涵咏沉潜于文字之中,在语言文字的丛林里走几个来回,这是符合母语教学特点的优秀传统,其实,好的教学方法并无新旧标签之分,在当下倡导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建构语言的态势下,依然要注意到优秀的母语教学传统并没有时过境迁,口诵心惟,依然是符合母语教学特点的不二法门。 

滋养,贴着文字滋养。我们都注意到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对语文学科人文性元素的适度彰显,确实执意于言语形式、专注于语文味,自然提升了语文学科的专业成色,但是附丽于语言文字本身,须臾不可分离的内容情感思想审美等信息的不自觉的剔除,语文文字就会干枯僵死。紧紧贴着文字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来进行符合语文特点的浸润,真正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很难想象,我们是为了一个个比喻象征手法的学习来学习《离骚》的;很难想象,我们学习杜甫所得,获得的仅仅是如何把握近体诗格律的整饬和用典的技巧。同样,我们不能排除排比、比喻、呼告等等修辞技巧在这篇演讲稿传播的作用,也充分料及本文的结构程式、逻辑力量在这篇演讲稿中撼动人心的作用,但我们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演讲稿在几十年前所抵达价值观高位。当然,我们既要在历史语境中看到马丁路德金诉求的正当和正义,也要有批判眼光针砭美国当下所谓“美国梦”的虚伪空疏和双重标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人类社会”可以也应该有一个值得遵守的价值共识,从某种意义上,马丁路德金不是仅仅为了“孤岛”上黑人兄弟维权,而是为了人类共同的价值底线而呼号。张娜老师就上升到了这种高度。当她推出这样的字幕时,我认为她抵达了文本柔软的内心深处:“一个伟大的国家必然是充满爱的国家,一个不关心弱势群体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而一个不关心贫困人群的国家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国家。”不是聚焦于文本死缠烂打,而是跳出文本发现了伟大价值观灼照人心的力量。我想,这样的滋养,对于这些安化大山里的孩子是最有滋养意义的。安化陶澍不就是奔着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办漕运、理盐政、治水患、育人才吗?张娜老师在凸显本文价值观这个层面走的就比较远。在后来的读写共生阶段,几个老师不约而同地要求学生以“梦想”为题放飞梦想,要求使用排比;或者以演讲稿的形式承载高考梦想或职业梦想,这些自然是不错的抓手。但我想,马丁路德金植根于肤色歧视和欺凌的严峻事实而急切、焦灼乃至愤怒地呼吁“梦想”,其实还是能够得到当代人的更多共鸣和热切回应。与其甜腻腻畅谈个人梦想,我们也可以关照我们生活当中种种习焉不察的“歧视”事实:地缘歧视,城乡歧视,工种歧视,学历歧视,相貌歧视,成绩歧视……这些歧视的剖析和分判,是不是更能走近文本的核心旨趣?更能在冷峻中沉思马丁路德金激情之后的理性思辨力量? 

出奇,守正亦出奇。同课异构,魅力在于异构,如果依葫芦画瓢,语文学习的魅力荡然无存矣,前提是我们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主题的认同有基本共识的前提上。张娜老师在教学环节推进的每一个流程上,有别具匠心的创意:导入是从前排两个男生畅谈自己做警察、做医生的梦想开始的,从生活化语文的视角,消弭学生与文本的某种隔膜;教师背诵一大段“梦想”文字堪称神来之笔,特别是学生的挑战演讲环节令人耳目一新;有关黑人遭受凌辱的图片放在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解构之后,以强化对本文写作背景、演讲针对性的深度认知,而不是上课伊始就煽动情绪、刺激情绪;在“联系自我、思考感悟”环节,突出了演讲者马丁路德金几个重要的人生节点,突出其在人生困境中爆发的人格魅力,而不是像我们习惯操作的那样,“知人论世”,照例在文章的导入部分用PPT饶舌而琐碎地展示作者的生平;特别是老师进行设置了一个“赠言共勉”环节,读写共生,价值传递,到位地沾概了本文的价值真义。 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遗憾的艺术。我也注意了两处小小的硬伤。其中一个学生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是不是没有得到教师所需要的思考方向,于是教师一句“停一下”的打断声,是不是暗藏着教师的某种强势。可能注意到学生的充分展示会挤兑掉后续更多精彩以及必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不自觉地迸出了这是回答问题的“最后一次机会”,其实课堂上永远是学生展示、思考、表达、演说的机会,没有“最后一次机会”之说的,除非是教师掌控的霸道课堂,教师预设的既定的课堂。

六个教师,有三个教师最后说了“谢谢同学们的配合”,实际上,学生才是课堂上的真正主人,哪里有学生“配合”,教师表演一说啊。 群山万壑赴安化,生长陶澍富性灵。同课异构风景异,各美其美气象新!

 2019年12月15日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