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赵伟涛 发布时间: 2020-03-13 阅读:( 15922 )  

近年来,翻转课堂发展迅猛,在全球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课堂掀起了实践和研究热潮。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以及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的实践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且有效的模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转课堂的可贵之处在于可以高效整合资源,以完善每一位学生为目的,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高中生物教师也应将翻转课堂与学校、社会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建立联系,使课堂教学更灵活、更生动。

1  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的主要优势

1.1  实现了学习模式的转变

翻转课堂并非单纯是视频教学,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翻转,即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模式的翻转。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模式也由被动受教转为主动学习。

1.2  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学习。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紧绷神经,唯恐因跟不上教学节奏而遗漏知识点。学生观看视频的进度自定,难懂的反复浏览,还可暂停进行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1.3  增加了师生间的交互

当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去给学生讲授内容时,就具有更多时间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如一对一的指导,或者是小范围针对性的辅导。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师具有更多机会和学生进行交互。

2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教学案例

2.1  背景

本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因课时紧张且本实验操作耗时较长,课堂上难以按时完成。为解决此问题,笔者根据翻转课堂与实验教学的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分为课前学习和课上实验交流两个环节。课前学生自主完成的任务有:观看视频、思考并完成学习任务单;课堂实验交流环节包括: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展示、生生间和师生间探讨实验改进方案。

2.2  课前自主学习

2.2.1  视频内容简介

笔者为本节教学内容录制一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根尖各部分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功能。接着简单介绍生根过程、取材时间和位置。最后重点讲解实验过程中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2.2  学习任务单

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既能使学生明确观看视频时应关注的重点内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还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3  课堂实验和交流

2.3.1  小组合作实验

本实验4位学生为一组,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实验操作,并在小组内部讨论以下问题:解离时间过短或过长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漂洗用时更短?等等。

2.3.2  实验结果展示交流

此实验安排在数码互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结束后,在大屏幕上分享展示每组的实验结果,教师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改进措施,如材料选择上,可选择更易生根的大蒜替代洋葱;实验前将大蒜放入4℃冰箱预处理;解离前增设“固定”的操作步骤等。

3  翻转课堂存在的误区

3.1  教学目标定位错误

有的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定位的模糊认识,由此产生“学生课前都学完了,上课还学什么”的疑惑。翻转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是:课前微课自学,课中协作深化,课后巩固拓展。正确的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课前解决基础目标,课堂提升高级目标。课前侧重于让学生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观看微视频掌握基础性的内容。而在课堂上,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协作研讨实现提升认知、解决重难点的高级目标。

3.2  误以为微课是翻转课堂的核心

微课短小精悍,能更突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更精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微课只是高效实施翻转课堂的优化手段之一,是可以被其他学习资料所代替的,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阶段也可以采用其它学习材料而不是微课进行自学。

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翻转课堂的应用,能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关注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现高效课堂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