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中带刚,刚中不乏柔

作者: 杨文军 发布时间: 2019-11-26 阅读:( 6653 )  

柔中带刚,刚中不乏柔

——评李天亮、王晓霞执教《天上的街市》同课异构一课

                                                                                杨文军

       同课异构是我们工作室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自我教学思想成果的重要舞台,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结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为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是在本学期前两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之举,有了很大的突破,一是提前线上研讨,二是借班讲课。

       本次两位执教教师李天亮、王晓霞,都是商都县很有名气的语文骨干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教学风格、扎实的语文功底。他们两位教师凭借扎实的语文素养,给我们呈现了一节不同风格的语文课。在上周工作室就他们两位老师所讲《天上的街市》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讨,大家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到教学过程的安排,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进行议课。经过一轮智慧的碰撞、切磋后,参与“同课异构”的讲课老师在对比中取长补短,再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去其糟粕,留下大家共同认为好的合理教学设计环节,他们调整了教学策略,整合成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结构、不同形式的教学设计,最后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现代诗歌《天上的街市》现安排在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一个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或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鞭挞现实生活的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的是通过这些丰富想象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此课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一个中心出发,围绕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教学”。两位老师依据单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特点,课后积累运用、结合商都一中“优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共同的教学目标就是抓住朗读诗歌,读出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的感情,理解诗歌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手法及作用。李天亮老师重点是理解作品意象,体会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王晓霞老师的重点确定为反复诵读,读出情感。通过课堂落实,我感到两位老师在目标落实上达到90%以上,但重难点的突破还达不到60%。对现代诗歌的教学重点是“读”,学生怎么读?教师怎么指导学生读?读的评价点是什么?方法指导、教师示范很关键,要感受诗歌节奏和谐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在这方面多下苦功,积累自己在朗读指导的方法,根据诗歌的内涵及其表达的情感,声情并茂地示范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才会爱上诗歌,才会读懂诗歌。

       因是借班讲课,做课教师对学情分析上不到位,很难与学生在短时间上互动起来。本来刚升入初中的孩子,看问题不够全面,阅读停留表面,不能结合时代背景深层理解。但两位老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设计的时候都有奇招妙想。王晓霞老师把时代背景介绍放到开始,和作品直接联系起来,开门见山的告诉学生,作者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写出来的;而李天亮老师是放到合作探究3中,以问题的方式引出时代背景,这样更能使学生对主题的把握。

       两位老师在教法上有同有异之处,诗歌教学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炼的诗句中解读出丰富的内涵来。同之处:诵读法,在朗读诗歌中都注重了诗歌的重音、节奏、情感基调的把握;启发式教学,重点突破重难点——联想和想象,两位采用“设计问题——启发联想和想象——讨论回答”等环节教学。不同之处:处理本文的艺术手法不一样。这是学习文章的章法,对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手法的讲解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学习方法,诵读中品味诗中的韵味,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欣赏上,进行了美的熏陶;合作中以教师预设问题为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制作牵线搭桥工作,进行点拨。这是两位老师的教学艺术,值得我学习。

       教学流程上纷呈异彩,导课上李老师用“牛郎织女”故事的结果导,接着问学生准备怎么学?王老师是用唐·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引导,然后以目标导学,强调学什么?一开始两位老师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和重点;在朗读指导上也是王晓霞发挥出她女性的柔情来范读来感染学生读,李老师通过音频播放让学生闭眼赏诗来激发学生对主题的理解;突破作者要表达作者的理想能否实现都抓住了“定然”一词,一个“定”字说明作者相信不就得将来定然会实现美好的向往。在艺术手法掌握上李老师通过拓展延伸活动,王老师是通过作业布置来突破,这也是异中求同的一种教学策略;两位老师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一条主线,多个关键词语,勾勒出一幅导图。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看到工作室的课例研究正从科学的方向发展,从做课教师接到任务后的一系列的表现,看到他们对工作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静下心来,从我做起,尽职尽责,一节课始终是围绕学生学而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我相信在本次活动中工作室每位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激发起大家踏踏实实抓自己基本功的信心,希望大家拧成一股绳,尽心尽力,用心用力来担起我们做语文教师的真正使命。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