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提升”的模式建构与教学案例 ——以江苏高考“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为例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10-28 阅读:( 6839 )  

5db64bd57f958.jpg

摘要:针对江苏高考“热”“难”兼备的考点,建构“专题提升”复习模式,通过“专题立项”“内驱激发”“思维建模”“问题解决”“变式巩固”等环节,聚焦核心素养,有紧扣热点突破难点。并以“新情境下的方程式书写”为例,诠释“专题提升”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专题提升,复习模式,流程,案例,新情境下的方程式书写


江苏高考某些测试热点,在考查学生化学素养的同时,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成为“选优”的重要参数和备考的难点。发掘这些热点的测试规律,找到难点的突破策略,成为高三复习是否高效的关键。

研究发现,无论出现在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也无论是定点考查还是分散考查,这些“热”“难”兼备的考点,在江苏高考中都有其鲜明的命题风格和稳定的测试方向,且都能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

据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聚焦核心素养,建构“专题提升”复习模式,引导学生紧扣热点突破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专题提升”复习模式的流程与操作指南

“专题提升”复习模式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南,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专题测试规律,聚焦专题核心素养目标,以“思维模型建构”为手段探索难点突破的有效策略。其流程按“专题立项”“内驱激发”“思维建模”“问题解决”“变式巩固”等5个环节渐次推进。

①专题立项

在充分调研考情与学情的基础上,以“稳定的测试热点”和“明确的难度反馈”为标准,规划专题立项。江苏高考中“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满足特定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推断”、“实验步骤的续写”、“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平衡移动及相关物理量的比较”、“有机合成路线”、“守恒法在物质组成分析中的应用”、“微粒空间构型的判断”等都是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与价值的专题。

②内驱激发

通过“五年考点统计”引导学生发现“测试规律”,直观感知“专题提升”的重要性;借助“典型错误反思”引导学生明确提升方向,真切感受“专题提升”的必要性。利用“知己知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 

③思维建模

依据测试规律聚焦“核心素养”,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通过程序性知识的优化,为问题解决提供清晰的路径和可操作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

④问题解决

从高考真题中节选典型案例,运用“思维模型”分析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化对思维模型的理解,并在思维模型运用的过程中完成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巩固、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⑤变式巩固

遵循针对性与仿真性的原则遴选问题变式,通过“变式训练”巩固“思维模型”的应用,体验“模型认知”的意义,并结合错误的暴露、反思与交流,提升专题认知水平,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2 “专题提升”复习模式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在江苏高考中具备较高的权重(6~10分),在南京市2017届高三期初调研测试中学生错误率很高。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以“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为专题,采用“专题提升”复习模式开设了1节南京市级研究课,成功实现了难点突破,得到专家与同仁的一致好评。

2.1教学流程

2.1.2知己知彼,激发内驱

[教师活动]展示表1:五年测试情况统计。

[学生活动]解读测试规律,认识“专题提升”的重要性。

5db64b7c9b997.png

[教师活动]展示表2:调研测试得分统计与典型错误分析。

[学生活动]认识存在问题,感知“专题提升”的必要性。反思错误根源,通过错误归因明确“专题提升”的方向。

5db64b84d4e5a.png

2.1.2聚焦素养,思维建模

[教师活动]展示图1:聚焦核心素养,明确素养提升的要求。

[学生活动]明确“符号表征”的规范要求,“信息加工”的材料来源,“守恒思想”的观察视角。

5db64b91023fb.png

[教师活动]展示图2:“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完成思维模型建构。

[学生活动]依据“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思维导图,提炼“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完成思维模型的建构,形成“问题解决”有套路的意识。

5db64b9929e72.png

[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⑴找准目标:依据信息并结合反应规律写出主要反应物与生成物

⑵正确配平:①选择守恒视角——依据方程式类型依次采用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电荷守恒(离子反应)、质量守恒(所有反应)的视角进行方程式配平。 ②补充缺项物质——依据体系酸碱性,补充必要的酸或碱。

⑶完善细节:①依据事实标明反应条件 ②基于意义规范使用、↑、↓ 。

2.1.3问题解决,模型认知

教师活动: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模型”解决具体问题,体验“模型认知”的意义。

学生活动:运用“思维模型”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思维可视化”暴露“模型认知”过程中的存在的知识、能力与观念的缺陷,获得“问题解决”有出路的体验。

5db64ba1e96f7.png

2.1.4变式巩固,强化体验

教师活动:精选变式练习,用“传承”提升“模型认知”的水平,用“创新”突破思维定势的窠臼。

学生活动:通过变式训练提升对“思维模型”运用的熟练程度,强化“模型认知”的体验。借助问题解决引发的认知冲突,消弥迷思概念,展现创新意识。

5db64baaf2d18.png

2.2教学反思

2.2.1核心素养目标的选择依据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信息意识”“问题解决”等基本要点,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与本专题的测试规律,确定“符号表征”“信息加工”“守恒思想”“模型认知”为本专题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2.2.2案例及其变式的选择依据

依据江苏高考的测试规律,覆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兼顾“文字”“图象”“流程”等信息呈现方式选择典型案例;基于强化“思维模型”运用和突破思维定势相结合的原则,兼顾针对性和灵活性选择变式训练。

2.2.3情境呈现方式的选择依据

以表格形式呈现“五年测试情境统计”和“调研测试得分与典型错误统计”,直观反映“考什么”“怎么考”,“错在哪”“为何错”。

以图片方式呈现“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思维导图,清晰指明“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思维建模和问题解决的操作路径。

以节选方式呈现“典型案例”和“变式训练”,高度聚焦江苏高考“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的命题风格和测试规律。

2.2.4教学时间安排的选择依据

因为反应方程式是表征化学变化的重要工具,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过程,所以将“书写新情境下的反应方程式”设置在高三期初调研测试之后,作为高三复习的开篇专题。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试题分析编写组.2015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162-178

[2]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试题分析编写组.2014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61-177

[3] 经志俊.江苏省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评析与备考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4)42-46

[4]经志俊. 变“单纯练习”为“答·品·讲·议”——“高考例题”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施[J].化学教学,2016,(11):

[文章发表于《化学教学》2017年第2期]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