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这一辈子》教学案例

作者: 王满英 发布时间: 2019-04-19 阅读:( 7598 )  

《狗这一辈子》教学案例

            黄艳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学段的阅读提出了12点要求,其中第七条是这样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狗这一辈子》是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一篇优秀散文。也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很好的教材。通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既可以让学生感受“狗”的形象,又能让学生体悟“狗命”,并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一些冷峻的思考:我们应该以什么心态来面对命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应该如何相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 学生分析

这篇文章对于初二的孩子来说,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是因为文章内容看起来不难,写的是狗这一辈子不容易;但仔细琢磨下去有点难,难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对于经历尚浅、思想尚单纯的初中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而且这种主旨隐晦的文章有时对质疑精神、发散思维要求很高。所以在授课时,如何让学生理解主旨,可能需要老师设置多种角度的问题,为学生搭梯子,促思考。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默看,让学生初步感知狗命(作品写了什么);

2、通过勾画批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合作探讨品味狗命,、交流展示自己的体验(作品怎么写);

3、通过联想、思考、质疑,让学生品悟生命哲学,获得有益的启示(作品为什么这样写)。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通读课文,能概括出“狗这一辈子不容易”这个主要内容;

再通过勾画批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反复诵读,进一步感受“狗这一辈子不容易”。

教学难点:通过感受“狗这一辈子不容易”,联想到命运、人生、社会与自然,从而获得一点人生的启示。

五、 教学方式

完成教学目标1,采用朗诵、默看的方式就能达到。

完成教学目标2,主要通过勾画批注、小组合作探讨、全班展示交流来达成;

反复诵读最后三段,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独立联想、思考、质疑,来达成第三个目标。

六、 教学用具

1、课件

2、电脑平台

3、印发学习文本《狗这一辈子》

4、课堂检测题

七、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问题1:这几天全中国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

问题2:不错,那莫言为什么能获奖?

师答: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标准是:作家作品必须有理想主义倾向。而莫言在作品中坚守了真善美的理想和做人的纯真,才为中华文明争得了世界的文学桂冠。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学也具有获诺贝尔文学奖潜质的散文家刘亮锃的《狗这一辈子》,感悟作品中的真善美。

师板书:狗这一辈子 刘亮程

(二) 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感知“狗命”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1.出示问题:

狗这一辈子能活到老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并在文中划出关键句或关键词

3.板书:真不容易

第二环节:品味“狗命”

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4.出示要求:

模仿老师对第一段的批注,请在第②—⑦中勾画、批注最能表现狗活得不容易的句子,并标注难懂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同桌或前后同学可以自流交流

(附第一段批注:批注栏

 示例:“真”流露了作者对狗命的感慨与同情。加点的词“太……太……太……均不行,稍一……便会……。……本……,……却……”写出了“为狗处世”分寸把握之难,命运之凶险。很好地诠释了“不容易”。)

5.综合同学们品味的句子,有机地整理了板书:

狗这一辈子

     刘亮程

       日子难熬

真是不容易: 门户难守

        爱情难有

 

第三环节:体悟生命

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6.出示问题:

作者笔下这只乡村的狗虽然活得卑微,但低不低贱?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说说你的理解。

作为狗的主人,虽然更高贵,但显不显得更高尚?也请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左边坐的学生合作探讨第一个问题,右边坐的学生合作探讨第二个问题。然后两组各举一人发表看法。

7.再出示问题:

作者笔下的狗既令人同情又令人敬佩,

而人则显得令人厌恶,他意在表明什么呢?卒章显志,同学们不妨齐读全文最后三段,或许会有所启示吧。

8.再启发:

这个世界是谁创造的?狗有使命,那人呢?世界万物呢?各有各命?万物如何对待自己的“命”,人又如何对待万物的“命”?

9.引入作者的情况

刘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这是一个人与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照的世界,在刘亮程笔下,人的沧桑命运与动物的命运被奇妙地叠化在一起,表达对一切生命尊严的维护和精神自由的强烈渴望,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与捍卫。从人的角度来说,“其实这些活物,都是从人的灵魂里跑出来的。它们没有走远,永远和人呆在一起,让人从这些动物身上看清自己。”

10.有无对作者观点的质疑?

(三) 课堂结语

莫言的获奖感言里曾说道:

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

也知道真正的悲悯是什么。

同学们,你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真正的悲悯是什么吗?

 

(四) 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人畜共居的村庄》,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