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评介
培养高质量教师已成为当前各国教育的前沿、热点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英美发达国家兴起,就是对培养高质量教师新模式、新途径的有益探索。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教育发达的一些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结合我国国情陆续探索了“名师工作室”这种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新模式、新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国务院关于加强建设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培养造就高端教育人才、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后,全国很多地区效仿成立“名师工作室”。据初步了解一些省市成立的名师工作室少则十几个,多则数百个。
此时,作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究单位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朱孝忠院长了解到名师工作室发展运行中的诸多困惑、困难,有些地区工作室强烈要求开设关于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的专题研修培训。该院立即聘请了顾泠沅(上海教科院原副院长)、成尚荣(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等十几位基础教育专家和潘建明、吴正宪、龚海平、徐长青、王海平等十几位全国知名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组成了“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的专家团队,经过历时两年的实践研究,撰写成书《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实践研究》,由朱孝忠院长任主编,常务顾问徐安德为执行副主编,顾泠沅教授作序,于2015年9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的专著。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报告。
这部分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第一,《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提出的背景。
阐述了国内外的教育和教师发展背景;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的过程;已取得的成就经验与面临的困惑难题;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简况。
第二,《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
其中包括在全国各地已举行的九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设计、实施、效果的行动研究;整理论坛专家报告、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报告以及访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的案例研究;每次论坛的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调查研究;研读《教育研究》等全国教育刊物上有关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论文、案例、经验的文献研究。
第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初步成果:
(一)名师工作室的理论依据;
(二)名师工作室的性质与宗旨;
(三)名师工作室建立的条件与程序;
(四)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任务;
(五)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六)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及培养。
第二部分:专家学者方向指导、引领
在已经举办的九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中先后由我院专家组12位成员就名师、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指导、引领,将其报告整理后作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这12位专家中有长期担任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教授、领导,有长期担任中小学领导工作的知名校长,还有全国知名的名师。这12位专家共同点是都有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名师的经历,都有培养优秀教师取得显著成绩的经验。他们在专题报告中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回答了名师、名师工作室发展中的困惑、困难等重要问题。如:如何正确理解什么是名师,为什么要成为名师,为名师和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方向目标进行引领;如:名师、名师工作室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是什么,为名师、名师工作室发展的轨道进行指导引领;如:名师、名师工作室的每个成员如何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对一线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有价值有实效的教育科研的指导和引领;如:名师、名师工作室如何将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凝练成个人的教学主张,对名师、名师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目标进行了指导、引领;如:名师、名师工作室如何在课堂主阵地上进行有效的团队研修,对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目标、策略的引领等等。
第三部分:优秀名师工作室实例
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上,有九位全国优秀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做了典型报告,同时又专访了五位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并邀请他们撰写经验书稿。这14个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实例构成了本书的第三部分。实例包括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数学、语文、英语三个学科及班主任。主持人有教研员、校长、优秀教师。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名师工作室建立的时间较长,都在6年以上;发展过程规范健康;在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上有显著成果;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序有效开展团队研修方面有丰富经验;在培养高质量教师方面成效显著。他们从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上回答了名师工作室现阶段急需解决的困惑、困难。如:如何引领工作室成员正确理解“名师”的内涵,从而端正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动机、目的,走出急功近利的误区;如何正确解读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性质、宗旨,从而引领工作室走上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凝练支持人的优势,解决原岗工作、与工作室工作的矛盾,实现同步发展;如何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实现全方位的示范引领;如何实现有序高效的室本研修,引领本室迈上团队研修的新台阶;如何使常规的上、听、评、磨课不断转变提升,引领课例研究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如何使教科研走出误区是每个成员成为教育科学的学习者、享用者、创新者,使教科研成为每个成员的工作方式;如何用教育实践解读现代教育理论,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反思,形成工作室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如何使工作室建设从一般的制度建设提升为精神文化建设,从而使工作室成为每个成员全面发展的大熔炉;名师工作室成员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发挥主体性、创造性,更有效地自主规划发展等等。书中实例从不同的角度以亲身的经历和感悟作出回答。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一书共有20多位基础教育的专家、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其撰稿,并对本书提出宝贵的建议,可以说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从最初的构想,初步的框架结构、初稿和修改稿……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与许多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成员、相关领导采取多种形式交流互动,听取修改意见。尽力做到通下情、接地气,在读者的检验中去成书。因此,本书的出版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指导意义。
首先,对各地已建立或正筹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教育行政领导、教师研修机构领导在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方面具有现实的借鉴指导意义。据不完全调查全,国有相当一批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师研修部门的领导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立与发展有很高的热情,闻风而动。但缺乏理性的思考,缺乏对建立名师工作室基本条件的分析,缺乏对名师工作室建立、发展全面的设计与规划,致使轰轰烈烈建立起的名师工作室挂牌之后就处于茫然之中。本书在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立的条件与程序、外部的保障机制从理论、政策、措施、操作都给予一定的回答。第二,对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具有现实的借鉴、指导意义。名师工作室对所有主持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事物,如何深刻解读名师工作室的性质与宗旨,使名师工作室不至等同于一般的师徒结对、教研组活动;如何结合本室的优势、难题,探索创新团队研修的新机制、新方式;如何寻找符合本室实际的教育科研之路,尤其是在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方向、目标上坚定地走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之路而不陷入急功近利的误区等,在书中实例中均以切身的经历与感悟作出了回答。第三,本书就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立、发展的理论依据,性质与宗旨,发展的规律,运行的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性思考。虽然是稚嫩的,但敢于对这一新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值得肯定的。
祝贺本书的问世。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教育同人对名师工作室的关注和研讨,并为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教科院 许建争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