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工作室领衔人 关景双
关景双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1999/2009年两次评为语文特级教师,2016评为上海市正高级教师。青浦区第二届、第四届拔尖人才。2005年领衔青浦区“师之蕴工作室”,带教青年语文教师,而后带教高级教师,致力“用笔说话”,勤修“思考力、习惯性、最优化”,形成了语文主张:“目标贯通的语文教学旨趣”,教研主张:“主题式课例研修”,教学主张:“为学而教的主题课例教学”,教师主张:“修为思想型的教师”。
无论课程如何变革,无论中高考怎样变化,“课堂教学仍然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顾明远语)。怎么上好课,怎么出好成绩的微观操作,这考量教师教学素养。教学素养是教师的真功夫。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比较困惑于培训也搞了,考察也跑了,名家也请了,经验也学了,但教学素养还是不尽如意,为何?我发现,完成任务心态的参训,会场集中讲座的传递,没有目标的考察学习,大都是低效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悟得操作方法。十几年来,我带教“师之蕴工作室”教师获得的核心经验是主题式课例研修行动,即以行动教育为引领,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问题为主题,从观察要点着眼,以观察和反思为手段,以互动对话课堂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引领教师用笔解读,扎根课堂,观评教学,筛选方法,经过规准证据、循环研修,概括成实用范式,这些“实践先行”亲自或者亲历的方法,教师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教师有实操力,教学有实效性。研修路上,内心有需求的教师学习力最强;融入团队,现场摆进自我,善倾听勤笔记者,收获最多。实践证明:课例研修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最实操的办法。
合作+共生: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实操理念
教师在合作中成长,就是改变现场只看、只听不想、不记的观望、等待的心态,引导教师观课、听评、听讲座,要与执教者、点评者、讲座者平行、同步地积极观察、思考、梳理,共同生成自己的教学能力。修炼教学能力的着眼点在哪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号召:“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师之蕴工作室团队研修的路径是:把理念变成行动,把经验内涵化为做法,就是把“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愿景,历练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专业能力。
做“高素质”好教师,就要“一边教学、一边研课、一边读书、一边历练”。教看教学设计,设计是教的境界、学的质量的表征;研看有主题有观察要点地观课思悟,学人家的,想自己的,教学有法就是教学实力;读看读书随笔,丰富“教什么”,这是教师的高度。历练看有主题地持续研修,渐渐形成教学风格、提炼教学主张、明晰教育理念。
做“创新型”好教师,是教师终生的追求。许多人观摩人家经验、学习名师,都习惯于显性模仿。只有透视经验是怎样发生的,透视名师奋斗的历程,引起学习者心路共鸣,才能走自己的路。每个名师的经验,都是自我经历的阶段性总结。每位名师的光环,都是实作式的、批判式的、情境化的、动态感的、众筹式的、人本化的思维呈现。
追求教师“专业化”,必须走教育教学内涵发展的路径,表现在:解读文本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体悟课堂能力,群体研讨能力,用笔说话能力,观点分享能力。教师教学素养就是有能力,能力就是有方法,有方法就是教师品位。
实作+共讲:改进课堂教学能力的实操行动
教师在课堂中成长,教学在改进中成熟。实作就是引领者、观摩者、上课者在课例主题视域下“摆进自我”,我在场我思悟;共讲就是共同“出声想”,评论课堂得失。现在观课,教师常常坐教室后面。既不知执教者的课时目标,也不晓得课堂环节与方法。拿着空白听课本,想起来写几笔。结果,观得一头雾水,评课说不出得失。“师之蕴”看人家的,想自己的,采用“批注设计”的观评方法,观察实证、提炼观点,有根有据。采用三色笔批注方法:用黑色笔记实、用蓝色笔记想、用红色笔概括。梳理得失方法是,从观课现场走向对话现场梳理20分钟(默会内化),具体操作是:有观察点观察、有实证性筛选、有方法地建议、有逻辑地梳理、有诗意地表达、有主题地写作。
教师获得经验的实操路径:有主题、有观察要点地评学论教。执教者、观课者、引领者都有观察要点,看有指向,研有要点,改有要领。如“目标贯通的语文学习课堂”课例主题,课堂观察要点设为:课时目标的具体化、教师语言的术语化、课堂环节的对应性、作业布置的适切性。观察评论的教研流程为:分组观察,梳理得失,小组讨论,执教说课,大组交流,领衔盘点方法,用笔举证梳理。这样把教师散碎式的方法——结构化的范式——自动化的操作。
体验+对话: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操办法
教学素养是在课堂里发生的。我引领教师把课程用主题贯通,扎根课堂反思改进,运用教师主体发展的实践与反思融合的方式,在学用方法“教学化”、发现体悟经验“个性化”的课例研修中,实现教学素养的历练与提升。
淄博市骨干团队赴青浦课例研修,王老师执教“语文课堂的文化渗透《乡愁》教学”,课后引领者与上课教师对话,主题修改为“永远不会老去的乡愁”,用余光中的《乡愁》串联文人愁、家国愁。再次上课体验,返回山东参加省优质课大赛,获得全场最高分。同行成员融入研修情境,获得课例研修方法,如群体教研的说写范式:概括观点——阐释说明——举证分析。参加淄博市教学大赛,这个团队大面积胜出。总之,教师感悟:只要真学了,就有思路;实做了,就有方法;写课了,就有底蕴。一线教师“实践先行”初步感知再“体验中对话”是成长的最佳办法。
“师之蕴”的草根行动:在课文与课堂中循环修人,到课堂里寻找体悟有效方法,教研团队评学论教筛选有效方法,在平凡教师常态课堂观察反思有效方法,阅读文献比较验证有效方法。“师之蕴”获得草根经验:在教师与教学中实证筛选。方法就是能力,能力就是素养,素养就是教学品位、就是教师境界。“行动教育”的核心要义就是“做”。教师专业发展差强人意,问题就出在观察很多课堂、聆听许多经验报告、参加太多主题培训,但回到岗位没有“实操”。“做”是教师心灵的觉醒,“做好”是教师的责任本分,“做好教师”才是有“仁爱之心”的表征,是对学生最好的师爱,是对自己最痛快的愉悦。一言以蔽之,好教师是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