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依据高三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以江苏高考测试热点“同分异构体推断”为例,提出“备考点——精析考题,明确考什么,知道怎么考”、“备学情——前测摸底,找准知识肓点,探明能力洼地”、 “备目标——三维一体,界定学习任务,明确评价依据”、 “备内容——添减有据,精减陈述性知识,优化程序性知识”、 “备流程——讲练融合,活动引领建构,评价促进提高”的备课策略。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备课策略,同分异构体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作为高三复习,“教-学-评一致性”还应该保持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高考命题的目标一致性。
高三二轮复习旨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基础储备、优化解题策略、提振应试信心。“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推断”是江苏高考的测试热点。该考点对官能团性质和异构等基础知识,分子空间对称性的认知和结构简式规范表达等基本能力,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思维品质进行全面考查,是备考复习的难点之一。笔者采用深入研究“考情”、真实把握“学情”,合理制订“目标”,有效锤炼“内容”,精心设计“流程”的备课策略,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 备考情——精析考题,明确考什么,知道怎么考
高考的试题既有知识测试的目标,又是能力测试的载体。备考情,重点在于聚焦考试说明,界定考点的测试范围和内容,精析考试真题,明确考点的测试目标和命题形式(见表1)。
2 备学情——前测摸底,找准知识肓点,探明能力洼地
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状况,是确定教学起点和规划拓展发展空间的依据。备学情,以高考真题为前测素材,借助前测结果中的典型错误归因(见表2),找出学生的知识肓点,探明学生的能力软肋,把握学生的情感状态。
3 备目标——三维一体,界定学习任务,明确评价依据
目标界定着教学的起点和目的,是教学方法选择和学习效果评价的依据。备目标,应关注知识、方法、情感目标的三维一体,突出备考的针对性和评价的可操作性。
限制条件下同分异构体推断的教学目标:
⑴能正确解读和规范表达有机物的结构
⑵能说出常见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不饱和度及其异构关系
⑶能依据有机物的特征性质推断其官能团或特征结构
⑷能依据空间对称性的分析判断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的种类
⑸能通过建构解题的“思维模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⑹能通过仿真训练和错误归因等体验途径提振备考信心
4 备内容——增减有据,精减陈述性知识,优化程序性知识
内容涉及解化学基本概念——陈述性知识、分析问题一般方法——程序性知识。
备内容,聚焦解题必备的基础知识(见表3),精减“考点”的知识配备,给学生最简单、最精炼的知识,减轻备考的知识负担。优化程序性知识是增效的关键所在。依据“考点”的能力要求提炼解题必经的思维路径(见表4),建构“解题”的思维模型,给学生最清晰、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备考的能力水平。
5 备流程——讲练融合,活动引领建构,评价促进提高
流程规划了课堂教学的环节与目标,师生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合理的教学流程是高效和教学的基本保证。备流程,需围绕教学目标,遵循认知规律,符合逻辑顺序,规划好老师和学生的活动(见图1)。
借助“测试真题体验”和“真题深度剖析”2个环节(以2014和2013年考题为素材),体验“考点”的考查规律,明晰“考点”在测试中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借助“典型错误归因”(以2014和2013年考题的前测结果为依据)查找错误产生根源,帮助学生感知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和能力缺陷,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
借助“聚焦陈述性知识”和“优化程序性知识”2个环节,精减“考点”的知识配备,减轻备考的知识负担,优化解题的思维模型,提高备考的能力水平,追求陈述性知识最简化,程序性知识最优化。
借助“仿真变式训练”(以2015和2012年考题为素材), 反馈复习效果,落实评价目标,进一步做好陈述性知识的查漏补缺、程序性知识的矫正激活,获得积极体验,提振应试的信心。
“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它依赖于对考情和学情的把握;合理的流程是“教-学-评一致性”基础和保障,它得力于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依据考情与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和流程是高三二轮复习备课策略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课目)说明[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2]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试题分析编写组.2014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67-171
[3]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试题分析编写组.2013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67-171
[4]经志俊.聚焦题型减轻备考负担 优化模式提升复习效率[J].化学教学。2015(1):33-37
[文章发表于《化学教学》2016年第1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