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
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简称宣化一中,前身是清朝末年建立的宣化“柳川书院”。1902年创办为新式学堂——宣化府中学堂,至今几易其名,1978年,学校更名为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学校1956年即列为省属重点中学,2000年首批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2007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1历史沿革
古老的校徽1902年,即清末光绪二十八年,宣化府尹王守坤在原柳川书院旧址创建宣化府中学堂,聘宣化名流胡桂芳为学校监督(即校长)。1904年送吕复等19人赴日留学,开创了张宣地区学生到外国留学的先例。
1911年,李大本先生任校长,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校名改为直隶省第十六中学校。李校长先后收万寿宫、演箭所土地,建起了礼堂、教室、图书馆、仪器室、操场;买游击署及民房,盖了厨房、饭厅及宿舍,学校建设初具规模。他冲破了传统束缚,于1912年暑假,招收一个女生班,开创了张宣地区的男女合校建制。李大本校长革除陈旧教法,采用道尔顿制教学方法。
1929年,因宣化府十县划归察哈尔省,学校更名为察哈尔省第二中学。
1932年,学校更名为察哈尔省立宣化中学校。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宣化沦陷,学校被日伪军部强占,所有图书、仪器等设备都被焚毁。学校被迫停办。
宣化一中文物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九月八日宣化第一次获得解放,因校址为联大所借,学校未得恢复。
1946年,国民党统治张宣后,学校又改名为察哈尔省立宣化中学。
1948年12月8日,宣化获得第二次解放,于12月15日宣化中学复校。
1949年1月,正式上课。1949年7月,学校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
195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学校公开建党。
1953年,撤销察哈尔省,划归河北省管辖,学校更名为河北省宣化中学。
1956年,学校更名为河北省宣化第一中学,被列为省属重点中学。
1966年至1976年间,由于极左思潮影响,学校曾一度改名为“宣化机修厂”、“氮肥厂五七中学”。
1978年,学校更名为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
2000年,学校被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2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宣化一中风景(5)据学校官网2014年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64亩,建筑面积116,200平米。其中逸夫教学楼面积为6,529平米;
图书楼面积为2580平米;科学楼面积为8,888平米,内设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演播厅、报告厅、网络中心、天文馆;体育馆面积为8,642平方米,能容纳近三千名观众;体育运动场面积为22,670平米、体育运动看台面积为3,384平米的,运动场的田径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全部铺装塑胶,足球场铺装进口人工草坪;二号、三号学生公寓面积为14,000平米,可同时容纳2,300人住宿;餐饮中心面积为10,800平米;新饮水锅炉房、浴室面积为1,235平米;印刷厂和教工宿舍楼面积为1,969平米;第三教学楼面积为7,300 平米;第二学生公寓大院面积为20,328平米。[3]
师资力量
2009年,教师人数300多人,在校师资力量均达到了本科学历,其中部分达到研究生学历。
3办学成果
教学成果
学校高考成绩稳定突出,一本、二本录取率均列张家口市前茅,河北省先进行列,学校学生多年夺得张家口市文理科状元。连续5年,宣化一中共12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
所获荣誉
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学校、河北省文明学校、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集体、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河北省创建安全文明先进单位、河北省教代会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4文化传统
校风
尊师守纪、勤学好问、艰苦朴素、积极向上[1]
校歌
宣化一中百年校庆控朔漠 屏燕京 上古古城
风沙凛冽 寒暑育奇英
文泽光芒胡马迹 长城岂能阻春风
勿自暴自弃 勿固步自封
光我民族志要始终
岁寒始见松柏青 功兮有成
社会中坚亦冶融
教学理念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学校——整体优化加特色,学生——全面发展加特长”的办学特色。“尊师守纪、勤学好问、艰苦朴素、积极向上”是宣化一中的校风。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为先”的指导方针,实行“开放教育,封闭管理”,教会学生“做人,做合格公民,做高层次的人”。
5杰出校友
宣化一中女生公寓宣化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如原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吕复;爱国将领武士敏;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原最高人民监察院副监察长张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燃料局副局长童铣、著名口腔矫形学家朱希涛;原总参炮兵部部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文击;原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干部部部长梁济民;著名哲学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教育部原社政司司长、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杨瑞森;宣化炮兵指挥学院防空兵侦察预警教研室正团职军事教官王自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