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学校历史
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始建于1980年,于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在省、市教育部门的重视关怀下,组建了以职[1]教中心为主体的鸡西市职业教育集团,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新局面。
学校规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49.33亩,校舍面积9. 63万平方米。在校生4618人,教职员工323人,外聘企业兼职教师4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课教师的82%,形成了涵盖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0个专业、3所联办学校、11个技术工种鉴定站、37家合作企业的办学格局。
教育理念
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进程中,遵循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住职业教育为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奠基这一本质特征,筑牢发展专业技能这一施教根基,凝炼出了发展定位科学化、办学渠道多元化、校企合作市场化、理实教学一体化、队伍建设趋能化、就业教育职场化的“六化联创”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学历非学历同抓、就业升学并举、长班短班结合、内挂外联兼顾的集团化发展之路,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发展,彰显了雄厚的办学实力和优越的办学条件。
学校发展
各界支持
近年来,在市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先后争取国家、省财政资金2350万元,相继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实训综合楼和8000平方米的学生综合服务楼及体育场馆,建成了电子电工、计算机网络、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以及电钢琴室等各类专业实习实训室78个,搭建了功能齐全运行流畅的校园网和拥有教学素材资源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营造出了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相对独立的校园新布局。
师资队伍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注重师资队伍这一软实力的打造,制定了《教师培训规划》《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制度》《教师量化考核标准》,推出了岗位练兵、企业挂职、带课题深入工厂、聘请行业大师讲学、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实施“双百双进工程”及“名师工程”,建立了22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三年来,参加国家、省 、市级培训130余人次,共培养出省市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67人。
规模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学校从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联合化、集团化和规模化的办学策略,不断加大规模化招生所需的人力和财力的投放力度,并与俄罗斯的海参崴中职学校结成姊妹校,在开辟新的生源渠道同时,也让学校驶入了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轨道。
创新发展
人才培养
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当发展驶入快车道,教学改革便成为了学校发展的重头戏,为此,不断探索创新出了适合职业教育的“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之一,是把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构建出“双元主体”“案例教学”“仿真模拟教学”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创新之二,是抓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增强这一关键点,形成了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为重点的模块化专业课程考核机制,学期末请企业技术人员命题对学生学业进行考核,此外,还建立了实训教育与证书培训相结合的评价制度。
创新之三,是成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形成教科研网络,发挥教科研在教改中的先导作用,建立了学校企业教材开发和技能竞赛合作机制,每年至少有一本合作开发的教材被应用于教学之中,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技能节。
创新成效
创新给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近三年来,每学期都有数十篇论文获奖;学生在专业技能大赛中,有50余人获得省级名次,有80余人获得市级名次,有5464名学生通过技能鉴定。
学校从职业教育品牌效应出发,围绕打造省级重点专业这一战略任务,持续不断地推进重点专业建设,深化了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了37家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尝试与企业联合开办了汽车修理厂,从而,形成了专业创办产业、产业促动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新方式。
办学实践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突出职教特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一是以“岗位体验”为载体,对学生展开职业理想教育,学生的职业意识普遍增强。二是以实施 “五好”工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学生的行为规范度普遍提高。三是启动“一生多帮工程”、“阳光工程”,对潜能生进行转化教育,潜能生转化率达到89%。四是开设军乐队演奏、版画、平面设计等十一种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活动社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0%。
获得荣誉
校园文化
近年来,学校把创建和繁荣校园文化作为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宣传阵地和教师读书俱乐部、学生读书社团以及通过引进企业文化、构建具有职教特色和体现专业特色的廊壁文化,大力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求真、和谐、奉献、创新”的良好校风;“敬业、爱生、严教、精思”的良好教风;“尊师、守纪、勤学、善做”的良好学风,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
办学的宗旨
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宗旨,学校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脉搏合拍,坚持用校企合作推进特色专业建设、用强基建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用服务社会放大辐射作用。几年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的毕业生,很大部分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系统和企业工厂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
开办专业
与此同时,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轮驱动,凭借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充分履行服务社会的培训职能,近三年来,[2]为全市六区三县市的13077名企业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创业人员提供了烹饪、计算机、财会等应用型专业技术培训。
获得嘉奖
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职业高中教学先进单位、省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科研先进单位、全省“五四旗团委”、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先进单位。被省、市分别确定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下岗职工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