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加入“崔燕名师工作室”已经两年有余,一路走来,我更加相信“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工作室给我们推荐了很多有价值的书,自从有了这些书为伴,我的生活不再单调。读书能使我的心态变得从容,豁达,思想更加丰富深刻。尤其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给我带来很多教学上的方法和灵感。看完整本书,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认:在“语文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围绕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目标”,从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于是,我在我的课堂是就进行了这美丽的转身,改变以往的教学格式,以平和的心态,围绕着课程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设计了《浅水洼里的小鱼》,并在星级课评选中获得最高奖。
作为一位教师要想成长,单凭自己的直接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通过各方面的书籍来学习人类的间接经验,尤其是教育教学、心理学方面的书,更要精心地细读。感谢工作室给我们推荐许多好书。使我明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抽空学习理论知识,尤其是那些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更要精读细嚼。在学习中,做到求新、求博、求用,用现代教育的新视角去获取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自己的头脑中拥有长流不断的“自来水”并通过“感悟”,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不断汲取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渐渐沉静下来。教育教学中那些琐碎的问题渐渐变成我想研究的小课题,生活中的不公平的现象,不再触动我的情绪,而是激励我去做最好的自己,平和的心态,让生活变得美好而阳光。
在扎扎实实实践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通过内在的反思不断加快成长的步伐。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工作室里经常组织我们进行读书和教学上的经验交流,从我们的交流中,有了更多的思想碰撞,有了更多的灵感来源,更多的是我们有了更多的反思。听评课是工作室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听评课教研活动中如何能做到与新课程改革一致,做到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于是我们工作室提出了“以学评教”的观课评价方式,以学生的发展结果评价教师的教。“以学评教” 强调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状态上。我们将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即学生能否主动学、积极学,是否会学,学得如何,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有了这样的依据,我们在备课和听课时,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记得我们工作室在搞“以学评教”的教研时,针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每个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时针对一个问题,进行一改再改的方案,最终我们确定了围绕学生学习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爱为主线,让孩子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提高语文素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最后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热烈气氛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三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我们最后设计的是让学生用一句格言来写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的学习中感悟、理解的到位,有理有情。
从这一课里,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和投入,语文素养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
通过这次深刻的教研,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从此让我意识到,每次的教学都要进行课前的比对,课后更多的是反思自己的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从此我就坚持写反思,写随笔,我写的《难忘支教岁月》发表到齐鲁晚报上,《葡萄干的风波》发表到东营市《电视周刊上》。
由自己的成长,让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个人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成长。
通过与名师的近距离接触,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思考。尤其是崔燕老师那种对教育深沉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庆幸自己在最宝贵的年龄,遇见了“崔燕名师工作室”,我要好好借助这个平台,提高自己,用自己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我始终坚信,“用心”两个字,可以让我在名师工作室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一颗渴望美好的心一定会与美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