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工作室教学研究概述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3

5c209fc31d89b.png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硕士。现任天津市教科院红桥分院常务副院长、红桥区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内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数学教改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全国多元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市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作首批培养对象和首位推介人。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委员。

徐长青工作室教学研究概述

徐长青工作室

一.徐长青工作室工作介绍

徐长青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10月22号,秉承“凝聚、提升、示范、辐射”的工作目标,这八个字是经过反复的研究提出来的,这一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工作室是以名师的教学风格、艺术和思想的研究为核心的,它不能代替教研工作、不能代替教师培训的工作,因为我本人还分管教研室,所以把工作室和教研室混在一起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了,所以当时的教研员要申请成为工作室的成员就被拒绝了,而是把教研员作为我们工作室的辅助导师。最初的本意是吸收红桥区的骨干教师,条件是要求必须从事教学工作十年以上、必须在省、市级做过公开课、一般应该具有中学高级教师的资格。后来扩大到天津市以及全国,现在113为成员中有60%左右是天津成员,其余来自于全国各地。徐长青工作室在全国拥有四个分中心,53个研究基地,同时还有一大批的自愿者(外围成员),因为徐长青工作室的简约教学研究活动是开放性的,是每年做出一个年度计划,各成员和基地校老师按计划每周四下午参加研究活动,这个开放性活动是没有任何费用的,由基地校承办、展示简约教学研究成果,称之为“简约教学基地性活动”。有学校安排场地、协调活动内容、进行教师组织接待,每次活动的人数大约在200~300人之间。一个学期当中还有四次活动是“闭门研修”,只能工作室成员参加,进行培训、研究、活动设计及分工安排。由于第一批和第二批的进修学者提出“出室不离室”,他们依然坚持参加工作室的简约教学研究活动,所以每次的封闭研讨活动主要都在70人以上。

工作室现已有八名成员被推介为天津市首批、二批、三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数名成员成为265工程市级培养对象。另外就在我刚刚从天津赶过来的时间里,天津市的千人计划当中就已经有12位老师参与培训,其中8位来自于徐长青工作室。现在随着08年工作室启动到现在不断地推进,工作室当中也产生一些分支,就是我们有中学的成员,也有小学语文和英语学科的成员,工作室特邀了各学科领域的名师作为领衔导师,引领简约教学的学科研究。例如“七步语文”的创始人王晓龙老师,做语文简约教学研究的导师;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董翠翠老师来领衔的英语简约教学的研究。我们在具体的授课研究上采用学科制,在教育理念、科学方法的研究上打破学科,所以我们成员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但是都因简约教学而形成一个凝聚的团队。

5c209ff14b3e0.png

徐长青工作室室名是由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当代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亲笔题写的;室标是两个LOGO,一个是工作室的一个是简约教学的,我们工作室是从事简约教学的研究,所以有一个研究方向,同时我们的国家级课题也是简约教学的研究;室训为“人生在勤,志达天下”(题字:郭永福,原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室铭为“博观约取”(题字:崔其升,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先锋人物,杜郎中学校长)、“厚积薄发”(题字:刘显国,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研究会会长,反馈教学法创始人);追求理念为三大理念,第一个理念是“简约之美”(题字:孙玉田,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大道至简”(题字:黄禄衡,原红桥区政协主席)、“道法自然”(题字:魏书生,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家,六步教学法创始人);发展目标为“凝聚、提升、研究、辐射”;研究方向是“简约教学理论架构,实践策略与模式”。

因为我本人也是十一届政协委员,我们每年5月份的庆典暨学术研讨会四大班子的领导要参加,也是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才、政协委员、青年常委回报社会的活动。这个活动从工作室启动到现在已经举办六次,每年这个活动都是1000多人参加持续4~5天,我们还邀请全国小学数学、语文界知名的大家和人士,比如大家熟悉的窦桂梅、吴正宪、王崧舟等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10月份我们举办全国“立教杯”的全国课程大赛,去年是在保定市基地校举办的,今年是在济南历下区举办,明年将在西安科技大学附属学校举办。

工作室的管理架构是导师制:导师徐长青(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央教科所国内访问学者,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数学教改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多元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市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作首批培养对象。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委员。)

同时邀请很多顾问:

张梅玲(中国当代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杨春茂(当代诗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张武升(创造教育创始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华国栋(中国当代差异教学创始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科研处处长)

邱学华(中国当代尝试教学法创始人,国际知名教育专家)

刘显国(中国当代反馈教学法创始人,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研究会会长)

吴正宪(著名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张德春(中国统一教育网董事长,中国统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陈淑芳(天津市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玉明(天津市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天津三中校长)

马文娟(天津市红桥区教育局局长,红桥区教育学会会长)

付长久(天津市红桥区教育局副局长,红桥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张富贵(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教育中心主任)

我们的顾问受邀阶段性参与工作室的一些活动,因为工作室主要进行的研究是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科研课题上是工作室研究的重点,这些教师是骨干教师,我们有三句话:不搞教学过不了日子,不搞教研过不了好日子,不搞科研好日子也过不长。意思就是我们来搞教学就是为了过好每一天日子(工作),但是作为一个参加工作十年以上的骨干教师只搞教学是不够的,一定要进入教研的环境,一定要从事科学的研究,所以我们把这些“志愿兵”凝聚在一起,选取一些教育教学当中的攻关问题去破解,并把破解以后的成果回馈给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广大教师,这才是我们的工作,其实我们的工作就是一粒小尘埃,但是这粒尘埃就像坚硬的沙粒,最难的地方需要我们。在这学习交流攻关突破之中,每个工作室的成员都得到了成长。

还签约了数个战略合作伙伴,例如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和中国统一教育网、中国统一教育基金会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在媒体上是和江苏教育报刊组社、天津教育报也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在科技研发、课程研发等项目上和北京恒创伟业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导师每周四下午参加工作室活动,活动的设计者分别是工作室的四个牵头人(主持人):孔维薇校长负责教育科研、档案管理;邓志岭校长负责行政、活动组织;陈虹校长负责活动策划、主持;赵丽校长负责基地校管理及学生活动。他们负责支持设计每周的活动,我和顾问是应邀出席来进行一些研究,其实也是给更多的成员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

工作室每两年招收一次进修学者。研究基地的颁牌,每个地区只有一个研究基地,这个研究基地必须有一个成员作为徐长青工作室的进修学者或访问学者,同时也是工作室和这个基地的联系人,并在这个基地做简约教学的研究。

工作室成员参与活动及达标要求:

1.工作室学习活动时间定为每周四的下午半天,每学期12~16次,上半年可能是一天,下半年一定是半天,因为上半年我本人在天津师范大学给研究生上课,新的工作室成员会和研究生一起参加课程的学习,也是对简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次生读了解和学习,效果非常好,也充分利用了大学的系统资源;下半年就是利用周四下午的半天开展简约教学的实践研究;

2.每年度工作室召开重大展示活动2次和内部交流活动共2次。重大活动是上半年的工作室庆典暨教学学术研讨会和下半年10月份全国“立教杯”的微课堂大赛。大赛选手根据知识点自己选定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我们有这样一种想法:专业人士之间的对话呈现的不应该是完整的课堂,而是只把难点提出来进行有效解决,所以我们提出来微课堂的“三微”,其中一个就是把课堂教学的细节放大、把难点扩大研究,不是把课堂缩小,而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循症研究”。微课堂大赛是选手宣布难点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突破难点、提前告知突破的过程和效果,然后给学生授课,最后回答评委提问;

3.工作室与其他学会及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展示,接待活动若干次。如接待台湾教师辅导团学访活动、接待广西、山东、河北、辽宁、河南、新疆等地教师学访的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基地校区域联盟的展示活动(保定三校联盟展示活动、南开区简约教学联盟团队展示、彩虹课堂7校巡展活动)

在天津市的成员必须是每一周都参加活动,出勤不低于80%,特殊情况可以请假,但是对外地成员出勤不低于40%,其他活动在网上参与,另外每学期开头和结束两次活动必须到工作室学习,做现场汇报。因为我们很多工作室成员都很忙,尤其成为名师以后,他们肩负这大量的培训工作、行政工作以及业务指导工作。

工作室活动形式:

2-3次封闭研修性研究(在工作室);

4-5次开放展示性研究(在基地校);

4-5次田野指导性研究(在邀请校);

2-3次出访考察性研究(在市外校)。

我们工作室必须要有田野指导性活动,一个学期要5次走进基地校,我们走非基地校是我们带课和老师们共演,走基地校是由基地校出课,我们来评课。我们有“三师同研”,指的是三个老师要一起说课、做课、评课,并且采用抽签方式决定任务,这是构建教师专业化团队的一种技巧,强制大家共同研究;我们还有“双师同堂”,指的是两个老师同上一节课,一个授课一个观察,授课一定程度后换位由观察者授课,把客观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修正、梳理,“双师同堂”给了我们很好的研究的启示;我们还在做“视域”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级的课题奖项。我们任何一个老师在进入课堂以后会有口头语言、姿势语言,还有目光的交换语言,每个学生都有被关注的愿望,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教育主张叫做:教育是被发现使认同的过程。课堂要发现不同,目光是发现最好的工具。我们做了大量的观察统计,发现有时候学生没被关注不是教师理念问题而是教师的站位和视域问题,我们要考虑教师与学生的生理距离的关系,所以我们总结出来:提问面向中下等,回答面相中上等,表扬可以身体前倾,批评要身体退后,而且批评时候要距离学生75公分以上等等。

我们每个工作室成员都有“六个一”任务,即资助一名学生,承担一个课题,发表一篇文章,组织(主持)一次大型活动,做一节公开课(地区以上),带出一个发展团队。我们认为进入工作室的成员不是个体,而是代表着各自的地区和学校,应该把工作室里学习到的经验分享到自己的区域,这才是进入工作室的最大价值,而不是为了发表文章、做课题、成为特级教师而已。进入工作室不是要个体受益而是要让个体背后的群体受益,所以我们建立了特级教师马向东简约教学研究团队等数个工作室下设的名师教学研究团队。

工作室是一个志愿者的志愿结合,它的研究有三个因素是不可缺少的:1.必须有领衔人存在,他是核心凝聚力;2.必须有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只有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凝聚,因为工作室无法用行政的手段去制约他人;3.必须要有最为细化的解决和研究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我们工作室的成员会仰视目标、平视方向、俯视自己细微的小课题研究。研究为教师的职业人生增添了幸福的元素,工作室成员要带着价值感、幸福感回到自己的地区他才能希望再次走进工作室的学堂。

二、徐长青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对话

                                    徐长青(X)、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L)

L1:我想问一下徐长青老师您的工作室成员有113人,需要指导、交流和合作研究。从您个人的职务情况和相关工作情况来看您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您怎么来指导这么多的成员?

X:问得好,这就需要合并同类项,一定要把研究的目标与教师的成长需要联系起来,一定要把研究的内容和教师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一定要把研究的成果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一定要把志愿研究活动和行政组织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一定要把工作室个体目标和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得到发展上的支持。如徐长青工作室就积极争取成为区组织部人才工作的资助项目,用成果说话。这项工作人才办公室来做,从人才基金中拿出一部分做工作室的全年活动经费资助,解决了日常的零星花销。大型活动(如每年的庆典活动)是专项经费申请来做的,服务地方、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成长,理所当然申请教师培训经费。评展活动(如“立教杯”比赛活动),本着以会养会的原则开展自主性活动,各单位缴纳会议费用,支付会议开支、专家评审等费用。另外补充一点,工作室是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他最大的回馈,莫过于用成果说话,让研究的科学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保证工作室的良性运作。为此,我们每年还要申请一些项目(带经费),例如我们申请了继续教育的一些项目、教师网络授课一些项目、给中国统一教育网的西部援教项目制作视频等都会收到一些费用回报,注入工作室。另外我是天津市人才工程库中的成员,组织部在四月份作为人才工程特地走进我们工作室送来了2万元的人才奖励基金,每年度我们发表文章的费用和出版书籍的费用都会注入工作室。其次时间上我不认为我是工作室的领导,我也不认为我是工作室的导师,我不认为我应该指导这些成员,他们都很优秀,但是我们需要凝聚起来有一个方向,必然要有一个人更理性的为大家思考一些东西,所以我只负责创意、规划,那么每个人他们一定要展示自己的能力,互相不甘落后,每周四的活动是由四位部门负责人分别策划、主持、安排,不需要我来指导。113人是三期的成员总数,一期30、二期40、本期人数比较多,现在第一期的成员基许多已是特级教师、未来教育家成员、省骨干教师、国培培训者、省教学能手等等,他们反哺工作室去指导三期学员,取得了和好的效果。

L2:徐老师的精彩报告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也有两个工作室,但是没你们做得那么好,对于徐老师的简约教学很有兴趣,希望徐老师谈谈简约教学他的内涵是什么?简约教学的精神理念是什么?另外从数学教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数学它本身是一个模式的过程,它涉及的问题、方法是一个综合的课题,那么这里面是怎么一个研究法,你在教学当中或者学习当中怎么去简约?

X:首先,数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叫简单性,数学的文字、符号以及规律呈现是简单的,简单就意味着去掉一切东西沉淀下来的一定是规律的,数学又是一个很强的规律性学科,包括其他学科都是这样的。

第二,我们是针对当今的时弊来谈的,要以学为本的话,那就需要我们给学生一个最简的东西,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简构模型,在1985年以后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袭来,我们大量的提建构,在建构当中特别要有支架,我们今天广提儿童建构给支架了吗?建构是有过程、有方法的,我们必须要给儿童简构模型,包括九年义务教育,然后让他们去丰富简构模型,利用简构模型去建构知识,既是一种丰富同时也是建构的原材料。第三,我们提倡约取,一个教师不是简单的把知识给孩子而是要把知识重新整合约取后给孩子,如果我们要把知识原原本本的给孩子根本讲不完,所以教师要对知识二次处理,这是教学内容的约取性、教学模型的简构性。还有一个教学方法的博喻性,约而简,微而藏,能博喻而能为师,所以博喻为师就是他山之石为我用。我们教学的起点不应该是学生的起点,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理解以后的起点以及他的生活中熟悉原型相符合的起点,所以这就是我们教学的逻辑起点之上的现实起点,在这个起点论上我提出一句话:一个名师一定是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他所教学科知识的类他性元素并把它博喻在课堂的人,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我们强调约取、博喻,博喻还强调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比拟,只有这样方法多了、路径多了、通道多了我们的孩子才能有选择,我们在简约教学上强调差异的看待学生,为什么要给他最简单的?我们做了一个很小的比喻:我们每个人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我们拍张X片,发现大体是一样的,我们要为孩子找到人类存在的共同的规律性的、本质性的、沉淀性的东西。

最后我们还提到了课堂教学的十要素:1.域,一个老师讲课不知道域在哪是不行的,讲多了少了都不行;2.鱼,这节课有没有内容;3.渔,方法,我们强调授之鱼也要授之以渔,鱼和渔不是替代和冲突的关系。4.逾,飞跃;5.娱,课堂要有娱乐,娱乐是大众的、自由的;6.愉,愉快;(5和6是第一层次)7.寓,比如说小学,这个寓叫藏而不是寓言,所以我们提出一句话:要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也要教给学生看不见的知识,因为只有看不见的知识才能带给学生真正的意义;8.喻,老师要善于打比方、善于讲故事、善于借助熟悉的事物去认识另一个事物;(7和8是第二个层次,是这节课达到高效、实现人文价值、使学生愉悦身心的)9.欲,教师的一节课有没有一个对学生求知欲的满足和引领,有人说这个欲是第一个层次,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有很多学生是带着任务感、责任感去学习的,并不是出于欲望而去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从责任感中慢慢引发对一门学科的爱,用学科自身的魅力牢牢的吸引学生,所以欲不是教学的起点而是终点,这样才能实现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10.育,前四个字叫做课堂教学的必要元素,后五个字是促进课堂优质高效的元素,九个字合到一起就是第十个字——育,教师的教育是应该反映在行为中,而行为是靠智慧支撑。我们每次活动都要进行一些这样的总结,我们的教育是要营造一个大环境、营造一个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自由自在的畅游。我们强调这十要素当中有必要要素、选择性要素和挑战性要素,必要要素是每节课不能少的,选择性要素是有这些要素课堂会变得更好,挑战性要素是根据个人和学生来使用的要素,这也是我们工作室的评课标准。

简约教学的主线:一区两序三关键四步五疑十要素。所以我们再描述一个简单的模型大家就清楚了,我们一定要把给学生一个句号、告诉学生一个结论变成给学生一个问号,问号要通过我们教学过程变成叹号,叹号要成为我们最后的拓展训练、开放性提问等回归到问号,这个过程就是简约教学的一个过程,强调简约教学不是模式,而是理念、是思想甚至上升到主义。简约教学不是模式,因为它把本质的规律留下来了,模型是每个人在丰富自己的模式,模式是有血有肉的,由你的教学个性、你的理解去把它丰富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模式。所以我们工作室成员不是在一个模式下的成员,是没人有自己的模式,只有这样的开放才能成就我们每一个教师。                                                                 

L3:徐老师您的工作室最开始的时候工作是怎么开展的?

X:现在跟大家说的工作室概况是已经成形的,刚开始的时候工作开展没有这么容易,在08年10月22日工作室成立以前,其实已经运作了三年了,我们市、区里的一些学校输送52位老师,教育局根据每个人的简历进行筛选、平衡,因为老师年龄有大小、有做校长的、有做主任的,我们工作室的配比不是说这个人优秀就能进来,而是考虑到都是普通老师将来工作没法做,所以当时我们选了四位校长,四位校长进来之后奠定了工作室的成功,最初就在他们四个人的学校进行活动,因为他们有行政上的权利,所以就拉动了工作室的工作开展,同时他们也慢慢的成为了工作室的负责人。工作室不是我的工作范围,只能说我是特级教师有一些学术研究成果,才给我们工作室挂牌,挂牌以后别的工作依旧在做。当时工作室在52人中选出10人,后来我们又发现有缺陷,正好借助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举办的“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这个大型的活动推广了知名度,各省市才加入我们工作室,还要感谢山西的小教中心、广西的民联教育研究院、内蒙古现代教育研究院,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学员。我们每年新成员进入前都是先参加活动,然后5月份全国活动上颁发进入工作室证书,集体入室。 

L4:徐老师我想问一下,您培训出来的学员,颁发了证书以后,对于评职称、评骨干教师等能作为证明吗?

X:我们给学员的证就是一个绿色烫金的小本,签上名字,两年之后加上评价盖章后再次给学员,我们平时做出的业绩和这个证件没关系,它只能证明你是徐长青工作室的成员。 

L5:我想问一下工作室有没有公章这些东西?

X:有公章,这是一般工作室做不到的,这个情况有点特殊,也就是为什么我刚刚说徐长青工作室与徐长青无关呢?我担任了4年法人代表,大前年开始我不再兼任这些工作,名字换成了别人,徐长青工作室只是一个工作站。我这个情况比较特殊,是在成立的时候以自然人形式在工商局注册的,因为名字叫徐长青工作室,所以我要写一份授权书,授权接替法人用我的名字。 

L6:工作室成立和举办活动的时候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行政领导的认同的?老师们加入您的工作室团队中,为您的工作室服务,您是通过什么方式让老师们尽心尽力的为工作室服务的?还有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您是怎样使优秀教师更优秀的?怎样打开一条绿色的通道,帮助老师们尽快的成长?还有就是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怎样形成一个最优的模式,尽量让老师不走弯路?

X:第一,最开始要把工作室变为一个区域发展的行政领导的高度决策,把工作室变成行政领导的业绩,成立徐长青工作室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对人才的呼唤,我们教学梯队的发展,我们需要领军人物的出现,这是时代的召唤,跟徐长青无关,只是用了徐长青这个名字。不能说我要成立工作室,因为在我们体制下我们还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可以去想办法,我们在研讨中把教师名单打出来,我们有一大批骨干教师、好几位特级教师,他们的职称都是中学高级、特级了,他们今后不好发展怎么办?我们就得把这些骨干教师、特级教师集合起来、用起来。其实2008年是伴随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的取消,取消之后空了一届,这个时候党管人才,我们把这些跟各个部门一汇报,得到了市里的高度重视,所以徐长青工作室成立以后,市里启动了一个重大项目叫《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工作室知名度也得到了宣传。第二,老师为什么能够凝聚,一定要去行政化,我在工作室里的任何一次活动都是以一个伙伴和导师的身份出现的,跟行政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要过多的让行政干预,我们只是通知活动时间的时候让人事科下文通知,几次过后大家就习惯了。最早的时候这些学员自己去找校长说我们徐长青工作室要搞活动,校长不知道怎么准假,我们就发现出问题了,他有时请不下假来,后来我们介入了行政,因为队伍建设中骨干教师归人事科管,我让人事科连续几周下文通知,慢慢问题就解决了。另外一定要说了算数,按照课表式的时间活动,如果校长准假了我们又没照常活动,他就会认为活动不重要了。另外一个就是让来的老师能受益,老师来工作室不是干活的,而是让他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机会聆听更好的教育声音,我们给老师发言权,我们没有准备而是点名制的进行研讨,我说每一次活动都是下一次活动的彩排,并且给他们任务让他们做,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师越给任务他越有幸福感、责任感。我们现在遇到一个瓶颈,第一届进入徐长青工作室的这些人提出一个好的开头叫“出室不离室”,两年之后他们不走,而是带后面入室的人,但是这样的劣势在于他们回来参加活动,考勤的问题就出来了,还有就是在工作室待一段时间后,很多人就提升为行政管理干部了,事情比较多了,也就不像一般教师那么踏实的参加活动了。再有最后我们借助整个的团队建设我们的主题研究我觉得是成功的,解决教学的大方向的主题研究和指标任务驱动式的研究管制让徐长青工作室取得了成功,对这些老师来讲我们没有行政的指导权,我不考察老师平时的一些东西只考察结果,并且让这些老师提升,提升之后他们就有尊严、有责任感了,所以我们创新了“双师同堂”、“三师同研”,特别促进了第三批工作室成员的成长。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