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深化中小学德育改革和创新规划纲要
(2016-2018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实现从“十二五”到“十三五”的历史新跨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与中心城区地位相适应的、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化城市教育,结合禅城区教育实际,特制定《佛山市禅城区深化中小学德育改革和创新规划纲要(2016-2018年)》。
一、面临形势与发展基础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当前和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转型,生存型社会到发展型社会的转变,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愿望使人民群众的教育期望日益提高。佛山市禅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区位特色、“强中心”的发展战略、建设与中心城区地位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目标,要求中小学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育人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的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禅城区“立德树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及其面临的任务
佛山市禅城区继2005年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后,2009年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2014年又先后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区”,现代教育体系完善程度、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水平、教育综合实力以及教育内涵特色发展等均位于全省前列。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灵魂,中共禅城区委、区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把德育置于全区教育工作的首位。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中小学德育的重要文件:《禅城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禅城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通过顶层设计,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通过项目推进,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制度建设,夯实“立德树人”的治理机制。中小学德育亮点纷呈:成立了“禅城区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并完善了“禅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立了一批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实施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开展了以“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为主题、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地方优秀本土文化的专题德育活动;开发了适用于中小学的“生命教育”、“环保教育”等地方课程和教材。这些扎扎实实的德育工作,在改变学生精神面貌、提高教师育人自觉、提升学校品位气质、构建现代学校文化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禅城区中小学德育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与我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相比,在德育发展理念和德育工作上,还不能充分适应中心城区对更加优质、多样、开放,更富有品质的教育的需求;面对“十三五”时期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禅城区中小学德育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表现在:(1)必须进一步把中小学德育聚焦在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现代核心素养上,塑造学生的现代人格,实现人的现代化;(2)必须实现中小学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诸育的更紧密结合,实现从幼儿园、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各学段德育的更完整贯通,实现从从校内到校外、从学校、家庭到社区的更有机衔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网络和体系;(3)必须进一步全面整体系统构建德育工作者队伍,不断提高队伍建设水平,提高所有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的德育自觉;(4)必须进一步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德育工作新特点、新问题,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德育新方法和新途径;(5)必须进一步加强德育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的具体部署,结合禅城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顶层设计,以终谋始、谋篇布局,全面规划未来3年禅城区德育工作改革和创新的整体设计、推进策略、重点行动、实施步骤,为增强禅城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而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中小学德育内容必须具有目标导向性,在现阶段,就是要以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防止和避免德育内容泛化、形式化。
2、全员性原则。指中小学德育的实施主体是全员性的,不仅包括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等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工作者队伍,而且包括所有教师,乃至家长、社会人士,体现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
3、全局性原则。指中小学德育应关注学校工作的一切领域,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等德育课程和活动,而且应覆盖科学、人文、技术、体育、艺术、文化等全部课程领域,体现全科育人的现代课程理念。
4、全程性原则。指中小学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要使各学段的德育目标和任务相互衔接,使德育和学科课程、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学校和家庭、社会相互协调,体现全程育人的德育理念。
5、实践性原则。指中小学德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注重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农村去、到企业去、到大自然中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触及灵魂,在自我感悟中成长和成熟。
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总目标
举全区教育系统之力,聚焦德育工作,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为
统领,塑禅城基础教育之精神,铸禅城基础教育之灵魂。
以立德树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和人格成长为目标导向,认真探索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培养具有禅城特质的人等方法和途径;着力培养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审美、合作、创新、信息及国际视野等核心素养;迅速提升学校学风、教风和校风,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质量。
全区教育系统和政府各部门、共青团、少工委、关工委、工会、妇联、社区等群团组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禅城区德育工作在广东省同类区(县)中位居前列。
(二)具体目标
1、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战略。重点落实以“三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标志的习惯养成系列教育;牢固树立学校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统一育人的战略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健康人格的现代公民。
2、着力建设德育特色和品牌。重点培植和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协作同盟、家校合作、社区共建等区域特色和学校品牌;培植若干所有创意、有亮点、有成效、有影响的省市级特色、品牌学校;建设一批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系列养成教育为标志的德育先进学校(占30%);
3、精心培育优秀德育队伍。构建和健全校内、外德育工作者队伍群体;加大德育工作者的学习、交流、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评选一批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名班主任(占5%)和名班主任工作室(30个)。
4、系统构建学科育人体系。系统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各学段协调统一的学科育人体系,强化学校德育课程、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建设一批把德育和课程、教学改革紧密结合的试点学校(占10%),系统开展以青春期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为标志的心理健康教育。
5、全面提升“两个中心”定位。充分发挥禅城区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和禅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作用,切实把“两个中心”建成全区德育的科研、教育、培训的指导中心、服务中心。
6、积极创新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改善学校德育大环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机制,巩固已有的德育协作同盟,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建设一批社区德育基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发展平台。
7、充分发挥德育评价功能。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禅城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包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对德育工作者的评价、对学校发挥社会效益美誉度的评价,促进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效性,从而提高学校竞争性发展。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行动
为落实未来三年德育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特制定以下行动计划,作为实现目标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行动计划
以培养学生“阳光、好学、静思、敏行”为导向,认真研究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学生面临的新问题,探索德育工作的对策,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按学段构建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本土文化中的主要德育元素,持续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下简称“三爱”)教育活动,与仪式教育、主题班会、纪念节日等相结合,实现德育活动内容课程化、系列化;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系统开展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目的分学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法制和环保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安全和生态文明意识;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教师和学生国际素养,促进师生勇于面对教育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二)系统构建 “三结合”德育网络机制行动计划
以“多元、开放、合作、创新、共享”为原则,努力挖掘社会资源,以团队、社区德育基地和校内外社团建设为阵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学习、娱乐、科技、环保、志愿者服务和劳动实践的平台;充分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功能,提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等德育课程的直接育人作用,把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育人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学校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建立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等合力育人的德育机制,对已有的德育协作同盟加强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工作流程建设,提高其实效性;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构建全覆盖的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育人自觉,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三)禅城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队伍系统建设行动计划
以“全员、全程、敬业、专业、服务”为目标,构建以班主任和大(中)队辅导员为主体、全体教职工参与、家长和有关社会力量密切配合的合力育人德育队伍;充分发挥“两个中心”的服务、指导作用,至2018年,完成心理健康教育A证、B证、C证资格的教师培比例分别达到10%、30%、100%;系统总结禅城区中小学班主任培养、使用和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全体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准;规范“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职能、运作和效果,构建不同层级的“名班主任”工作机构(班主任联合体、协作体、共同体);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升教师思想道德水准和德育自觉,推进全员德育。
(四)禅城区中小学德育特色和品牌建设行动计划
打造若干所德育工作特色和品牌的试点学校;加快提升“两个中心”的定位,使之逐步成为引领辐射、示范一方的区级德育品牌;巩固和提升德育协作同盟建设实效性,发挥协作同盟牵头学校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德育的全面发展;打造以家长义工队、家谊联合会为标志的家校共建德育特色;培育以生涯规划教育为标志的德育精品课程德育特色;大力开展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本土文化为目的的校内校外社团活动,建设以学生社会实践为标志、以培育学生社会服务精神为目的的德育特色。
(五)推进禅城区中小学德育评价行动计划
构建禅城区德育工作资源信息平台,建设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中小学常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系统;试点开展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教师学科育人评价和学校专题德育活动评价,尝试构建和不断完善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系统;构建以评价结果促进德育工作提升的督导机制。条件成熟时,可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提高德育工作评价的客观性、专业性、相对准确性。
具体目标与主要任务略有重复,建议进行适当的梳理和整合。
五、推进策略和步骤
(一)整体设计,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分步推进
通过调查研究,把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机制、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区域德育品牌的打造、德育评价等领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在整体目标控制下,各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选择对全局具有推动作用的切入点作为突破口;选择具有较好基础、改革意愿较强的学校作为试点,选择项目、培植典型,按学段有序推进。
(二)行政推动,项目组织,科研深化,专家引领
落实“一把手抓德育”,充分发挥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行政的推动作用;把德育改革这个“总项目”分解为若干按领域或主题区分的“小项目”,以项目组织各项改革;在项目组织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提炼问题,上升为科研课题,解决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各层次专家在培训、科研指导等方面的专业引领作用。
(三)正确处理德育工作改革和创新中一系列辩证统一关系
正确处理“纲”和“目”的关系,《规划纲要》是“纲”,解决顶层设计的问题,各项行动计划是“目”,回答如何行动,纲举目张;
正确处理一般号召和典型引路的关系,避免只停留在文件层面的会议动员,要通过培植典型,回答深层的规律性问题;
正确处理已有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关系,与时俱进地反思老经验,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以创新思维破解当前德育的重、难点。
(四)推进步骤
1、启动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全区动员,下达文件(政府相关部门教育局各处室及学校全体教职工及高年级学生和家长均要学习《规划纲要》,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成立各级德育改革和创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区工作小组按《规划纲要》及附件要求制定各项实施方案,同时做好遴选试点学校和公布项目及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区工作小组汇集德育改革和创新文件汇编和学习资料,供(政府相关部门、教育局各科室)学校(指导德育工作)
2、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8年10月
按各项实施方案,有序地组织实施;出刊《禅城区德育改革和创新简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和专题研讨会;
2017年9-10月进行中期总结:梳理经验,表彰先进,成果展示,反思问题,提出第三年进一步实施《规划纲要》的意见;
3、总结阶段:2018年11-12月:区教育局和各学校对三年的德育改革和创新撰写总结报告;专题项目和科研课题组提供结题报告;形成总报告、专项结题报告、论文集、案例集、影像制品等物化成果;召开专家团队参与的总结、展示会。
六、保障体系
(一)组织领导保障。(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和各学校都要成立一把手挂帅的德育改革和创新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工作小组。
(二)经费投入保障。设立德育改革和创新专项经费,作为精品课程建设、资源建设、人员培训、聘请专家、学习考察、资料编印、奖励先进的专项资金;对于承担重大项目或重大科研课题的经费,以竞争性资金的方式运作。
(三)专业指导保障。区教育局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建立专家支持系统,为学校提供包括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专家的专家库,供学校自主选择、聘任,为德育工作改革和创新提供专业支持和专业服务。
(四)舆论环境保障。在禅城教育信息网设立“深化德育改革和创新”专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媒体,广泛宣传德育改革和创新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及时宣传报道区域和学校相关的亮点、成绩和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德育改革和创新的舆论氛围。
附件: